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镭射仿生假饵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2594166 阅读:127 留言:0更新日期:2015-12-24 20:1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镭射仿生假饵,包括鱼体和鱼头,鱼体和鱼头为一体结构,鱼体内部为一中空的容腔;容腔被隔板分为上下两层,容腔内从前向后依次设置有多排鱼鳞状的片状突起,片状突起上均匀的涂抹有镭射层,镭射层的厚度为1~3mm;片状突起和隔板之间的夹角为25~35°;鱼头上设置有鱼眼,鱼眼的下面设置有压水板;压水板嵌入到鱼头内,压水板向下倾斜,压水板与鱼嘴的中轴线的夹角为30~45°。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设计美观、结构独特,特有的镭射层设置可以全角度反射外来光,吸引大鱼上钩;逼真的鱼体外形增强鱼饵的隐蔽性,达到大鱼吃小鱼的诱鱼效果,提高钓鱼的成功率,使用效果更佳。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设及一种鱼巧,尤其设及一种错射仿生假巧。
技术介绍
垂钓已成为人们日常生活中的一项娱乐休闲运动,鱼巧对于垂钓爱好者来说是一 件必不可少的钓鱼器具。如果按照诱鱼的原理进行分类,鱼巧可分为真巧和假巧。真巧就 是鱼类可W实用的动植物性巧料,主要是通过引起鱼的食欲来进行诱鱼。假巧又被称为模 拟钓巧或拟巧,是W塑料、金属或其他材料制成的类似小鱼、邮和虫类的小物件,垂钓时通 过钓手的操作,就像天然活物一样,可W诱使那些凶猛的鱼类上钩。 真巧对于垂钓者来说采购和使用起来都不方便,而且不卫生,不便于携带,不适合 深水域垂钓。所W近些年来,假鱼巧更受垂钓爱好者欢迎。市面上的假鱼巧种类繁多,但其 中存在很多华而不实的假鱼巧。比如:某些假鱼巧功能单一,诱惑力小,抗拉强度差,不具有 隐蔽性,达不到大鱼吃小鱼的诱鱼效果,钓鱼时成功率不高。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所存在的不足之处,本技术提供了一种错射仿生假巧。 阳〇化]为了解决W上技术问题,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错射仿生假巧,包括 鱼体和鱼头,鱼体和鱼头为一体结构,鱼体内部为一中空的容腔;容腔被隔板分为上下两 层,容腔内从前向后依次设置有多排鱼鱗状的片状突起,片状突起上均匀的涂抹有错射层, 错射层的厚度为1~3mm;片状突起和隔板之间的夹角为25~35° ; 鱼头上设置有鱼眼,鱼眼的下面设置有压水板;压水板嵌入到鱼头内,压水板向下 倾斜,压水板与鱼嘴的中轴线的夹角为30~45°。 鱼体内容腔的下面设置有一条连体线,连体线在鱼体和鱼头的交界处向上折起穿 过鱼头。 连体线的前端设置有一个鱼线环、中部偏前设置有一个鱼钩前固定环、后端设置 有一个鱼钩后固定环。鱼钩前固定环和鱼钩后固定环上均装置有=爪鱼钩。 鱼头的上面设置有一个透明窗户;鱼眼的后面设置有鱼觸,鱼觸向外凸起,凸起的 高度为3~5mm。 本技术设计美观、结构独特,特有的错射层设置可W全角度反射外来光,吸引 大鱼上钩;逼真的鱼体外形增强鱼巧的隐蔽性,达到大鱼吃小鱼的诱鱼效果,提高钓鱼的成 功率,使用效果更佳。【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图1为本技术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阳01引图2为图1的左视图。 图中:1、鱼体;2、鱼头;3、鱼眼;4、鱼觸;5、鱼嘴;6、容腔;7、连体线;8、透明窗户; 9、鱼线环;10、压水板;11、隔板;12、错射层;13、鱼钩前固定环;14、鱼钩后固定环。【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图2所示,本技术包括鱼体1和鱼头2,鱼体1和鱼头2为一体结构, 鱼体1内部为一中空的容腔6 ;容腔6被隔板11分为上下两层,容腔6内从前向后依次设 置有多排鱼鱗状的片状突起,片状突起上均匀的涂抹有错射层12,错射层12的厚度为1~ 3mm;片状突起和隔板11之间的夹角为25~35。。 错射层12具有彩虹效果,可W全角度反射外来光,吸引大鱼注意从而达到诱鱼的 效果。 鱼头2上设置有鱼眼3,鱼眼3的下面设置有压水板10 ;压水板10嵌入到鱼头2 内,压水板10向下倾斜,压水板10与鱼嘴5的中轴线的夹角为30~45°。 压水板10表面光滑平坦,其前缘呈接近半圆的弧状;压水板10可W拆换,变动不 同的游姿,使鱼巧更加逼真。 鱼体1内容腔6的下面设置有一条连体线7,连体线7在鱼体1和鱼头2的交界处 向上折起穿过鱼头2。 连体线7的前端设置有一个鱼线环9、中部偏前设置有一个鱼钩前固定环13、后端 设置有一个鱼钩后固定环14。鱼钩前固定环13和鱼钩后固定环14上均装置有=爪鱼钩, 提局钓鱼命中率。 鱼头2的上面设置有一个透明窗户8 ;鱼眼3的后面设置有鱼觸4,鱼觸4向外凸 起,凸起的高度为3~5mm。透明窗户8可W反射出错射层12的彩虹光,W达到吸引鱼的目 的。 上述实施方式并非是对本技术的限制,本技术也并不仅限于上述举例, 本
的技术人员在本技术的技术方案范围内所做出的变化、改型、添加或替换, 也均属于本技术的保护范围。 本技术主要用于钓取刺錯、红梢、桂鱼和金枪鱼,下面通过具体垂钓过程中的 一组数据来证明本技术的使用效果更好: 该实验选取上述的四种鱼各30条(随意选取的体重均为1-12斤),把选取的鱼放 于100平米的鱼池内,实验时间为2小时,对于四种鱼中的各30条鱼,测试咬住本技术 与咬住普通鱼巧的鱼咬巧的数量,该实验的实验数据如下: 阳〇2引 1、刺錯实验: 首先选用普通鱼巧进行实验,30只刺錯中咬巧的数量为6只(普通鱼巧在下沉过 程中未有咬住普通鱼巧的,6只咬住普通鱼巧的均是在普通鱼巧被拖动过程中咬住的),占 总数的6/30 ; 其次选用本技术进行实验,刺錯总数中的21只咬住了本技术(其中有10 只是在本技术下降过程中咬住的,11只是在本技术拖动过程中咬住的),咬巧数 量占总数的21/30。 2、红梢实验: 首先选用普通鱼巧进行实验,30只红梢中咬巧的数量为11只(普通鱼巧在下沉过 程中有2只咬住普通鱼巧的,9只咬住普通鱼巧的是在普通鱼巧被拖动过程中咬住的),占 总数的11/30 ; 其次选用本技术进行实验,红梢总数中的26只咬住了本技术(其中有10 只是在本技术下降过程中咬住的,16只是在本技术拖动过程中咬住的),咬巧数 量占总数的26/30。 3、桂鱼实验: 首先选用普通鱼巧进行实验,30只桂鱼中咬巧的数量为14只(普通鱼巧在下沉过 程中有3咬住普通鱼巧的,11只咬住普通鱼巧的是在普通鱼巧被拖动过程中咬住的),占总 数的14/30 ; 其次选用本技术进行实验,桂鱼总数中的23只咬住了本技术(其中有11 只是在本技术下降过程中咬住的,12只是在本技术拖动过程中咬住的),咬巧数 量占总数的23/30。 4、金枪鱼实验: 首先选用普通鱼巧进行实验,30只金枪鱼中咬巧的数量为9只(普通鱼巧在下 沉过程中有未有咬住普通鱼巧的,9只咬住普通鱼巧的均是在普通鱼巧被拖动过程中咬住 的),占总数的9/30 ; 其次选用本技术进行实验,金枪鱼总数中的22只咬住了本技术(其中有 8只是在本技术下降过程中咬住的,14只是在本技术拖动过程中咬住的),咬巧数 量占总数的22/30。 上述实验数据的列表如下:【主权项】1. 一种镭射仿生假饵,包括鱼体(1)和鱼头(2),其特征在于:所述鱼体(1)和鱼头 (2)为一体结构,鱼体(1)内部为一中空的容腔(6);容腔(6)被隔板(11)分为上下两层, 容腔(6)内从前向后依次设置有多排鱼鳞状的片状突起,片状突起上均匀的涂抹有镭射层 (12),镭射层(12)的厚度为1~3mm;片状突起和隔板(11)之间的夹角为25~35° ; 所述鱼头(2)上设置有鱼眼(3),鱼眼(3)的下面设置有压水板(10);所述压水板(10) 嵌入到鱼头(2)内,压水板(10)向下倾斜,压水板(10)与鱼嘴(5)的中轴线的夹角为30~ 45。。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镭射仿生假馆,其特征在于:所述鱼体⑴内容腔(6)的下 面设置有一条连体线(7),连体线(7)在鱼体(1)和鱼头(2)的交界处向上折起穿过鱼头 ⑵。3.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镭射仿生假饵,包括鱼体(1)和鱼头(2),其特征在于:所述鱼体(1)和鱼头(2)为一体结构,鱼体(1)内部为一中空的容腔(6);容腔(6)被隔板(11)分为上下两层,容腔(6)内从前向后依次设置有多排鱼鳞状的片状突起,片状突起上均匀的涂抹有镭射层(12),镭射层(12)的厚度为1~3mm;片状突起和隔板(11)之间的夹角为25~35°;所述鱼头(2)上设置有鱼眼(3),鱼眼(3)的下面设置有压水板(10);所述压水板(10)嵌入到鱼头(2)内,压水板(10)向下倾斜,压水板(10)与鱼嘴(5)的中轴线的夹角为30~45°。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子亮
申请(专利权)人:威海中恒渔具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山东;3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