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含高浓度Cl-(大于1000 mg·L-1)的水样中COD的检测方法。本方法依据是往样品溶液加入H+后,Cl-可生成HCl,在加热和摇振的条件下,以HCl的形式排出样品体系外,可消除高浓度的Cl-对水样中COD测定的影响。因此,本发明专利技术在测定前加入过量高浓度的强酸,将Cl-以HCl的形式从溶液体系分离后,进行水样中COD的测定。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个简单、准确、绿色的高浓度Cl-水样中COD的测定方法。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酸化驱氯法测定含高浓度C1水样中C0D的方法。
技术介绍
化学需氧量(C0D)反映了水中受还原性物质污染的程度。水中还原性物质包括有机物、N02、Fe2\ S2等。水被有机物污染是很普遍的,因此化学需氧量是目前测定有机物相对含量的重要指标之一。我国是聚氯乙烯(PVC)产能第一大国,在其生产过程中会产生大量含高浓度C1的水样,对环境危害很大。目前测定化学需氧量主要采用重铬酸钾法(GB11914-89),但水样中存在的C1将对重铬酸钾法测定C0D产生干扰。在重铬酸钾法测定C0D的过程中,水样中的C1可以被氧化剂氧化,还可以与催化剂硫酸银反应,使催化剂失活,严重影响着测定结果的准确度。为消除水体中的C1对重络酸钾法测定C0D产生的干扰,重络酸钾法中采用加入硫酸汞,生成络合物以消除浓度低于1 000 mg*LM^Cl的干扰,当Cl含量高于1 000mg ?!/时,先作定量稀释,使含量低于1 000 mg-L 1以下再行测定。但重铬酸钾法指出,当水样中C1超过1 000 mg ?!/时,C0D的最低允许值为250 mg ? L \低于此值,结果的准确度就不可靠。因此,对于消除高浓度C1的水样中C1的干扰,提高测定其C0D的准确度已经做了大量工作,提出了不少的方法,主要有氯气校正法、硝酸银沉淀法、标准曲线法等。但这些方法都有一定的局限性:硫酸萊掩蔽法会造成二次污染,且C1浓度在5 000 mg ? L 1以上时误差较大;氯气校正法需事先测定水样中C1浓度,测定过程复杂,且使用了大量硫酸汞;硝酸银沉淀法的测定成本较高,当水样中有悬浮物时,在AgCl沉淀的过程中,可发生絮凝和共沉淀等作用从而使得测定值偏小;标准曲线校正法由于操作条件的不同,使得必须在每次测定前先绘制相对应的标准曲线,增加了工作量。现行方法对于C1浓度大于10000 mg ? L 1的水样中C0D的测定都有明显的偏差。2004年实施的碱性高锰酸钾法(HJ/T132-2003)虽然可用于高浓度C1水样中C0D的测定,但测定结果C0D。?.KI和现行方法的结果C0D&之间的换算关系较为复杂,且方法的检测范围较小。因此有必要建立一种符合现行氯碱及相关行业高浓度C1排放水中C0D测定的方法。本专利技术方法是依据HC1具有挥发性,在较高温度和摇振的情况下挥发性更强。因此,可以通过向样品溶液中加入过量H+,使大量C1以HC1的形式排出样品体系外,消除高浓度的C1对水样中C0D测定的影响。氧化剂K 2Cr207或KMnO 4要在强酸性环境下进行反应,反应时要加入过量的酸。因此,本专利技术提出了加入过量的强酸来消除高浓度的C1和测定C0D的适宜条件,提出了一个简单、快速测定高C1浓度(1 000-100 000 mg-L 3排放水中C0D的测定方法。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酸化驱氯法测定含高浓度C1水样中C0D的方法。如下述步骤: O取待测水样10.00 mL于反应瓶中,并在反应瓶中加3粒防暴沸玻璃珠; 2)在水样中加入10-30mL浓H2SO4S HNO 3,移至恒温水浴振荡器; 3)于通风橱内,设定水温为40-73°C、转速为200 r.min 1下振荡0.5-2 h ; 4)在驱Cl后的水样中加入0.15 g Ag 2S04以及5.00 mL K 2Cr207或KMnO 4溶液,混合均匀,置于恒温加热器中,升温至180°C,自溶液开始沸腾起回流2 h ; 5)回流结束后,将溶液转移至锥形瓶中,冷却至室温后,加入2滴邻菲啰啉指示剂,用硫酸亚铁钱标准溶液滴定,溶液的颜色由黄色经蓝绿色变为红褐色即为终点; 6)记下硫酸亚铁铵标准溶液消耗的体积,经计算得出COD值; 7)按相同步骤以10.00 mL蒸馏水代替水样进行空白实验。【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进行进一步描述,但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并不仅限于此。实施例1: 取待测水样10.00 mL于反应瓶中,加入3粒防暴沸玻璃珠;向水样中加入15 mL 98%的H2SO4,移至恒温水浴振荡器;于通风橱内,在70°C、转速为200 r.min 1下振荡I h。用重铬酸钾法进行测定。实施例2: 取待测水样10.00 mL于反应瓶中,加入3粒防暴沸玻璃珠;向水样中加入20 mL 98%的H2SO4,移至恒温水浴振荡器;于通风橱内,在65°C、转速为150 r ?min 1下振荡1.5 h。用重铬酸钾法进行测定。实施例3: 取待测水样10.00 mL于反应瓶中,加入3粒防暴沸玻璃珠;向水样中加入25 mL 98%的H2SO4,移至恒温水浴振荡器;于通风橱内,在45°C、转速为180 r.min 1下振荡2 h。用重铬酸钾法进行测定。实施例4: 取待测水样10.00 mL于反应瓶中,加入3粒防暴沸玻璃珠;向水样中加入25 mL 65%的HNO3,移至恒温水浴振荡器;于通风橱内,在60°C、转速为150 r ?min 1下振荡1.5 h。用重铬酸钾法进行测定。实施例5: 取待测水样10.00 mL于反应瓶中,加入3粒防暴沸玻璃珠;向水样中加入30 mL 65%的HNO3,移至恒温水浴振荡器;于通风橱内,在65°C、转速为120 r.min 1下振荡2 h。用高锰酸钾法进行测定。实施例6: 取待测水样10.00 mL于反应瓶中,加入3粒防暴沸玻璃珠;向水样中加入25 mL 98%的H2SO4,移至恒温水浴振荡器;于通风橱内,在55°C、转速为200 r.min 1下振荡2 h。用高锰酸钾法进行测定。实施例7: 取待测水样10.00 mL于反应瓶中,加入3粒防暴沸玻璃珠;向水样中加入12 mL 98%的H2SO4,移至恒温水浴振荡器;于通风橱内,在70°C、转速为150 r.min 1下振荡2 h。用高锰酸钾法进行测定。实施例8: 取待测水样10.00 mL于反应瓶中,加入3粒防暴沸玻璃珠;向水样中加入15 mL 65%的HNO3,移至恒温水浴振荡器;于通风橱内,在70°C、转速为150 r Iin1下振荡2 h。用高锰酸钾法进行测定。实施例9: 取待测水样10.00 mL于反应瓶中,加入3粒防暴沸玻璃珠;向水样中加入25 mL 98%的H2SO4,移至恒温水浴振荡器;于通风橱内,在68 °C、转速为200 !■?min1下振荡0.5 h。用重铬酸钾法进行测定。实施例10: 取待测水样10.00 mL于反应瓶中,加入3粒防暴沸玻璃珠;向水样中加入18 mL 98%的H2SO4,移至恒温水浴振荡器;于通风橱内,在72 °C、转速为200 !■?min1下振荡0.5 h。用重铬酸钾法进行测定。【主权项】1.一种酸化驱氯法测定含高浓度Cl水样中COD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先加入过量高浓度的强酸,在较高温度下振摇使Cl以HCl的形态驱除后,再加入氧化剂K2Cr2O7或KMnO 4进行测定。2.对于权利要求1所述的酸化驱氯法,其特征在于: 1)本专利技术所述的强酸是H2SOjPHNO 3; 2)在取水样量为10.00 mL 时,加入 98% 的浓 H2SO4 10-25 mL 或 65% 浓 HNO3 10-30 mL ; 3)摇振在恒温水浴振荡器中进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酸化驱氯法测定含高浓度Cl‑水样中COD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先加入过量高浓度的强酸,在较高温度下振摇使Cl‑以HCl的形态驱除后,再加入氧化剂K2Cr2O7或KMnO4进行测定。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吉德,王立志,高云,寿培峰,王丰,陈廷祥,谢洪涛,唐湘军,王雅玲,
申请(专利权)人:新疆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新疆;65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