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林灿雄专利>正文

一种文具包装盒盖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260983 阅读:243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文具包装盒盖。该文具包装盒盖,包含外壳,外壳内还设置有内罩,所述内罩的开口端内侧设置有环形凸块,所述内罩的罩壁上有若干条开口缝隙,其沿内罩纵向并列设置。所述内罩的内表面与盒体出口的外表面密封配合,所述内罩的环形凸块与盒体出口的环形凹槽密封配合。与现有技术相比较,打开该盒盖时无须旋转或用力,使用非常方便。(*该技术在2015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到一种包装盒盖,用于储存笔芯等文具物料。
技术介绍
现有常见的文具盒盖与盒体出口的结合形式有一是用螺纹相连接,其缺陷是打开盒盖时须旋转盒盖,使用不方便;二是用紧配合相嵌接,其缺点是打开盒盖时须用力,如果用力过度,就会使装在盒体腔内的物料撒出。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文具盒盖,与现有技术相比较,打开该盒盖时无须旋转或用力,使用非常方便。本技术的技术方案是该文具包装盒盖,包含外壳,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壳内还设置有内罩,所述内罩的开口端内侧设置有环形凸块,所述内罩的罩壁上有若干条开口缝隙,其沿内罩纵向并列设置。所述内罩的内表面与盒体出口的外表面密封配合,所述内罩的环形凸块与盒体出口的环形凹槽密封配合。包装盒盖与盒体出口结合时,用手将盒盖的内罩内腔套于盒体出口的外表面上,由于开口缝隙的作用,内罩的环形凸块具有一定弹性,当包装盒盖与盒体出口连接完成时,盒体出口的端面与盒盖的盖底端面相接触,而环形凸块则嵌于盒体出口的环形凹槽内。包装盒盖与盒体出口分离时,只要用手轻轻捏压外壳,环形凸块受力变形而从盒体出口的环形凹槽内脱出,盒盖即自行脱落盒盖。无须旋转或用力,使用非常方便。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文具盒盖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文具盒体出口的示意图。图3是盒盖开口正面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进一步作详细地说明。在各图中可以看出,该文具包装盒盖,包含外壳1,所述外壳1内还设置有内罩2,所述内罩2的开口端内侧设置有环形凸块4,所述内罩2的罩壁上有若干条开口缝隙5,其沿内罩2纵向并列设置。所述内罩2的内表面3与盒体出口的外表面7密封配合,所述内罩2的环形凸块4与盒体出口的环形凹槽9密封配合。包装盒盖与盒体出口结合时,用手将盒盖的内罩2内腔套于盒体出口的外表面7上,由于开口缝隙5的作用,内罩2的环形凸块4具有一定弹性,当包装盒盖与盒体出口连接完成时,盒体出口的端面8与盒盖的盖底端面6相接触,而环形凸块4则嵌于盒体出口的环形凹槽9内。包装盒盖与盒体出口分离时,只要用手轻轻捏压外壳1,环形凸块4受力变形而从盒体出口的环形凹槽9内脱出,盒盖即自行脱落盒盖。无须旋转或用力,使用非常方便。由于盒帽的内罩2在闭合或打开状态时形状需改变,因此盒帽一般使用具有韧性的塑料制作。权利要求1.一种文具包装盒盖,包含外壳(1);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壳(1)内还设置有内罩(2),所述内罩(2)的开口端内侧设置有环形凸块(4),所述内罩(2)的罩壁上有若干条开口缝隙(5),其沿内罩(2)纵向并列设置。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文具包装盒盖,其特征在于所述内罩(2)的内表面(3)与盒体出口的外表面(7)密封配合,所述内罩(2)的环形凸块(4)与盒体出口的环形凹槽(9)密封配合。专利摘要本技术涉及一种文具包装盒盖。该文具包装盒盖,包含外壳,外壳内还设置有内罩,所述内罩的开口端内侧设置有环形凸块,所述内罩的罩壁上有若干条开口缝隙,其沿内罩纵向并列设置。所述内罩的内表面与盒体出口的外表面密封配合,所述内罩的环形凸块与盒体出口的环形凹槽密封配合。与现有技术相比较,打开该盒盖时无须旋转或用力,使用非常方便。文档编号B65D85/20GK2827921SQ20052006535公开日2006年10月18日 申请日期2005年9月28日 优先权日2005年9月28日专利技术者林灿雄 申请人:林灿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文具包装盒盖,包含外壳(1);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壳(1)内还设置有内罩(2),所述内罩(2)的开口端内侧设置有环形凸块(4),所述内罩(2)的罩壁上有若干条开口缝隙(5),其沿内罩(2)纵向并列设置。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林灿雄
申请(专利权)人:林灿雄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44[中国|广东]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