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同步方波幅值转换电路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2563722 阅读:159 留言:0更新日期:2015-12-22 19:2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出一种同步方波幅值转换电路,具有输入端和输出端,其特征在于:主要系由第一PMOS管、第二PMOS管、第一NMOS管、第二NMOS管和反向器组成,所述第一PMOS管与第一NMOS管串联接于电源端与地端之间,第一PMOS管的栅极连接第二PMOS管的漏极且第二PMOS管的漏极连接所述输出端,第一NMOS管的栅极连接所述输入端;所述第二PMOS管与第二NMOS管串联接于电源端与地端之间,第二PMOS管的栅极连接第一PMOS管的漏极,第二NMOS管的栅极通过反向器连接所述输入端;所述电源端具有第一直流电压,该第一直流电压的幅值与输出端的电压幅值相对应。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电路结构简单、实用,只需调整电源端的电压值便可轻松获得所需电压幅值,方便电子工程师灵活获取适合幅值的方波信号。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同步方波幅值转换电路,其应用于微电子电路设计。
技术介绍
在微电子电路和芯片电路当中常会设计通过周期方波作为电路的控制信号或驱动信号,最简单的是直接引接电路时钟信号,但电路时钟信号一般的电压幅值是在3.4V至5V之间,这就较难实现对后续电路的控制或驱动。所以,需要增设幅值转换电路,将方波的有效周期电压幅值提升至足够值,以满足控制或驱动的需求。
技术实现思路
为解决
技术介绍
中所提及的问题,本技术提出一种同步方波幅值转换电路,其具体技术方案如下:—种同步方波幅值转换电路,具有输入端和输出端,该电路主要系由第一 PMOS管、第二 PMOS管、第一 NMOS管、第二 NMOS管和反向器组成,所述第一 PMOS管与第一 NMOS管串联接于电源端与地端之间,第一 PMOS管的栅极连接第二 PMOS管的漏极且第二 PMOS管的漏极连接所述输出端,第一 NMOS管的栅极连接所述输入端;所述第二 PMOS管与第二 NMOS管串联接于电源端与地端之间,第二 PMOS管的栅极连接第一 PMOS管的漏极,第二 NMOS管的栅极通过反向器连接所述输入端;所述电源端具有第一直流电压,该第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同步方波幅值转换电路,具有输入端和输出端,其特征在于:主要系由第一PMOS管、第二PMOS管、第一NMOS管、第二NMOS管和反向器组成,所述第一PMOS管与第一NMOS管串联接于电源端与地端之间,第一PMOS管的栅极连接第二PMOS管的漏极且第二PMOS管的漏极连接所述输出端,第一NMOS管的栅极连接所述输入端;所述第二PMOS管与第二NMOS管串联接于电源端与地端之间,第二PMOS管的栅极连接第一PMOS管的漏极,第二NMOS管的栅极通过反向器连接所述输入端;所述电源端具有第一直流电压,该第一直流电压的幅值与输出端的电压幅值相对应。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方镜清
申请(专利权)人:中山芯达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