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虚拟现实和增强现实交互控制中的交互手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2555375 阅读:58 留言:0更新日期:2015-12-21 00:4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用于虚拟现实和增强现实交互控制中的交互手柄,其中,交互手柄包括:手持壳体;控制器,设置于所述手持壳体内部,用于控制交互手柄工作;与所述控制器连接的一个或多个发光单元,设置于所述手持壳体的表面,用于让识别设备追踪识别交互手柄的位置及动作;与所述控制器连接的多个控制键,设置所述手持壳体上对应于手指握持处,用于操作交互手柄以进行交互控制;连接件,与所述手持壳体连接,用于缠绕在用户手上从而将交互手柄固定在用户手心位置。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能够利用交互手柄进行交互和/或利用手势进行交互,且两种交互形式之间可以无缝切换,从而提高游戏的逼真度和沉浸度,进而提升了用户体验度。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虚拟现实(Virtual Reality, VR)和增强现实(AugmentedReality, AR)
,尤其涉及一种交互手柄,具体来说就是一种用于虚拟现实和增强现实交互控制中的交互手柄
技术介绍
虚拟现实(Virtual Reality)和增强现实(Augmented Reality)是近年来出现的高新技术,其原理是利用电脑模拟产生一个三维空间的虚拟世界,向使用者提供关于视觉、听觉、触觉等感官的模拟,让使用者如同身临其境一般,可以及时、没有限制地观察三维空间内的事物。而交互控制领域是虚拟现实和增强现实技术的重要应用方向之一,也为虚拟现实和增强现实技术的快速发展起了巨大的需求牵引作用。交互手柄作为交互控制不可或缺的硬件设备,为实现交互控制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撑,但现有交互手柄在游戏中必须是一直握在手中,如果双手有其他操作就必须放下交互手柄后才能进行,操作完毕之后再拿起交互手柄继续游戏,如此一来,不仅增加了游戏实现复杂度,而且不能给使用者带来流畅的使用体验,让使用者不能很好得融入到游戏场景中。因此,如何对交互手柄进行改进,让交互控制保持实时性和交互性的同时,使用户在游戏中流畅地使用手柄,是本领域技术人员亟待解决的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用于虚拟现实和增强现实交互控制中的交互手柄,通过将交互手柄固定于用户手心中,解决了现有技术中用户不能在交互控制中流畅地使用手柄,导致用户体验度差的问题。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提供一种用于虚拟现实和增强现实交互控制中的交互手柄,包括:手持壳体;控制器,设置于所述手持壳体内部,用于控制交互手柄工作;与所述控制器连接的一个或多个发光单元,设置于所述手持壳体的表面,用于让识别设备追踪识别交互手柄的位置及动作;与所述控制器连接的多个控制键,设置所述手持壳体上对应于手指握持部位,用于操作交互手柄以进行交互控制;连接件,与所述手持壳体连接,用于穿过拇指和食指之间的虎口部位缠绕手心手背从而将交互手柄固定在用户手心位置。由以上本技术【具体实施方式】提供的技术方案可知,用于虚拟现实和增强现实交互控制中的交互手柄至少具有以下优点或特点:能够利用交互手柄进行交互和/或利用手势进行交互,且两种交互形式之间能够无缝切换;可以让用户在游戏中流畅地使用手柄,给用户带来流畅的使用体验,使用户很好地融入到游戏场景中,从而提高了用户的体验度。应了解的是,上述一般描述及以下【具体实施方式】仅为示例性及阐释性的,其并不能限制本技术所欲主张的范围。【附图说明】下面的所附附图是本技术的说明书的一部分,其绘示了本技术的示例实施例,所附附图与说明书的描述一起用来说明本技术的原理。图1为本技术具体实例提供的一种用于虚拟现实和增强现实交互控制中的交互手柄的实施方式一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具体实例提供的一种用于虚拟现实和增强现实交互控制中的交互手柄的实施方式二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具体实例提供的交互手柄的连接件与手持壳体活动连接的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具体实例提供的交互手柄的连接件与手持壳体活动连接时将连接件戴于用户手上的状态图;图5为本技术具体实例提供的交互手柄的连接件与手持壳体固定连接的示意图;图6为本技术具体实例提供的一种用于虚拟现实和增强现实交互控制中的交互手柄的实施方式三的结构示意图;图7为本技术具体实例提供的一种用于虚拟现实和增强现实交互控制中的交互手柄的实施方式四的结构示意图;图8为本技术具体实例提供的一种用于虚拟现实和增强现实交互控制中的交互手柄的实施方式五的结构示意图;图9为本技术具体实例提供的一种用于虚拟现实和增强现实交互控制中的交互手柄的实施方式六的结构示意图;图10为本技术具体实例提供的一种用于虚拟现实和增强现实交互控制中的交互手柄的实施方式七的结构示意图;图11为本技术具体实例提供的一种用于虚拟现实和增强现实交互控制中的交互手柄的实施方式八的结构示意图;图12为本技术具体实例提供的一种用于虚拟现实和增强现实交互控制中的交互手柄的实际应用方式一的结构示意图;图13为本技术具体实例提供的一种用于虚拟现实和增强现实交互控制中的交互手柄的实际应用方式二的结构示意图;图14为本技术具体实例提供的一种用于虚拟现实和增强现实交互控制中的交互手柄的结构框图。符号说明:10手持冗体20发光单兀30控制键40连接件50传感器60刺激件70发音器80九轴传感器90控制器100电池单元110无线通信单元120触摸控制区【具体实施方式】为使本技术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下面将以附图及详细叙述清楚说明本技术所揭示内容的精神,任何所属
技术人员在了解本
技术实现思路
的实施例后,当可由本
技术实现思路
所教示的技术,加以改变及修饰,其并不脱离本
技术实现思路
的精神与范围。本技术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技术,但并不作为对本技术的限定。另外,在附图及实施方式中所使用相同或类似标号的元件/构件是用来代表相同或类似部分。关于本文中所使用的“第一”、“第二”、…等,并非特别指称次序或顺位的意思,也非用以限定本技术,其仅为了区别以相同技术用语描述的元件或操作。关于本文中所使用的方向用语,例如:上、下、左、右、前或后等,仅是参考附图的方向。因此,使用的方向用语是用来说明并非用来限制本创作。关于本文中所使用的“包含”、“包括”、“具有”、“含有”等等,均为开放性的用语,SP意指包含但不限于。关于本文中所使用的“及/或”,包括所述事物的任一或全部组合。关于本文中所使用的用语“大致”、“约”等,用以修饰任何可以微变化的数量或误差,但这些微变化或误差并不会改变其本质。一般而言,此类用语所修饰的微变化或误差的范围在部分实施例中可为20 %,在部分实施例中可为10 %,在部分实施例中可为5 %或是其他数值。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了解,前述提及的数值可依实际需求而调整,并不以此为限。某些用以描述本申请的用词将于下或在此说明书的别处讨论,以提供本领域技术人员在有关本申请的描述上额外的引导。图1为本技术具体实例提供的一种用于虚拟现实和增强现实交互控制中的交互手柄的实施方式一的结构示意图,如图1所示,所述用于虚拟现实和增强现实交互控制中的交互手柄包括:手持壳体10、控制器90、与所述控制器90连接的一个或多个发光单元20、与所述控制器90连接的多个控制键30、连接件40 ;其中,控制器90设置于所述手持壳体10内部,控制器90用于控制交互手柄工作;发光单元20设置于所述手持壳体10的表面,发光单元20用于让识别设备追踪识别交互手柄的位置及动作;控制键30设置所述手持壳体10上对应于手指握持部位,控制键30用于操作交互手柄以进行交互控制;连接件40与所述手持壳体10连接,连接件40用于穿过拇指和食指之间的虎口部位缠绕手心手背从而将交互手柄固定在用户手心位置,在本技术的具体实施例中,连接件40可以整体发光,或者具有发光单元,连接件40可以与手持壳体10固定连接,也可以与手持壳体10活动连接,如果活动连接,连接件40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用于虚拟现实和增强现实交互控制中的交互手柄,其特征在于,所述用于虚拟现实和增强现实交互控制中的交互手柄包括:手持壳体(10);控制器(90),设置于所述手持壳体(10)内部,用于控制交互手柄工作;与所述控制器(90)连接的一个或多个发光单元(20),设置于所述手持壳体(10)的表面,用于让识别设备追踪识别交互手柄的位置及动作;与所述控制器(90)连接的多个控制键(30),设置所述手持壳体(10)上对应于手指握持部位,用于操作交互手柄以进行交互控制;以及连接件(40),与所述手持壳体(10)连接,用于缠绕在用户手上从而将交互手柄固定在用户手心位置。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俊峰戴岩姬正桥黄思宇
申请(专利权)人:众景视界北京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