仿生功能鞋底及跑鞋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2609811 阅读:195 留言:0更新日期:2015-12-26 04:4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仿生功能鞋底及跑鞋,其中仿生功能鞋底的上表面与内底固定,包括中底和下底,下底包括前缓震块、后缓震块和设置在鞋底两侧的多个减震圈,后缓震块呈与鞋底后缘平齐的U型,其上部与中底之间形成楔形口,鞋底的中部沿长度方向设有总压条,各减震圈向鞋底内部延伸,通过多个分压条与总压条交汇,前缓震块或后缓震块与相邻的减震圈之间、两相邻减震圈之间都设有分隔槽,各分压条之间、分压条与总压条之间形成三角形或四边形的分隔腔。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鞋底结合人体足底筋膜及猎豹足底功能垫的生理结构,使鞋底两侧的缓震圈通过分压条与总压条相接,具有良好的压力传导效果,并提高了鞋底的减震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运动鞋,具体涉及仿生功能鞋底及跑鞋
技术介绍
对运动鞋如何减少体能消耗的研究称之为能量回归,指的是鞋底在冲击地面之后,受压变形将动能吸收,并在它离地之前因形状的恢复而将能量返还给穿着者,使穿着者跑得更快、跳的更高。目前的运动鞋的鞋底一般会用几何形状的缓震块按照一定规则排列,起到缓震减压的作用,但是依次排列的缓震块在压力传导上没有明显优势,鞋底不能高效地将压力转化为弹性势能,那么运动员在落地就得不到有效的缓冲,离地时存储的弹性势能也不能快速传导给脚掌部位,使运动员在离地时得不到有效反弹。由此可见,目前的运动鞋的鞋底存在压力传导效果差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目前的运动鞋鞋底存在压力传导效果差的问题。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提供了一种仿生功能鞋底,其上表面与内底固定,包括中底和下底,所述下底包括:前缓震块,与所述中底的前缘平齐,后缓震块,呈与鞋底后缘平齐的U型,所述后缓震块的上部与所述中底之间形成楔形口,设置在鞋底两侧的多个减震圈,鞋底的中部沿长度方向设有总压条,各所述减震圈向鞋底内部延伸,通过多个分压条与所述总压条交汇,所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仿生功能鞋底,其上表面与内底固定,其特征在于,包括中底和下底,所述下底包括:前缓震块,与所述中底的前缘平齐,后缓震块,呈与鞋底后缘平齐的U型,所述后缓震块的上部与所述中底之间形成楔形口,设置在鞋底两侧的多个减震圈,鞋底的中部沿长度方向设有总压条,各所述减震圈向鞋底内部延伸,通过多个分压条与所述总压条交汇,所述前缓震块或所述后缓震块与相邻的所述减震圈之间、两相邻所述减震圈之间都设有分隔槽,各所述分压条之间、所述分压条与所述总压条之间形成三角形或四边形的分隔腔。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升吴荣照
申请(专利权)人:福建鸿星尔克体育用品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福建;3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