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李林岚专利>正文

一种抛秧装置及抛秧系统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2592678 阅读:69 留言:0更新日期:2015-12-24 18:2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抛秧装置,涉及农用机械设备领域,包括机架、行走轮、横移机构、上秧机构、抛秧机构和驱动机构;行走轮转动安装在机架的底部,机架包括沿横向设置并具有多个出秧口的秧苗滑道,横移机构包括与机架滑动连接的横移架以及驱动横移架沿横向往复运动的第一传动机构,横移架上设置有多个能够沿秧苗滑道移动的推秧板;上秧机构包括至少两根传动轴、绕置在传动轴的外侧与传动轴联动的传送带和间歇性驱动传动轴转动的第二传动机构,抛秧机构包括多个能够将秧苗从出秧口下压抛出的抛秧爪,驱动机构用于给各部件提供动力。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还提供了一种抛秧系统,包括牵引装置和多个抛秧装置。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抛秧装置设计精巧,结构简单且牢固。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农用机械设备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抛秧装置及抛秧系统
技术介绍
水稻是我国常见的农作物,种植过程主要保护培育秧苗和秧苗移植,其中秧苗移植的方式主要有插秧和抛秧,插秧是最传统的移植方式,抛秧是最近才发展起来的秧苗移植方式。对于抛秧,首先是培育带块状泥土的秧苗,采用育秧盘能够培育出带块状泥土的秧苗,育秧盘具有多个排列规整且彼此分离的育秧钵,一般育秧钵大致呈圆台形,育秧钵的底部直径比口部直径略小;将泥土和稻种同时放置在育秧钵内,培育一段时间后,秧苗的根系会将育秧钵内的泥土固定住,将秧苗从育秧钵内拔出,秧苗根部的泥土基本不会掉落;秧苗的根部带有块状泥土,将秧苗抛起后,秧苗自由下落,由于秧苗的根部较重,秧苗的根部和泥土一起会率先着地,在重力作用下,秧苗的根部和泥土会部分陷入稻田的泥浆中,随着秧苗的生长,秧苗的根系会延伸到稻田的泥浆里,并最终生长成水稻。抛秧的方式虽然在育秧苗的过程中稍微繁琐一点,但是在抛秧时可以大大减少劳动。在广大农村,抛秧还是主要以人工操作为主,劳动强度大而且效率低。随着工业技术的发展,市场上出现了代替人工抛秧的抛秧机。现有的抛秧机结构复杂、制造成本高,而且抛秧效果不理想,不便于实施和推广。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抛秧装置及抛秧系统,以改善上述的问题。本技术是这样实现的:一种抛秧装置,包括:机架,所述机架包括横向导轨和秧苗滑道,所述横向导轨和秧苗滑道均沿横向设置,所述秧苗滑道具有多个出秧口 ;行走轮,所述行走轮转动安装在所述机架的底部;横移机构,包括与横向导轨滑动连接的横移架以及用于驱动所述横移架沿横向往复运动的第一传动机构,所述横移架上设置有多个能够沿所述秧苗滑道移动并用于将秧苗推向出秧口的推秧板;上秧机构,所述上秧机构包括与所述横移架转动连接的传动轴、绕置在所述传动轴的外侧且与所述传动轴联动的传送带和间歇性驱动所述传动轴转动的第二传动机构,所述传动轴至少为两根;抛秧机构,所述抛秧机构包括曲柄、连杆、抛秧爪、抛秧爪连接杆、滑块和竖向导轨;所述曲柄与机架转动连接,所述滑块与所述竖向导轨滑动连接且能够沿竖向导轨竖向滑动;所述抛秧爪连接杆沿横向设置且与所述滑块转动连接;所述抛秧爪的数量与出秧口的数量对应而且所述抛秧爪与所述抛秧爪连接杆固定;所述连杆的两端分别与所述抛秧爪连接杆和所述曲柄铰接;驱动机构,所述驱动机构包括动力机构和传动连接件,所述传动连接件为能够驱动所述第一传动机构、第二传动机构和曲柄同步运动的链条结构或者齿轮结构。本技术的抛秧装置的工作原理是:将经过育秧盘培育的的整板带泥秧苗取出并放在传送带上,抛秧装置在前进的过程中,上秧机构的传动轴间歇性地转动,传送带则间隙性地向秧苗滑道输送秧苗,传送带每次向秧苗滑道送一排秧苗,同时第一传动机构带动横移架及推秧板横向移动,位于秧苗滑道上的秧苗逐渐被推向出秧口,位于出秧口的秧苗被抛秧爪下压至田里完成抛秧。其中动力机构可以是行走轮也可以是外加动力,其中行走轮优选采用叶片式铁轮,叶片式铁轮适合在田中松软的泥土上行走;动力机构也可以是拖拉机等自身具有动力的机构,本技术的抛秧装置可以设置成手扶式抛秧装置,也可以设置成乘坐式抛秧装置。第一传动机构包括但不限于现有技术中能够使横移架沿横向往复运动的结构,例如第一传动机构可以是由步进电机、导向轮和同步带构成的往复运动机构,第一传动机构还可以是气缸或者液压缸等。以上所列举的能够驱动横移架沿横向往复运动的机构均为现有技术,在此不再赘述。出秧口的数量决定了抛秧装置一次能够抛几株秧,作为优选,所述出秧口的数量为4?6个。抛秧爪的数量与出秧口的数量相同。另外相邻出秧口的中心间距为出秧口宽度的整数倍。横移架移动的距离等于相邻出秧口的中心间距。作为优选,所述横移架上安装有用于承载秧苗的秧箱,所述秧箱具有载秧斜面,所述传送带具有秧苗输入端和秧苗输出端,所述载秧斜面朝向所述秧苗输入端倾斜下降。作为传送带的优选,所述传送带具有粗糙的表面。秧箱可以存储大量秧苗并向传送带补充秧苗,秧苗的根部贴着载秧斜面放置,秧苗可以沿着载秧斜面下滑至传送带的秧苗输入端,秧苗能够进入到传送带上并随着传送带移动到秧苗滑道上。传送带的粗糙的表面使秧苗不能在传送带上发生滑动,只有传送带移动时,秧苗才能移动。为了增加传送带的表面的粗糙度,可以在传送带的表面设置凸条或者凸块等结构。抛秧机构的工作原理是,首先驱动机构驱动曲柄转动,然后通过曲柄和连杆将曲柄的旋转运动转化为滑块的上下往复运动,同时抛秧爪和抛秧爪连接杆也能够上下运动,抛秧爪向下运动时,将位于出秧口的秧苗下压并抛至田中,由于秧苗是向下抛入田中,入田秩苗排列整齐有序,秩苗的莖杆部位不易倾斜。作为优选,所述抛秧机构还包括立柱、第一摆动控制杆、第二摆动控制杆和撞击杆,所述撞击杆并与所述抛秧爪连接杆连接,所述第一摆动控制杆和第二摆动控制杆均沿横向设置且与立柱连接,所述第一摆动控制杆和第二摆动控制杆分别靠近所述抛秧爪连接杆的上、下极限位置;所述抛秧爪连接杆运动至上、下极限位置时,所述撞击杆分别与第一摆动控制杆和第二摆动控制杆碰撞并使抛秧爪摆动。需要说明的是,所述抛秧爪沿竖向设置并且抛秧爪的下端具有朝向秧苗滑道的爪部。所述撞击杆基本与抛秧爪连接杆垂直,并且所述撞击杆朝向抛秧爪连接杆背尚秧苗滑道的方向延伸,第一摆动控制杆和第二摆动控制杆均位于抛秧爪连接杆背离秧苗滑道的一侧。第一摆动控制杆、第二摆动控制杆和撞击杆的设置可以改变抛秧爪的运动轨迹,使抛秧爪的运动轨迹呈平行四边形。当抛秧爪连接杆运动至接近上极限位置时,与抛秧爪连接杆连接的撞击杆与第一摆动控制杆碰撞,抛秧爪连接杆转动一定角度,同时抛秧爪朝向秧苗滑道摆动一定距离,并且正好抛秧爪的爪部插入秧苗的根部的泥土中,随后抛秧爪带着秧苗向下运动,当抛秧爪连接杆运动至接近下极限位置时,与抛秧爪连接杆连接的撞击杆与第二摆动控制杆碰撞,抛秧爪连接杆转动一定角度,同时抛秧爪背向秧苗滑道摆动一定距离,抛秧爪与秧苗发生分离,秧苗在依靠惯性和自身重力继续下落至田中。抛秧爪的这种运动方式主要有两方面的好处,一方面是便于保证秧苗能够沿竖向抛落至田中,使秧苗的茎杆不易倾斜;另一方面是抛秧爪在取秧苗时,将爪部插入秧苗根部的泥土中,不会破坏秧苗的茎杆部位,秧苗的存活率更高。另外,滑块上还设置有限制抛秧爪的摆动角度的上限位块和下限位块,所述上限位块和下限位块分别设置在碰撞杆的上下两侧且与滑块连接。所述碰撞杆能够与所述上限位块和下限位块发生碰撞。例如,当碰撞杆与第一摆动控制杆碰撞后,抛秧爪朝向秧苗滑道摆动,抛秧爪摆动到一定角度后,碰撞杆与下限位块发生碰撞,避免了抛秧爪的摆动角度过大。为了使抛秧爪在未受到外力作用时保持原有的摆动角度,所述滑块上安装有扭簧,该扭簧用于使抛秧爪保持远离秧苗滑道的状态。当然也可以通过增大抛秧爪连接杆的转动阻力,也就是增大抛秧爪连接杆与滑块之间的摩擦力,使抛秧爪连接杆在未受到外力时不易转动。作为优选,所述第一传动机构包括推杆、第一蜗杆、第二蜗杆和换向机构;所述第一蜗杆和第二蜗杆沿横向并排设置,所述第一蜗杆和第二蜗杆均与机架转动连接,所述推杆呈“十”字形,所述推杆包括相互连接且分别沿横向设置和沿竖向设置的横杆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抛秧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机架,所述机架包括横向导轨和秧苗滑道,所述横向导轨和秧苗滑道均沿横向设置,所述秧苗滑道具有多个出秧口;行走轮,所述行走轮转动安装在所述机架的底部;横移机构,包括与横向导轨滑动连接的横移架以及用于驱动所述横移架沿横向往复运动的第一传动机构,所述横移架上设置有多个能够沿所述秧苗滑道移动并用于将秧苗推向出秧口的推秧板;上秧机构,所述上秧机构包括与所述横移架转动连接的传动轴、绕置在所述传动轴的外侧且与所述传动轴联动的传送带和间歇性驱动所述传动轴转动的第二传动机构,所述传动轴至少为两根;抛秧机构,所述抛秧机构包括曲柄、连杆、抛秧爪、抛秧爪连接杆、滑块和竖向导轨;所述曲柄与机架转动连接,所述滑块与所述竖向导轨滑动连接且能够沿竖向导轨竖向滑动;所述抛秧爪连接杆沿横向设置且与所述滑块转动连接;所述抛秧爪的数量与出秧口的数量对应而且所述抛秧爪与所述抛秧爪连接杆固定;所述连杆的两端分别与所述抛秧爪连接杆和所述曲柄铰接;驱动机构,所述驱动机构包括动力机构和传动连接件,所述传动连接件为能够驱动所述第一传动机构、第二传动机构和曲柄同步运动的链条结构或者齿轮结构。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德胜李林岚
申请(专利权)人:李林岚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湖北;4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