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邓孟翔专利>正文

装液体的容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255899 阅读:142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装液体的容器,包括容器体(1)、容器盖(3)和容器把(2),其特征在于:容器体(1)的上端的一侧有一个上凸且由边缘向中心集中的出液嘴(4),出液嘴(4)的外沿底部有中间拱四周低的挡板(5),挡板(5)与容器体(1)内壁及出液嘴外壁密封并向右倾斜,容器体(1)上端内壁周围有向容器中心延伸并下凹的边(6),所述挡板的拱面低于或平行于凹边(6),出液嘴(4)的外壁位于凹边(6)的内侧,容器盖(3)的底部周围设有与凹边(6)相配的密封圈(8),容器盖(3)中间内凹,其高度与出液嘴(4)相配;容器盖(3)的底端右侧用轴(10)与容器体(1)上端右侧活动连接在一起,轴(10)上设有一扭力弹簧,容器盖(3)的外侧设有纵断面为三角形的压紧块(11),把(2)的上部内侧形状为与压紧块(11)旋转弧形相配的凹形(6),把(2)上部中间设有一轴(12),卡条(7)直立活动安装在轴(12)上,卡条(7)的下端左侧有一撑簧(13),拨杆(14)纵穿把(2)抵至卡条(7)下端。(*该技术在201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容器,尤其是一种装液体的容器
技术介绍
现有技术的装液体的容器如塑料油壶、塑料酱油桶等,其出液口和容器体均为封闭的整体,所以一般存在两个问题,即出液不集中、液从旁边漏洒和液体顺出口处外壁下流、外壁残留液体,既造成液体浪费又使容器外壁很不卫生。中国专利文献上公开了一种油壶,壶顶部外接出油口,出油口设有环形凹槽,槽底坡度最低处设有回油孔,但该油壶仍存在几个不足一、出油口和容器体仍是全封闭的一体,所有倒液量受出油口流量控制,倒液慢;二、由于凹槽是向壶体内凹,似必在壶内留有液体死角。三、容器拿、放、开盖、闭盖、倒液均需两只手操作,操作较繁琐、费力。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装液体的容器,该容器倒液速度快、容器内无存液死角且能单手操作,其操作简便、省力。本技术的技术解决方案是提供一种具有以下结构的装液体的容器,它包括容器体、容器盖和容器把,其特点是容器体的上端的一侧有一个上凸且由边缘向中心集中的出液嘴,出液嘴的外沿底部有中间拱四周低的挡板,挡板与容器体内壁及出液嘴外壁密封并向右倾斜,容器体上端内壁周围有向容器中心延伸并下凹的边,所述挡板的上拱面低于或平行于凹边,出液嘴的外壁位于凹边的内侧,容器盖的底部周围设有与凹边相配的密封圈,容器盖中间内凹,其高度与出液嘴相配;容器盖的底端右侧用轴与容器体上端右侧活动连接在一起,轴上设有一扭力弹簧,容器盖的外侧设有纵断面为三角形的压紧块,把的上部内侧形状为与压紧块旋转弧形相配的凹形,把上部中间设有一轴,卡条直立活动安装在轴上,卡条的下端左侧有一撑簧,拨杆纵穿把抵至卡条下端。采用以上结构后,本技术装液体的容器,由于出液口上凸并集中,所以倒液集中,出液嘴旁边无液漏洒;由于出液嘴外壁位于容器凹边的内侧,其下端又有挡板导流至容器内,所以容器外壁无残留液,即不浪费,外壁又干净卫生;又由于容器上端大部分未封口即为敝口,出液口流量不受限制,所以倒液速度快;还有,由于挡板为向上拱形,容器内无残留液死角,所以倒液干净;另外,由于设有单手打开或压紧盖的装置,加之凹边和密封圈的设计,即使不慎打倒再扶起,其外壁也不会有残留液,而且,其操作简便、省力。其产品本身的造型就具有广告价值。附图说明图1为本装液体的容器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拿开盖和把的容器内结构俯视图。图中所示1、容器体;2、容器把;3、容器盖;4、出液嘴;5、挡板;6、凹边;7、卡条;8、密封圈;10、盖轴;11、压紧条;12、压条轴;13、撑力弹簧;14、拨杆;15、嘴尖;16、把凹形。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技术所进一步详细说明。如图1、图2所示,本装液体的容器包括容器体1,一般可采用塑料和不锈钢制作。本实施方式容器体1俯视为正方形,但实际应用中不受形状限制,也可为圆形、多边形、长方形等。容器体1上端的一侧有一个上凸且由边缘向中心集中即缩小的出液嘴4,出液嘴4的俯视形状最佳为喇叭口,其嘴尖15的最佳俯视形状为三角形,这样的形状更利于出液嘴4液体集中。出液嘴4的外沿底部有中间拱四周低的挡板5,挡板5与容器体1内壁及出液嘴4外壁密封以防液体从此两结合处泄漏,并向右倾斜,拱形挡板5的作用主要是将出液嘴4外壁残留的液体导入容器内即从右侧敝口导入和将容器内的液体倒干净以不留死角。容器体1上端周围有向容器中心延伸并下凹的边6,所述挡板5的上拱面低于或平行于凹边6,出液嘴4的外壁位于凹边6的内侧。本实施方式出液嘴左侧外壁为斜面,也可不设斜面。这些结构保证容器内液体不外流至容器体1的外壁。容器体1内上端除挡板5和出液嘴4外,其余部分即约占三分之二的部分均为敝口,以使进液出液速度更快。容器盖3的底部周围设有与凹边6的形状、尺寸相配的密封圈8,容器盖3中间内凹,盖中间为中空,其尺寸大小至少宽于、长于即大于出液嘴4的尺寸,其高度与出液嘴4高度相配,以使盖3盖合时出液嘴4不碍事。在容器盖3和容器把2上还设有能单手打开或压紧容器盖3的装置,本实施方式的具体结构为容器盖3通过轴10安装在容器体1上端的右侧并可绕轴旋转90度。换句话说,容器盖3的底端右侧与容器体1上端右侧用轴10活动连接在一起。轴10上设有一图中未示出的扭力弹簧,其作用是自动将盖3撑开90度。容器盖3的外侧设有纵断面形状为三角形、底面及靠紧盖外侧的面为直角、上面为斜面的压紧块11。容器把2的上部内侧形状为与压紧块11旋转弧形相配的凹形16。容器把2上部横向及纵向中间设有一能绕轴12左右转动的卡条7,卡条7的下端有一撑簧13使卡条7上端向容器体1方向抵紧。拨杆14纵穿把2抵至卡条7下端。当盖3被手放平关拢时,压紧块11沿凹形16向右上侧克服弹簧13阻力放平后,卡紧在卡条7上端止口上,按下拨杆14,则压紧块11脱离卡条7上端止口,盖3在扭力弹簧的作用力下打开盖3,倾斜容器体1可倒出液体,放平容器体1若出液嘴4外壁如流有液体,则顺挡板流入容器内。权利要求1.一种装液体的容器,包括容器体(1)、容器盖(3)和容器把(2),其特征在于容器体(1)的上端的一侧有一个上凸且由边缘向中心集中的出液嘴(4),出液嘴(4)的外沿底部有中间拱四周低的挡板(5),挡板(5)与容器体(1)内壁及出液嘴外壁密封并向右倾斜,容器体(1)上端内壁周围有向容器中心延伸并下凹的边(6),所述挡板的拱面低于或平行于凹边(6),出液嘴(4)的外壁位于凹边(6)的内侧,容器盖(3)的底部周围设有与凹边(6)相配的密封圈(8),容器盖(3)中间内凹,其高度与出液嘴(4)相配;容器盖(3)的底端右侧用轴(10)与容器体(1)上端右侧活动连接在一起,轴(10)上设有一扭力弹簧,容器盖(3)的外侧设有纵断面为三角形的压紧块(11),把(2)的上部内侧形状为与压紧块(11)旋转弧形相配的凹形(6),把(2)上部中间设有一轴(12),卡条(7)直立活动安装在轴(12)上,卡条(7)的下端左侧有一撑簧(13),拨杆(14)纵穿把(2)抵至卡条(7)下端。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液体的容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出液嘴(4)的俯视形状为喇叭口,其嘴尖(15)为三角形。专利摘要一种装液体的容器,包括容器体(1)、容器盖(3)和容器把(2),其特点是容器体(1)的上端的左侧有一个上凸且由边缘向中心集中的出液嘴(4),出液嘴(4)的外沿底部有中间拱四周低的挡板(5),挡板(5)与容器(1)内壁及出液嘴外壁密封并向右倾斜,容器体上端内壁周围有向容器中心延伸并下凹的边(6),所述挡板的拱面低于或平行于凹边(6),出液嘴(4)的外壁位于凹边(6)的内侧,容器盖(3)的底部周围设有与凹边(6)相配的密封圈(8),容器盖(3)中间内凹,其高度与出液嘴(4)相配;在容器盖(3)和容器把(2)上还设有能单手打开或压紧容器盖(3)的装置。该容器倒液集中,外壁无残留液体,倒液速度快,容器内无存液死角且能只手操作,其操作简便省力。文档编号B65D23/06GK2575015SQ0227687公开日2003年9月24日 申请日期2002年7月5日 优先权日2002年7月5日专利技术者邓孟翔 申请人:邓孟翔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邓孟翔
申请(专利权)人:邓孟翔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相关技术
    暂无相关专利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