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廖家立专利>正文

可任意变换使用方式的置物盒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261121 阅读:159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可任意变换使用方式的置物盒。为提供一种启闭操作方便、使用变化性强、外观装饰巧妙变化的置物盒,提出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它包含第一盒体、第二盒体、至少两条第一连结带及至少一条第二连结带;第一、二盒体为分别具有开口的中空半边盒,于开口处分别构成前缘及后缘;至少两条第一连结带及至少一条第二连结带为条片状带体以作为第一、二盒体之间的枢接组件;至少两条第一连结带的一端接设于第一盒体的开口前缘,并使第一连结带的带体绕过第一盒体外面周围,第一连结的另一端接设于第二盒体的开口后缘;至少一条第二连结带一端接设于第二盒体的开口前缘,并使第二连结带的带体绕过第二盒体外面周围,第二连结带的另一端接设于第一盒体的开口后缘。(*该技术在2014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属于置物盒,特别是一种可任意变换使用方式的置物盒
技术介绍
已有的置物盒或收纳盒,通常包括ㄩ形底盒及冂形盒盖所组成。将盒盖组装于底盒的方式,包括可实施为直接令盒盖套设于底盒开口形态,以达成任意垂直开启及密封功能;亦可实施为盒盖与底盒后端相互枢接形态,使具有盒盖可任意翻掀开启及密封功能。以上两种常见的置物盒组成结构,被广泛的应用成为商品包装盒、礼盒、文具盒、眼镜盒、化妆盒、钱包等,以发挥其收纳及保护物品的基本功能。惟已有的置物盒组成结构,受限于盒盖及底盒的固定化组装形态,仅能使用印刷、喷涂、黏贴等方式,使盒盖及底盒外表面具有固定化的图样、文字、数字或广告文宣,不易实施具有外观可任意变化的效果,且无结构变化效果,因此难以吸引使用者持续应用;其次,已有的翻掀开启式的置物盒,常制成惯用右手开启的形式,对于惯用左手取物的使用者而言,经常造成不便。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启闭操作方便、使用变化性强、外观装饰巧妙变化的可任意变换使用方式的置物盒。本技术包含第一盒体、第二盒体、至少两条第一连结带及至少一条第二连结带;第一、二盒体为分别具有开口的中空半边盒,于开口处分别构成前缘及后缘;至少两条第一连结带及至少一条第二连结带为条片状带体以作为第一、二盒体之间的枢接组件;至少两条第一连结带的一端接设于第一盒体的开口前缘,并使第一连结带的带体绕过第一盒体外面周围,第一连结的另一端接设于第二盒体的开口后缘;至少一条第二连结带一端接设于第二盒体的开口前缘,并使第二连结带的带体绕过第二盒体外面周围,第二连结带的另一端接设于第一盒体的开口后缘。其中第一、二盒体的外面周围设有图样、文字及数字的结合或图样、文字或数字中之一。第一、二连结带的双面设有图样、文字及数字的结合或图样、文字或数字中之一。第一、二盒体的开口的前缘及后缘处分别设有借以使第一、二盒体对应密合吸附的第一、二吸附结构。第一、二吸附结构为分别设置于第一、二盒体前、后缘端部处的至少一磁铁。由于本技术包含第一盒体、第二盒体、至少两条第一连结带及至少一条第二连结带;第一、二盒体为分别具有开口的中空半边盒,于开口处分别构成前缘及后缘;至少两条第一连结带及至少一条第二连结带为条片状带体以作为第一、二盒体之间的枢接组件;至少两条第一连结带的一端接设于第一盒体的开口前缘,并使第一连结带的带体绕过第一盒体外面周围,第一连结的另一端接设于第二盒体的开口后缘;至少一条第二连结带一端接设于第二盒体的开口前缘,并使第二连结带的带体绕过第二盒体外面周围,第二连结带的另一端接设于第一盒体的开口后缘。本技术可应用作为文具盒、名片盒、眼镜盒、化妆盒、礼盒、钱包或商品包装盒等。使用时,当第一、二盒体相密合时,使第一、二连结带环绕于盒体外面周围,呈现第一、二连结带一面的图样、文字或数字。当使用者欲收纳物品时,能任意开启第一、二盒体的开口前缘,以于第一、二盒体内部置放物品;当使用者欲变换其开口方向或外观时,可于开启第一、二盒体后,并持续翻掀转动第一、二盒体,即可令第一、二盒体翻转一周而再度对应密合,俾使第一、二盒体的开启方向转变在开口后缘处,并借此呈现出第一、二连结带另一面不同的图样、文字或数字,达成变更其结构使用方向及外观视觉感受的变化效果;如此,可供任意变更第一、二盒体的开启端为其开口前缘或开口后缘,因此能适用不同使用习惯者,而获致操作方便及其结构变换效果;且在变换开启端方向后,使第一、二连结带变换展现双面不同的图样、文字或数字,故能借此提供使用者依具个人喜好应用,增进应用时的个人风格。另者,因第一、二连结带双面可设有广告文宣,因此作为商品保装盒应用时,并能借此突显广告效果。不仅启闭操作方便,而且使用变化性强、外观装饰巧妙变化,从而达到本技术的目的。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分解结构示意立体图。图2、为本技术结构示意立体图。图3、为本技术开启方向为开口前缘结构示意剖视图。图4、为图3中A部局部放大图。图5、为图3中B部局部放大图。图6、为本技术开启方向为开口前缘应用状态示意立体图。图7、为本技术开启方向为开口前缘的开启动作示意剖视图。图8、为本技术开启方向为开口前缘的开启动作示意立体图。图9、为本技术连续翻掀转动示意剖视图一。图10、为本技术连续翻掀转动示意立体图一。图11、为本技术连续翻掀转动示意剖视图二。图12、为本技术连续翻掀转动示意剖视图二。图13、为本技术开启方向变为开口后缘应用状态示意剖视图。图14、为本技术开启方向变为开口后缘应用状态示意立体图。具体实施方式如图1、图2所示,本技术包含第一盒体1、第二盒体2、至少两条第一连结带3及至少一条第二连结带3′。第一盒体1及第二盒体2为分别具有开口11、21的中空半边盒,于开口11、21处分别构成前缘111、211及后缘112、212,以令第一、二盒体1、2的开口11、21端可相互盖合密封。第一盒体1及第二盒体2的外观结构形状,可为半圆柱形、矩形、多边形或其它几合形状或不规则形状,且于第一、二盒体1、2的外面周围12、22可设有图样、文字或数字等。如图1所示,第一、二连结带3、3′为条片状带体,于其双面可设有不同图样、文字或数字中至少一种,或结合数种,使连结带3、3′双面具有不同视觉感观效果。借此,如图1、图2所示,选用至少两条第一连结带3,令其一端接设于第一盒体1的开口11前缘111,并使第一连结带3的带体绕过第一盒体1外面周围12,使其另一端接设于第二盒体2的开口21后缘212。另选用至少一条第二连结带3′,使其一端接设于第二盒体2的开口21前缘211,并使第二连结带3′的带体绕过第二盒体2外面周围22,使其另一端接设于第一盒体1的开口11后缘112。借此,即组成以数条第一、二连结带3、3′作为枢接组件,使第一盒体1及第二盒体2可任意翻掀启闭变换不同使用方向的置物盒。如图3、图4、图5所示,本技术的第一盒体1及第二盒体2的开口11、12的前缘111、211及后缘112、212处分别设有第一、二吸附结构13、23,使第一盒体1及第二盒体2对应密合时,具有相互吸附功能而不致任意被开启。如图3、图4、图5所示,第一、二吸附结构13、23为分别设置于第一盒体1及第二盒体2的开口前缘111、211及后缘112、212端部处的至少一磁铁131、231,以达成第一、二盒体1、2相互吸附密封功能,且其相对应的极性设为相反极性。亦可于第一盒体1相同部位设有至少一磁铁;而于第二盒体2相对应处设有铁片(未图示),使第一、二盒体1、2具有相互吸附密封功能。亦可于第一盒体1相同部位设有至少一磁铁,而第二盒体2采用铁质制成,借此使第一、二盒体可相互吸附密合应用。本技术可具体应用成为文具盒、名片盒、眼镜盒、化妆盒、礼盒、钱包或商品包装盒等。使用时,如图6所示,当第一盒体1与第二盒体2相密合时,使第一、二连结带3、3′环绕于盒体外面周围12、22,呈现第一、二连结带3、3′一面的图样、文字或数字。如图7、图8所示,当使用者欲收纳物品时,能任意开启第一盒体1及第二盒体2的开口前缘111、211,以于第一、二盒体1、2内部置放物品。惟当使用者欲变换其开口方向或外观时,如图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可任意变换使用方式的置物盒,它包含第一、二盒体;第一、二盒体为分别具有开口的中空半边盒,于开口处分别构成前缘及后缘;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一、二盒体之间以至少两条第一连结带及至少一条第二连结带作为枢接组件;第一、二连结带为条片状带体;至少两条第一连结带的一端接设于第一盒体的开口前缘,并使第一连结带的带体绕过第一盒体外面周围,第一连结的另一端接设于第二盒体的开口后缘;至少一条第二连结带一端接设于第二盒体的开口前缘,并使第二连结带的带体绕过第二盒体外面周围,第二连结带的另一端接设于第一盒体的开口后缘。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廖家立
申请(专利权)人:廖家立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71[中国|台湾]

相关技术
    暂无相关专利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