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卧式低温绝热气瓶前部支撑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2596238 阅读:54 留言:0更新日期:2015-12-25 12:1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卧式低温绝热气瓶前部支撑结构,包括外前封头和内前封头,外前封头和内前封头之间设置有支撑组件,支撑组件包括前部支撑板、前支撑颈管和套管,前部支撑板与外前封头焊接,套管的后端与内前封头焊接,前支撑颈管的前端与前部支撑板焊接,前支撑颈管的后端通过绝热径向支撑件与套管连接。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的卧式低温绝热气瓶前部支撑结构,结构简单,导热阻断性强,降低了外界与低温液体之间的热量传导。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支撑结构,尤其涉及一种用于卧式低温绝热气瓶的前部支撑结构。
技术介绍
低温绝热气瓶的外壳和内胆之间需要设置若干支撑结构,其中最为关键的是前部支撑结构,传统的前部支撑结构的缺点是,结构复杂,导热阻断性差,导致内胆中的低温液体容易受热传导影响。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现有的缺陷,提供一种卧式低温绝热气瓶前部支撑结构,结构简单,导热阻断性强。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了如下的技术方案:—种卧式低温绝热气瓶前部支撑结构,包括外前封头和内前封头,所述外前封头和内前封头之间设置有支撑组件,所述支撑组件包括前部支撑板、前支撑颈管和套管,所述前部支撑板与所述外前封头焊接,所述套管的后端与所述内前封头焊接,所述前支撑颈管的前端与所述前部支撑板焊接,所述前支撑颈管的后端通过绝热径向支撑件与所述套管连接。进一步地,所述绝热径向支撑件套装在所述前支撑颈管的后端,所述绝热径向支撑件的前后端面各设置有一个限位套环,所述限位套环与所述前支撑颈管的后端焊接。进一步地,所述套管的前端内侧设置有环状台阶,所述绝热径向支撑件插入所述环状台阶,所述绝热径向支撑件的前端面设置有封板,所述封板与所述套管的前端焊接。进一步地,所述绝热径向支撑件为一个环状件。进一步地,所述绝热径向支撑件为两个120°扇形件。进一步地,所述绝热径向支撑件为玻璃钢径向支撑件。本技术一种卧式低温绝热气瓶前部支撑结构,结构简单,导热阻断性强,降低了外界与低温液体之间的热量传导。【附图说明】附图用来提供对本技术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本技术的实施例一起用于解释本技术,并不构成对本技术的限制。在附图中:图1是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图1中A处的结构示意图;图3是实施例2中绝热径向支撑件的截面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优选实施例进行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优选实施例仅用于说明和解释本技术,并不用于限定本技术。实施例1如图1、2所示,一种卧式低温绝热气瓶前部支撑结构,包括外前封头I和内前封头2,外前封头I和内前封头2之间设置有支撑组件,支撑组件包括前部支撑板3、前支撑颈管4和套管5,前部支撑板3与外前封头I焊接,套管5的后端与内前封头2焊接,前支撑颈管4的前端与前部支撑板3焊接,前支撑颈管4的后端通过绝热径向支撑件6与套管5连接。绝热径向支撑件6套装在前支撑颈管4的后端,绝热径向支撑件6的前后端面各设置有一个限位套环7,限位套环7与前支撑颈管4的后端焊接,从而实现绝热径向支撑件6与前支撑颈管4后端的固定连接。套管5的前端内侧设置有环状台阶,绝热径向支撑件6插入环状台阶,绝热径向支撑件6的前端面设置有封板8,封板8与套管5的前端焊接,从而实现绝热径向支撑件6与套管5前端的固定连接。绝热径向支撑件6为一个环状件,由玻璃钢制成,有效降低了热量传导。实施例2如图3所示,本实施例与实施例1的区别在于:绝热径向支撑件6为两个120°扇形件,对称设置,满足支撑的同时降低了生产成本。本技术一种卧式低温绝热气瓶前部支撑结构,结构简单,导热阻断性强,降低了外界与低温液体之间的热量传导。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所述仅为本技术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技术,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凡在本技术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主权项】1.一种卧式低温绝热气瓶前部支撑结构,包括外前封头和内前封头,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前封头和内前封头之间设置有支撑组件,所述支撑组件包括前部支撑板、前支撑颈管和套管,所述前部支撑板与所述外前封头焊接,所述套管的后端与所述内前封头焊接,所述前支撑颈管的前端与所述前部支撑板焊接,所述前支撑颈管的后端通过绝热径向支撑件与所述套管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卧式低温绝热气瓶前部支撑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绝热径向支撑件套装在所述前支撑颈管的后端,所述绝热径向支撑件的前后端面各设置有一个限位套环,所述限位套环与所述前支撑颈管的后端焊接。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卧式低温绝热气瓶前部支撑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套管的前端内侧设置有环状台阶,所述绝热径向支撑件插入所述环状台阶,所述绝热径向支撑件的前端面设置有封板,所述封板与所述套管的前端焊接。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卧式低温绝热气瓶前部支撑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绝热径向支撑件为一个环状件。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卧式低温绝热气瓶前部支撑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绝热径向支撑件为两个120°扇形件。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卧式低温绝热气瓶前部支撑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绝热径向支撑件为玻璃钢径向支撑件。【专利摘要】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卧式低温绝热气瓶前部支撑结构,包括外前封头和内前封头,外前封头和内前封头之间设置有支撑组件,支撑组件包括前部支撑板、前支撑颈管和套管,前部支撑板与外前封头焊接,套管的后端与内前封头焊接,前支撑颈管的前端与前部支撑板焊接,前支撑颈管的后端通过绝热径向支撑件与套管连接。本技术提供的卧式低温绝热气瓶前部支撑结构,结构简单,导热阻断性强,降低了外界与低温液体之间的热量传导。【IPC分类】F17C13/00【公开号】CN204901333【申请号】CN201520547690【专利技术人】柳云兴, 张晓光, 黄晖 【申请人】江苏深绿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公开日】2015年12月23日【申请日】2015年7月24日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卧式低温绝热气瓶前部支撑结构,包括外前封头和内前封头,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前封头和内前封头之间设置有支撑组件,所述支撑组件包括前部支撑板、前支撑颈管和套管,所述前部支撑板与所述外前封头焊接,所述套管的后端与所述内前封头焊接,所述前支撑颈管的前端与所述前部支撑板焊接,所述前支撑颈管的后端通过绝热径向支撑件与所述套管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柳云兴张晓光黄晖
申请(专利权)人:江苏深绿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