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生产油墨涂料用高效混料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2606415 阅读:142 留言:0更新日期:2015-12-26 00:5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混料装置,尤其涉及一种生产油墨涂料用高效混料装置。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为了克服现有的油墨涂料生产工艺加料时易造成混淆、混料效果差、生产效率低的缺点,提供了这样一种生产油墨涂料用高效混料装置,包括有电机、连杆、搅拌桨、进料管Ⅰ、加料泵Ⅰ、原料管Ⅰ、托板Ⅰ、搅拌罐、开关、出料管、地秤、控制系统、螺旋叶片、压力传感器、托板Ⅱ、原料管Ⅱ、加料泵Ⅱ和进料管Ⅱ,所述地秤放置在地面上,所述搅拌罐置于在地秤上,所述电机安装在搅拌罐上,所述电机通过连杆与搅拌桨连接,所述搅拌桨位于搅拌罐的内部。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达到了劳动强度低、生产效率高、混料效果好、自动化程度高、节约生产成本、提高企业利润的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混料装置,尤其涉及一种生产油墨涂料用高效混料装置
技术介绍
油墨涂料是由有色体(如颜料、染料等)、连结料、填(充)料、附加料等物质组成的均匀混合物;能进行印刷,并在被印刷体上干燥;是有颜色、具有一定流动度的浆状胶粘体。油墨是用于印刷的重要材料,它通过印刷将图案、文字表现在承印物上。油墨中包括主要成分和辅助成分,它们均匀地混合并经反复乳制而成一种黏性胶状流体。由连结料(树脂)、颜料、填料、助剂和溶剂等组成。用于书刊、包装装潢、建筑装饰及电子线路板材等各种印刷。随着社会需求增大,油墨涂料品种和产量也相应扩展和增长。油墨涂料的生产工艺复杂,在现有的油墨涂料生产过程中,需要将两种或多种原料充分的混合在一起后,再进行下一步加工工艺。现有的混合油墨涂料原料的工艺,都是将原料按照一定比例混合后,再将混合后的原料进行搅拌,这种生产工艺加料时易造成混淆,而且搅拌效果不好,生产效率低,自动化程度低,浪费大量的人力物力,无疑降低企业的利润。因此,研究一种生产效率高、混料效果好、人工劳动强度低、自动化程度高、节约生产成本的生产油墨涂料用高效生产装置迫在眉睫。
技术实现思路
( I)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本技术为了克服现有的油墨涂料生产工艺加料时易造成混淆、混料效果差、生产效率低的缺点,本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劳动强度低、生产效率高、混料效果好、自动化程度高、节约生产成本、提高企业利润的生产油墨涂料用高效混料装置。(2)技术方案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了这样一种生产油墨涂料用高效混料装置,包括有电机、连杆、搅拌桨、进料管1、加料栗1、原料管1、托板1、搅拌罐、开关、出料管、地秤、控制系统、螺旋叶片、压力传感器、托板I1、原料管I1、加料栗II和进料管II ;所述地秤放置在地面上,所述搅拌罐置于在地秤上,所述电机安装在搅拌罐上,所述电机通过连杆与搅拌桨连接,所述搅拌桨位于搅拌罐的内部;所述搅拌罐的两侧分别设有托板II和托板I,所述加料栗I位于托板I上,所述加料栗I的一端与原料管I连接,所述加料栗I的另一端与进料管I,所述进料管I的另一端位于搅拌罐的上方;所述加料栗II位于托板II上,所述加料栗II的一端与原料管II连接,所述加料栗II的另一端与进料管II,所述进料管II的另一端位于搅拌罐的上方;所述搅拌罐的内壁安装有螺旋叶片,所述搅拌罐的内壁安装有压力传感器,所述搅拌罐的底部右侧安装有出料管,所述出料管上设有开关;所述控制系统分别与电机、加料栗1、地秤、压力传感器、加料栗II连接。优选地,所述螺旋叶片的旋转方向为顺时针。优选地,所述螺旋叶片和搅拌桨的材料均为不锈钢材料。优选地,所述控制系统为PLC控制系统。工作原理:装置开始工作时,开关处于关闭状态,控制系统控制加料栗I开始工作,在加料栗I的抽取作用下,原料管I中的原料通过加料栗I和进料管I进入搅拌罐内,当地秤所显示的重量达到设定值时,地秤将信息反馈给控制系统,控制系统立即控制加料栗I停止工作,接着加料栗II开始工作,在加料栗II的抽取作用下,原料管II中的原料通过加料栗II和进料管II进入搅拌罐内,当地秤所显示的重量达到另一个设定值时,地秤将信息反馈给控制系统,控制系统立即控制加料栗II停止工作,达到控制所加原料比例的效果,用加料栗I和加料栗II分别加料,避免混淆所加原料的种类。然后,控制系统控制电机逆时针转动,电机通过连杆带动搅拌桨逆时针转动,在搅拌桨的搅拌作用下,原料逐渐地混合均匀,由于螺旋叶片的旋转方向为顺时针,与搅拌桨旋转方向相反,在螺旋叶片的作用下,原料混合效果更好、效率更高。由于原料的混合均匀程度不同,压力传感器所受到的压力不同,原料混合越均匀,压力传感器所检测到的压力越小,当压力传感器所检测到的压力减小至设定值时,压力传感器将信息反馈给控制系统,控制系统立即控制电机停止工作,打开开关,使搅拌罐中的混合原料通过出料管排出搅拌罐。所述螺旋叶片和搅拌桨的材料均为不锈钢材料,达到节约成本、耐用、不生锈的效果O(3)有益效果本技术解决了现有的油墨涂料生产工艺加料时易造成混淆、混料效果差、生产效率低的缺点,本技术达到了劳动强度低、生产效率高、混料效果好、自动化程度高、节约生产成本、提高企业利润的效果。【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搅拌罐与螺旋叶片的连接示意图。附图中的标记为:1-电机,2-连杆,3-搅拌桨,4-进料管I,5_加料栗I,6-原料管I,7_托板I,8_搅拌罐,9-开关,10-出料管,11-地秤,12-控制系统,13-螺旋叶片,14-压力传感器,15-托板II,16-原料管II,17-加料栗II,18-进料管II。【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的说明。实施例1一种生产油墨涂料用高效混料装置,如图1-2所示,包括有电机1、连杆2、搅拌桨3、进料管I 4、加料栗I 5、原料管I 6、托板I 7、搅拌罐8、开关9、出料管10、地秤11、控制系统12、螺旋叶片13、压力传感器14、托板II 15、原料管II 16、加料栗II 17和进料管II 18;所述地秤11放置在地面上,所述搅拌罐8置于在地秤11上,所述电机I安装在搅拌罐8上,所述电机I通过连杆2与搅拌桨3连接,所述搅拌桨3位于搅拌罐8的内部;所述搅拌罐8的两侧分别设有托板II 15和托板I 7,所述加料栗I 5位于托板I 7上,所述加料栗I 5的一端与原料管I 6连接,所述加料栗I 5的另一端与进料管I 4,所述进料管I 4的另一端位于搅拌罐8的上方;所述加料栗II 17位于托板II 15上,所述加料栗II 17的一端与原料管II 16连接,所述加料栗II 17的另一端与进料管II 18,所述进料管II 18的另一端位于搅拌罐8的上方;所述搅拌罐8的内壁安装有螺旋叶片13,所述螺旋叶片13的旋转方向为顺时针,所述搅拌罐8的内壁安装有压力传感器14,所述搅拌罐8的底部右侧安装有出料管10,所述出料管10上设有开关9 ;所述控制系统12分别与电机1、加料栗I 5、地秤11、压力传感器14、加料栗II 17连接。所述螺旋叶片13和搅拌桨3的材料均为不锈钢材料。装置开始工作时,开关9处于关闭状态,控制系统12控制加料栗I 5开始工作,在加料栗I 5的抽取作用下,原料管I 6中的原料通过加料栗I 5和进料管I 4进入搅拌罐8内,当地秤11所显示的重量达到设定值时,地秤11将信息反馈给控制系统12,控制系统12立即控制加料栗I 5停止工作,接着加料栗II 17开始工作,在加料栗II 17的抽取作用下,原料管II 16中的原料通过加料栗II 17和进料管II 18进入搅拌罐8内,当地秤11所显示的重量达到另一个设定值时,地秤11将信息反馈给控制系统12,控制系统12立即控制加料栗II 17停止工作,达到控制所加原料比例的效果,用加料栗I 5和加料栗II 17分别加料,避免混淆所加原料的种类。然后,控制系统12控制电机I逆时针转动,电机I通过连杆2带动搅拌桨3逆时针转动,在搅拌桨3的搅拌作用下,原料逐渐地混合均匀,由于螺旋叶片13的旋转方向为顺时针,与搅拌桨3旋转方向相反,在螺旋叶片13的作用下,原料混合效果更好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生产油墨涂料用高效混料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有电机(1)、连杆(2)、搅拌桨(3)、进料管Ⅰ(4)、加料泵Ⅰ(5)、原料管Ⅰ(6)、托板Ⅰ(7)、搅拌罐(8)、开关(9)、出料管(10)、地秤(11)、控制系统(12)、螺旋叶片(13)、压力传感器(14)、托板Ⅱ(15)、原料管Ⅱ(16)、加料泵Ⅱ(17)和进料管Ⅱ(18);所述地秤(11)放置在地面上,所述搅拌罐(8)置于在地秤(11)上,所述电机(1)安装在搅拌罐(8)上,所述电机(1)通过连杆(2)与搅拌桨(3)连接,所述搅拌桨(3)位于搅拌罐(8)的内部;所述搅拌罐(8)的两侧分别设有托板Ⅱ(15)和托板Ⅰ(7),所述加料泵Ⅰ(5)位于托板Ⅰ(7)上,所述加料泵Ⅰ(5)的一端与原料管Ⅰ(6)连接,所述加料泵Ⅰ(5)的另一端与进料管Ⅰ(4),所述进料管Ⅰ(4)的另一端位于搅拌罐(8)的上方;所述加料泵Ⅱ(17)位于托板Ⅱ(15)上,所述加料泵Ⅱ(17)的一端与原料管Ⅱ(16)连接,所述加料泵Ⅱ(17)的另一端与进料管Ⅱ(18),所述进料管Ⅱ(18)的另一端位于搅拌罐(8)的上方;所述搅拌罐(8)的内壁安装有螺旋叶片(13),所述搅拌罐(8)的内壁安装有压力传感器(14),所述搅拌罐(8)的底部右侧安装有出料管(10),所述出料管(10)上设有开关(9);所述控制系统(12)分别与电机(1)、加料泵Ⅰ(5)、地秤(11)、压力传感器(14)、加料泵Ⅱ(17)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任善友郭丰华张金旺
申请(专利权)人:赣州市赐彩油墨涂料实业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西;36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