旁路开关的触发器部分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2557640 阅读:76 留言:0更新日期:2015-12-21 03:1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旁路开关的触发器部分,包括缠线框、保持块、熔断丝和束缚丝;所述保持块装在所述缠线框上,所述束缚丝缠绕捆住所述保持块,束缚丝的一端固定于所述缠线框上,束缚丝的另一端与熔断丝相连接;所述束缚丝的另一端的末端弯成挂钩,束缚丝通过所述挂钩钩在所述熔断丝上实现与熔断丝相连接。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对触发器部分的结构改进,既能够简化结构,使产品的成本降低,又能够提高触发器部分释放的可靠性,同时,还能够减少装配工序。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旁路开关
,特别是涉及一种旁路开关的触发器部分
技术介绍
—种电池旁路开关应用于电池组,与单个电池并联后串联在电池组中,当某一电池发生故障后,其配接的电池旁路开关触发,将故障电池从电池组回路中切除,从而保证整个电池组的可靠性。这种旁路开关要求可靠性高、工作寿命年限长、重量轻、体积小、接触电阻低,使用类型为一次性使用。这种旁路开关主要分为触发部分和接触部分两部分,触发部分要求锁定时机构不能动作,解锁后迅速实现先通后断的切换功能,动作到位后能保持稳定状态,接触部分包括导电轴、触点环和三个引出端子,未触发时,导电轴接通第一、二引出端,触发后导电轴接通第一、三引出端,实现先通后断切换。考虑到该类型开关是一次性使用,开关需在为触发时能长期稳定地承受弹簧推力或压力,触发后能迅速解锁,使开关动作。中国专利申请(CN201110302701.1)公开了一种旁路开关的触发器部分,它是采用熔断丝与弹性带的配合来实现旁路开关的触发,该结构的触发器部分是在弹性带的尾端设置开槽,在弹性带的末端设有小轴,小轴的上下端分别焊接于该开槽的上下边缘,即小轴焊接在弹性带末端,以封闭该槽,熔断丝的一端与一根引出杆相连接,熔断丝的另一端则穿过弹性带的槽,绕过小轴与另一根引出杆相连接,且熔断丝的两端分别与两根引出杆焊接相固定。现有技术的这种旁路开关的触发器部分,其结构较为复杂,致使产品成本较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之不足,提供一种旁路开关的触发器部分,通过对触发器部分的结构改进,既能够简化结构,使产品的成本降低,又能够提高触发器部分释放的可靠性,同时,还能够减少装配工序。本技术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旁路开关的触发器部分,包括缠线框、保持块、熔断丝和束缚丝;所述保持块装在所述缠线框上,所述束缚丝缠绕捆住所述保持块,束缚丝的一端固定于所述缠线框上,束缚丝的另一端与熔断丝相连接;所述束缚丝的另一端的末端弯成挂钩,束缚丝通过所述挂钩钩在所述熔断丝上实现与熔断丝相连接。所述束缚丝的另一端的挂钩弯成圆圈状,弯折的末端设有能够让所述熔断丝通过的缺口。所述弯成圆圈为一圈。所述束缚丝的另一端,在接近末端的挂钩的位置处还设有弯折部以使该位置成拱形形状。所述熔断丝的两端分别通过压针与触发导线连接相固定。所述压针通过六边形压接方式分别与熔断丝、触发导线相固定。与现有技术相比较,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1、由于采用了将束缚丝中用来与熔断丝相连接的末端设计成挂钩,束缚丝通过所述挂钩钩在所述熔断丝上实现与熔断丝相连接,本技术的这种结构,大大简化了旁路开关的触发器部分的结构,使产品的成本得到降低,同时,还能够减少装配工序。2、由于采用了将束缚丝的另一端的挂钩弯成圆圈状,且弯折的末端设有能够让所述熔断丝通过的缺口,本技术的这种结构,既可保证勾住可靠性,又可保证脱钩不卡滞。3、由于采用了在束缚丝设有述挂钩的一端,在接近末端的挂钩的位置处还设有弯折部以使该位置成拱形形状,本技术的这种结构,能够有效提高旁路开关的触发器部分释放的可靠性。4、由于采用了将熔断丝的两端分别通过压针与触发导线连接相固定,本技术的这种结构,既提高了熔断丝与触发导线之间连接的牢靠性,又降低了产品装配的难度。5、由于采用了压针通过六边形压接方式分别与熔断丝、触发导线相固定,本技术的这种结构,能够提高压接面积和压接可靠,保证压接一致性及熔断丝电阻一致性。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说明;但本技术的一种旁路开关的触发器部分不局限于实施例。【附图说明】图1是使用本技术的芳路开关的构造不意图;图2是沿图1中A-A线的剖视图;图3是使用本技术的旁路开关的局部结构示意图;图4是本技术的构造示意图;图5是沿图4中B-B线的剖视图;图6是本技术的束缚丝的另一端的构造示意图;图7是本技术的压针与熔断丝、触发导线的连接示意图;图8是沿图7中C-C线的剖视图。【具体实施方式】实施例参见图1至图8所示,本技术的一种旁路开关的触发器部分,包括缠线框1、保持块2、熔断丝3和束缚丝4 ;所述保持块2装在所述缠线框I上,所述束缚丝4缠绕捆住所述保持块,束缚丝4的一端固定于所述缠线框I上,述束缚丝4的另一端的末端弯成挂钩41,束缚丝的另一端通过所述挂钩41钩在所述熔断丝3上实现与熔断丝3相连接。所述束缚丝的另一端的挂钩41弯成圆圈状,弯折的末端设有能够让所述熔断丝通过的缺口 411。所述弯成圆圈为一圈。所述束缚丝4的另一端,在接近末端的挂钩的位置处还设有弯折部42以使该位置成拱形形状。所述熔断丝3的两端分别通过压针51与触发导线52连接相固定。所述压针51通过六边形压接方式分别与熔断丝3、触发导线52相固定。压针是采用六边形模具一次性压接完成。该触发器部分还包括盖板53、压针座54和触发器座55等部件,缠线框I装在触发器座55上。该旁路开关还包括T2端子61、T2基座62、Tl端子63、Tl基座64、T3端子65、弹簧基座66、弹簧67、顶针68、导向件69、拉杆70、绝缘套71、导电轴72等部件。本技术的一种旁路开关的触发器部分,由于采用了将束缚丝4中用来与熔断丝相连接的末端设计成挂钩41,束缚丝4通过所述挂钩41钩在所述熔断丝3上实现与熔断丝相连接,本技术的这种结构,大大简化了旁路开关的触发器部分的结构,使产品的成本得到降低,同时,还能够减少装配工序;本技术将束缚丝4的另一端的挂钩41弯成圆圈状,且弯折的末端设有能够让所述熔断丝通过的缺口 411,本技术的这种结构,既可保证勾住可靠性,又可保证脱钩不卡滞。本技术的一种旁路开关的触发部分,由于采用了束缚丝捆绕保持块锁定动作机构,通过特定的捆绕半径和圈数有效控制保持块锁定压力和释放可靠的平衡,且有效减少熔断丝和束缚丝挂钩所受拉力,本技术的这种结果,能有效提高旁路开关触发器部分的可靠性。本技术的一种旁路开关的触发器部分,由于采用了在束缚丝4设有述挂钩的一端,在接近末端的挂钩41的位置处还设有弯折部42以使该位置成拱形形状,装配后拱形弧度将减小使挂钩对熔断丝形成定向预压力,当熔断丝熔断后束缚丝更有效脱钩和释放,本技术的这种结构,能够有效提高旁路开关的触发器部分释放的可靠性。本技术的一种旁路开关的触发器部分,由于采用了将熔断丝3的两端分别通过压针51与触发导线52连接相固定,压针采用六边形模具一次性压接法,使熔断丝与触发导线有效变形又不损伤熔断丝和导线,提高压接面积和压接可靠,确保压接一致性及熔断丝电阻一致性,本技术的这种结构,既提高了熔断丝3与触发导线52之间连接的牢靠性,又降低了产品装配的难度。上述只是本技术的较佳实施例,并非对本技术作任何形式上的限制。虽然本技术已以较佳实施例揭露如上,然而并非用以限定本技术。任何熟悉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技术技术方案范围的情况下,都可利用上述揭示的
技术实现思路
对本技术技术方案作出许多可能的变动和修饰,或修改为等同化的等效实施例。因此,凡是未脱离本技术技术方案的内容,依据本技术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做的任何简单修改、等同变化及修饰,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旁路开关的触发器部分,包括缠线框、保持块、熔断丝和束缚丝;所述保持块装在所述缠线框上,所述束缚丝缠绕捆住所述保持块,束缚丝的一端固定于所述缠线框上,束缚丝的另一端与熔断丝相连接;其特征在于:所述束缚丝的另一端的末端弯成挂钩,束缚丝通过所述挂钩钩在所述熔断丝上实现与熔断丝相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世忠刘振照鄢京林江煌马兴斌计晓强赵自和
申请(专利权)人:厦门宏发密封继电器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福建;3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