圆筒形复合包装袋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261645 阅读:224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圆筒形复合包装袋,由内层的塑料编织层和其外复合的复合纸层围构成的圆筒形的袋体,袋体的底部由线绳缝扎扎死,而圆筒形的复合包装袋无侧边缝口。是一种制作简便、造价低、不易破损的新型包装袋。(*该技术在200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包装用器具,特别是一种圆筒形复合式包装袋。目前的复合式包装袋结构如附图说明图1和图2所示,它由内层的塑料编织层1和其外的复合纸层2粘附构成,由于它采用的是片状的复合材料层折叠缝扎而成袋状的,因而其有一个较厚的侧边缝口3,侧边缝口3是先将上下层侧边卷边后用线绳缝扎起来而形成的,故其厚度较厚而不便缝扎,在缝制过程中不仅费工费时,而且容易断针。特别是由于侧边有缝扎的针孔,使包装袋的强度受到破坏,因而在使用过程中很易产生破肚,进而造成被包装原料的散失和浪费。大部分包装袋不能再次利用。另外,由于它有较厚的侧边缝口,在最后的封扎袋口时很易断针,并降低了缝扎效率。本技术的目的就在于克服现有技术所存在的上述缺点和不足,而提供一种圆筒形的无侧边缝口的低成本,高质量的复合式包装袋。本技术的目的是由下面的技术方案实现的由内层的塑料编织层和其外复合的复合纸层围构成的圆筒形的袋体,袋体的底部由线绳缝扎扎死,而圆筒形的复合包装袋无侧边缝口。由上可见,本技术的显著效果是1.由于袋体无侧边缝口,故加工成本降低8%左右,具有省工省时,利于上、下封口的缝扎,不易断针,提高了封口的工作效率。2.由于无侧边缝口,包装袋的整体强度提高,不易产生破肚,防止了原材料的散失。3.由于包装袋无侧边封口,不易开口破损故可重复使用。本技术是由下面的附图及其实施例实现的图1是现有包装袋的立体结构图。图2是图1的A-A剖面视图。图3是本技术的立体结构图。图4是图3的B-B剖面视图。下面将结合附图3和4对本技术的具体结构进行详细地说明本技术有内层的塑料编织层1和与塑料编织层1相复合的复合纸层2围构而成为一袋体,在袋体的底端由线绳缝扎封口,其特征在于由内层的塑料编织层1和其外的复合纸层2围构成的袋体为无侧边缝口的整体圆筒形,整体筒形的包装袋周边处处厚度相同。参见图3和图4本技术的结构特征还在于整体圆筒形的包装袋体周向两侧面形状结构完全相同,两侧面与袋体其它部分表面光滑等厚过渡连为一无侧边缝扎口的整体圆筒形包装袋。参见图3和图4本技术只有底端一个缝扎口,装入原料后再将上端缝扎死,由于无侧边缝口,故袋体厚度处处相等,既利于提高缝扎扎口的质量和效率,也不易断针,尤其在搬运过程中不易破损。权利要求1.圆筒形复合式包装袋,有内层的塑料编织层1和与塑料编织层1相复合的复合纸层2围构而成为一袋体,在袋体的底端由线绳缝扎封口,其特征在于由内层的塑料编织层1和其外的复合纸层2围构成的袋体为无侧边缝口的整体圆筒形,整体筒形的包装袋周边处处厚度相同。2.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圆筒形复合式包装袋,其特征在于整体圆筒形的包装袋体周向两侧面形状结构完全相同,两侧面与袋体其它部分表面光滑等厚过渡连为一无侧边缝扎口的整体圆筒形包装袋。专利摘要一种圆筒形复合包装袋,由内层的塑料编织层和其外复合的复合纸层围构成的圆筒形的袋体,袋体的底部由线绳缝扎扎死,而圆筒形的复合包装袋无侧边缝口。是一种制作简便、造价低、不易破损的新型包装袋。文档编号B65D30/08GK2128235SQ9222665公开日1993年3月17日 申请日期1992年7月6日 优先权日1992年7月6日专利技术者李宝山, 曾捍东, 董平 申请人:北京星合塑料制品有限公司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圆筒形复合式包装袋,有内层的塑料编织层1和与塑料编织层1相复合的复合纸层2圈构而成为一袋体,在袋体的底端由线绳缝扎封口,其特征在于:由内层的塑料编织层1和其外的复合纸层2围构成的袋体为无侧边缝口的整体圆筒形,整体筒形的包装袋周边处处厚度相同。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宝山曾捍东董平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星合塑料制品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11[中国|北京]

相关技术
    暂无相关专利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