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适用于浅海侧扫声纳的界面混响抑制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12589638 阅读:168 留言:0更新日期:2015-12-24 14:50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适用于浅海侧扫声纳的界面混响抑制方法,包括:选用换能器阵为上下阵模式的侧扫声纳;为侧扫声纳的换能器阵中的上下阵分别设定波束开角;侧扫声纳的换能器阵中的上、下阵采用频分、时分相结合的方法生成信号并发射。本发明专利技术的方法可以在侧扫声纳性能保证的基础上,兼顾远距离探测的需要,对于实现侧扫声纳高效率浅海小目标探测具有重要意义。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声纳领域,特别涉及。
技术介绍
侧扫声纳是目前应用广泛的水下地貌和水下小目标探测设备。工作时,侧扫声纳在垂直于航向方向形成两个窄波束,通过目标回波强度变化反应海底的地貌特征,用于水下小目标检测时,目标回波产生的亮点和由于遮蔽引起的声阴影是用于目标检测的主要特征。但是,侧扫声纳在浅海使用时多途效应显著,由多途效应引入的界面混响导致图像对比度下降、图像清晰度降低等,是影响浅海侧扫声纳工作性能的主要因素。为抑制界面混响,现有侧扫声纳一般采用调整基阵安装角的方法,即在界面混响显著时增大基阵安装倾斜角,使得辐射面朝向水底,从而减小来自水面的多途,但这会影响最大作用距离。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已有的界面混响抑制方法探测距离受限的缺陷,从而提供一种能提尚浅海侧扫声纳工作性能的界面混响抑制方法。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了,包括:步骤I)、选用换能器阵为上下阵模式的侧扫声纳;步骤2)、为侧扫声纳的换能器阵中的上下阵分别设定波束开角;步骤3)、侧扫声纳的换能器阵中的上、下阵采用频分、时分相结合的方法生成信号并发射。上述技术方案中,上阵的垂直波束开角与下阵的垂直波束开角之和在40-55度之间,上阵垂直波束开角小于下阵垂直波束开角,且上阵垂直波束开角在10-18度之间。上述技术方案中,上阵垂直波束开角为14度,下阵垂直波束开角为28度。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步骤3)进一步包括:步骤3-1)、设定上阵所要发射的信号的中心频率为,该信号在h时段发射,该信号的表达式为:S1 (n) = exp t e ;其中,k为频率变化率,T表示脉冲周期;步骤3-2)、设定下阵所要发射的信号的中心频率为f2,该信号在t2时段发射,该信号的表达式为:s2 (n) = exp t e 。本专利技术的优点在于:本专利技术针对浅海侧扫声纳使用中,由于多途效应导致界面混响影响显著的问题,提出一种基于阵设计技术的界面混响抑制方法。该方法采用上下两条子阵,实现两个收发窄波束,通过空间处理实现直达波与多途信号分离。该方法可以在侧扫声纳性能保证的基础上,兼顾远距离探测的需要,对于实现侧扫声纳高效率浅海小目标探测具有重要意义。【附图说明】图1是侧扫声纳的多途结构示意图;图2是成上下阵模式的换能器阵的示意图;图3是上阵垂直波束开角与下阵垂直波束开角的示意图;图4是采用现有技术中的常规声纳所得到的多途信号的出射角随距离变化曲线的不意图;图5是采用现有技术中的常规声纳所得到的多途信号的入射角随距离变化曲线的不意图;图6是采用本专利技术的方法所得到的侧扫声纳出射角随距离变化曲线的示意图;图7是采用本专利技术的方法所得到的侧扫声纳入射角随距离变化曲线的示意图;图8是本专利技术的方法的流程图。【具体实施方式】现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的描述。在对本专利技术加以描述之前,首先分析浅海侧扫声纳的多途结构。所谓的多途结构是指多途信号的时间空间分布规律。在水深H,拖曳深度h,水面平整且仅考虑存在镜面反射的条件下,侧扫声纳的多途结构示意图如图1所示。该多途结构仅考虑强度较大的前三阶多途,分别表不为B、Bs、sB、Bsb、bsB ;其中,B代表一次底散射,s代表一次水面镜反射,b代表一次水底镜反射。为了实现界面混响抑制,参考图8,本专利技术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步骤I)、选用换能器阵为上下阵模式的侧扫声纳。图2为成上下阵模式的换能器阵的示意图,从图中可以看出,该换能器阵分为上阵与下阵,所述上阵与下阵各自包括有若干个线型排列的换能器。这一模式的换能器阵有助于实现直达波与多途的分离。步骤2)、为换能器阵中的上下阵分别设定波束开角。根据侧扫声纳的设计要求,参见图3,在一个实施例中,上阵垂直波束开角14度,下阵垂直波束开角28度。在其他实施例中,上阵垂直波束开角与下阵垂直波束开角之和一般在40-55度之间,上阵垂直波束开角小于下阵垂直波束开角,且上阵垂直波束开角一般为10-18度。通过波束开角的设定,成上下阵模式的换能器阵能够形成上下两个窄波束。步骤3)、换能器阵中的上、下阵采用频分、时分相结合的方法生成信号并发射。为了区分上阵与下阵所发射的波束信号,设定上阵所要发射的信号的中心频率为,该信号在^时段发射,其表达式如下:S1 (n) = exp t e 其中,k为频率变化率,T表示脉冲周期。设定下阵所要发射的信号的中心频率为f2,该信号在12时段发射,其表达式如下:s2 (n) = exp t e 其中,k为频率变化率。由上阵和下阵分别发射的两组信号的中心频率不同,发射时间上也不同,所以不会造成混叠。下面结合实例对本专利技术的方法加以说明。在一个实例中,假设所要探测区域的水深为10m,侧扫声纳的拖曳深度为4m,其多途结构如图4和图5所示(考虑仅占主要影响的前三阶多途)。如果采用现有技术中的侧扫声纳,其垂直波束开角为40度,安装倾斜角为10度,则收发波束角范围为10度到-30度。根据图4和图5的多途结构示意图可以看出,此时前三阶主要多途都会与直达波混叠,造成严重的界面混响干扰。采用本方法的方法后,由于采用了窄波束设计,可有效去除二阶多途的影响。二阶多途折返次数少,能量衰减小,是最主要的多途分量,因此,从图6和图7可以看出,采用本方法后,多途混响将得到有效抑制。最后所应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而非限制。尽管参照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进行了详细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对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等同替换,都不脱离本专利技术技术方案的精神和范围,其均应涵盖在本专利技术的权利要求范围当中。【主权项】1.,包括: 步骤I)、选用换能器阵为上下阵模式的侧扫声纳; 步骤2)、为侧扫声纳的换能器阵中的上下阵分别设定波束开角; 步骤3)、侧扫声纳的换能器阵中的上、下阵采用频分、时分相结合的方法生成信号并发射。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适用于浅海侧扫声纳的界面混响抑制方法,其特征在于,上阵的垂直波束开角与下阵的垂直波束开角之和在40-55度之间,上阵垂直波束开角小于下阵垂直波束开角,且上阵垂直波束开角在10-18度之间。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适用于浅海侧扫声纳的界面混响抑制方法,其特征在于,上阵垂直波束开角为14度,下阵垂直波束开角为28度。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适用于浅海侧扫声纳的界面混响抑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3)进一步包括: 步骤3-1)、设定上阵所要发射的信号的中心频率为,该信号在h时段发射,该信号的表达式为:51(n) = exp t e ; 其中,k为频率变化率,T表示脉冲周期; 步骤3-2)、设定下阵所要发射的信号的中心频率为f2,该信号在t2时段发射,该信号的表达式为: 52(n) = exp t e 。【专利摘要】本专利技术涉及,包括:选用换能器阵为上下阵模式的侧扫声纳;为侧扫声纳的换能器阵中的上下阵分别设定波束开角;侧扫声纳的换能器阵中的上、下阵采用频分、时分相结合的方法生成信号并发射。本专利技术的方法可以在侧扫声纳性能保证的基础上,兼顾远距离探测的需要,对于实现侧扫声纳高效率浅海小目标探测具有重要意义。【IPC分类】G01S7/537【公开号】CN105182318【申请号】CN201510548969【专利技术人】刘佳, 许枫, 安旭东,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适用于浅海侧扫声纳的界面混响抑制方法

【技术保护点】
一种适用于浅海侧扫声纳的界面混响抑制方法,包括:步骤1)、选用换能器阵为上下阵模式的侧扫声纳;步骤2)、为侧扫声纳的换能器阵中的上下阵分别设定波束开角;步骤3)、侧扫声纳的换能器阵中的上、下阵采用频分、时分相结合的方法生成信号并发射。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佳许枫安旭东闫路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科学院声学研究所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