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低速风洞TPS试验的流量控制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2591397 阅读:56 留言:0更新日期:2015-12-24 16:5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用于低速风洞TPS试验的流量控制装置,包括上位机、流量控制系统、流量测量系统和用于连接两者的连接钢管,流量控制系统与测量系统一体化设置,流量控制系统包括针阀和电作动筒;针阀顶针在电作动筒的作用下做水平运动;流量测量系统由文丘里喷管、测量耙、流量计内套和流量计外套组成;流量控制装置中的高压气流依次经过进气管道、驻室、针阀孔板、针阀喷管、连接钢管、文丘里喷管后由排气管排出;气流经过的路径为高压密封空间;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将流量控制和测量系统一体化设计,系统集成度高;响应速度快,控制精度高;体积小,重量轻,安装方便;推力大,承载范围广;可实现四轴同步控制;系统安全性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风洞试验中的高压供气流量控制装置,具体为低速风洞TPS试验中高压供气流量控制装置。
技术介绍
TPS试验全称涡扇动力模拟试验,是一种评估涡扇发动机对飞机气动特性影响的低速风洞试验技术。TPS试验的核心设备是TPS单元,是一种使用高压空气驱动的发动机模拟器,其风扇转速精度与高压供气的流量控制精度直接相关,而转速精度又与TPS试验精度息息相关,此外,在TPS试验中,通常同时使用多台TPS单元,而高压供气系统只能同时两路供气,因此,必须对高压供气进行二次分配。为实现TPS试验中高压供气流量的精确控制和分配,必须使用高精度的流量控制装置。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用于低速风洞TPS试验的高压供气流量精确控制和分配的装置。为实现上述技术方案,本技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用于低速风洞TPS试验的流量控制装置,包括上位机、流量控制系统、流量测量系统和用于连接两者的连接钢管,流量控制系统与测量系统一体化设置,其中:流量控制系统包括针阀和电作动筒;针阀包括驻室、针阀孔板、针阀喷管、针阀顶针,针阀顶针的前端穿过针阀孔板伸入到针阀喷管内,针阀孔板置于驻室上;电作动筒由无刷直流伺服电机、减速器、驱动器、控制器、绝对光栅、滚珠丝杠、滑轨、同步带系统组成,滚珠丝杠的通过连杆与针阀顶针连接;针阀顶针在电作动筒的作用下做水平运动;流量测量系统由文丘里喷管、总压总温测量把、流量计内套和流量计外套组成;总压总温测量耙设置在连接钢管上;高压气流依次经过进气管道、驻室、孔板、针阀喷管、连接钢管、文丘里喷管、流量计内套后由排气管排出;气流经过的路径为高压密封空间;上位机同步控制若干路流量控制系统和流量测量系统,每一路流量控制系统和流量测量系统独立运行。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针阀顶针为圆锥形结构,从针尖到针底表面面积逐步增加。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针阀喷管的内表面为光滑凸出的曲面,曲面的凸出部分均匀分布在针阀喷管内形成一个闭环圆圈。在上述技术方案中,针阀顶针的轴心线与针阀喷管的轴心线重合,针阀顶针沿着轴心线在针阀喷管曲面凸出部分之间水平移动。利用该装置的控制方法具体步骤为:首先,上位机通过控制器将设定的初始值指令发送给驱动器,由驱动器控制电机运动,连接于电机上的编码器将电机实际位置反馈给驱动器,构成第一个位置控制闭环;采用绝对光栅测量针阀顶针的实际位移,由驱动器读取光栅的位移反馈值,根据给定位移值和实际位移值之差,对位移误差进行修正,构成第二个位置控制闭环;高压气流从进气管道进入针阀喷管,由电作动筒控制针阀顶针在针阀喷管中移动,移动的针阀顶针使得针阀喷管凸出的曲面与针阀顶针之间的距离改变,从而改变气流流通的面积;流量测量系统同步测试由针阀喷管流过的气流,并反馈给上位机,上位机对测量流量与目标流量对比,将修正指令发送给控制器,控制针阀顶针的移动最终达到目标值。本技术的设计原理如下:无刷直流伺服电机通过同步带系统驱动滚珠丝杠沿直线运动,滚珠丝杠带动针阀顶针运动,改变针阀喷管的喉道(针阀喷管面积最小处)面积,而流量与流通面积有关,从而实现流量控制。综上所述,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通过将流量控制和测量系统一体化设计,系统集成度高;响应速度快,控制精度高;体积小,重量轻,安装方便;推力大,承载范围广;可实现四轴同步控制;系统安全性高。【附图说明】本技术将通过例子并参照附图的方式说明,其中:图1是流量控制单元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的外形结构示意图;图3是系统工作的流程示意图;其中:I是控制器,2是连接钢管,31是测压靶,32是文丘里喷管,33是流量计外套,34是流量计内套,41是针阀顶针,42是驻室,43是针阀孔板,44是针阀喷管,51是滑轨,52是滚珠丝杠,53是绝对光栅,54是同步带系统,55是减速器,56是伺服电机,57是驱动器,6是进气管,7是排气管。【具体实施方式】如图1所示,本技术的流量控制装置主要包括两个部分,流量控制和流量测量;而流量控制主要由针阀和电作动筒组成。根据流量与流通面积相关的原理,通过改变流通面积,从而控制流量。本技术中的针阀部分主要由针阀喷管、针阀孔板、驻室和针阀顶针组成;针阀喷管和进气管道平行设置,针阀喷管与进气管道之间设置为驻室和针阀孔板;驻室是一个密封的腔体用于稳定和缓解高压气流的冲击,针阀孔板为多孔圆筒,置于驻室内部,高压气流通过驻室后再经过针阀孔板后再稳定的进入针阀喷管内。针阀顶针与针阀喷管处于同一轴心线上,针阀顶针在控制作用下沿着轴心线水平移动。本技术中的针阀喷管内表面为光滑外凸曲面,凸出部分均匀分布在针阀喷管内形成一个闭环圆圈,这即时是针阀喷管的喉道;而针阀顶针为锥形的外形结构,从针尖到针底表面面积逐步增加。当针阀顶针在针阀喷管的喉道中心位置水平移动时,因为针阀顶针的表面面积变化就会导致针阀顶针与针阀喷管喉道壁之间的距离发生变化,距离发生变当前第1页1 2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用于低速风洞TPS试验的流量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上位机、流量控制系统、流量测量系统和用于连接两者的连接钢管,流量控制系统与测量系统一体化设置,其中:流量控制系统包括针阀和电作动筒;针阀包括驻室、针阀孔板、针阀喷管、针阀顶针,针阀顶针的前端穿过针阀孔板伸入到针阀喷管内,针阀孔板置于驻室上;电作动筒由无刷直流伺服电机、减速器、驱动器、控制器、绝对光栅、滚珠丝杠、滑轨、同步带系统组成,滚珠丝杠通过连杆与针阀顶针连接;针阀顶针在电作动筒的作用下做水平运动;流量测量系统由文丘里喷管、测量耙、流量计内套和流量计外套组成;总压总温测量耙设置在连接钢管上;流量控制装置中的高压气流依次经过进气管道、驻室、针阀孔板、针阀喷管、连接钢管、文丘里喷管后由排气管排出;气流经过的路径为高压密封空间;上位机同步控制若干路流量控制系统和流量测量系统,每一路流量控制系统和流量测量系统独立运行。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胡卜元黄勇王勋年章贵川张卫国章荣平陈祖荣刘忠华吴福章田鑫别云鹏江峰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空气动力研究与发展中心低速空气动力研究所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四川;5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