稀油计量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2551405 阅读:68 留言:0更新日期:2015-12-19 20:2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油井来液计量装置技术领域,是一种稀油计量装置,其包括平衡计量罐、气液分离装置和上三通阀,气液分离装置固定安装在平衡计量罐的上部,气液分离装置与平衡计量罐相通,在气液分离装置上固定安装有进液管,在平衡计量罐的下部固定安装有出液管,在出液管上固定安装有液体流量计,在平衡计量罐的顶部与上三通阀之间固定安装有上出气管,在平衡计量罐的上部与上三通阀之间固定安装有下出气管。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结构合理而紧凑,使用方便,占地面积小,其兼具气液分离和气液计量的功能,提高了油液的计量精度,为油井产量的跟踪提供实时数据,并且能够满足产量高和产量低的油液的计量工作,另外,能够获知油液的含水量。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油井来液计量装置
,是一种稀油计量装置
技术介绍
计量系统是广泛用于油井计量站的装置,在对油井来液进行计量时,为了提高气相和液相的计量精度,将油井来液进行气液分离后再进行油井来液的计量,现有气液分离的分离方式主要是采用重力沉降式分离,此种分离方式具有投资高、占地面积大和分离费时的特点,由此导致对油井产量跟踪延迟和浪费大量的资源。另外,现有的计量装置采用体积式计量方式或质量计量方式进行计量,在采用体积式计量方式计量高产井时,会造成冲罐现象,使高产井无法计量,而且占地面积较大,同时,计量精度会随着压力的改变而改变,所以,该方式只适用于产量不高的状况;在采用质量计量方式计量产量低的油液时,存在计量精度低的问题。并且,油井来液的分离设备与计量设备分别为独立的设备,因此占地面积较大,另外,以上两种计量方式均无法得到油液(油井来液)内的水含量。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提供了一种稀油计量装置,克服了上述现有技术之不足,其能有效解决现有油井来液计量装置在实际使用过程中存在的分离设备与计量设备的占地面积大和计量精度不高的问题。本技术的技术方案是通过以下措施来实现的:一种稀油计量装置,包括平衡计量罐、气液分离装置和上三通阀,气液分离装置固定安装在平衡计量罐的上部,气液分离装置与平衡计量罐相通,在气液分离装置上固定安装有进液管,在平衡计量罐的下部固定安装有出液管,在出液管上固定安装有液体流量计,在平衡计量罐的顶部与上三通阀之间固定安装有上出气管,在平衡计量罐的上部与上三通阀之间固定安装有下出气管,在上三通阀与出液管之间固定安装有总出气管,在总出气管上固定安装有气体流量计,在进液管和出液管上均固定安装有开关阀。下面是对上述技术技术方案的进一步优化或/和改进:上述平衡计量罐内固定安装有浮球阀,浮球阀的浮球位于平衡计量罐内,浮球阀与下出气管固定安装在一起;或/和,在平衡计量罐I上固定安装有液位计,在液体流量计与出液管的出口之间的出液管上通过下三通阀并联有增压管,在增压管上固定安装有增压栗O上述液位计为磁翻柱液位计。上述气液分离装置包括分离罐体,在分离罐体的左部有左进口,进液管与左进口固定安装在一起,在分离罐体的右部有位于平衡计量罐内的右出口,在左进口固定安装有位于分离罐体内的分离管,分离管包括一级管体、二极管体和三极管体,一级管体、二极管体和三极管体自左而右依序固定安装在一起并相通,一级管体的左端固定安装在左进口上,在一级管体与二极管体之间固定安装有一级破气栅,在二极管体与三极管体之间固定安装有二级破气栅,在三极管体的右端固定安装有三级破气栅,在一级破气栅、二级破气栅和三级破气栅上均分布有通孔。上述气体流量计为涡街流量计或转子流量计或质量流量计;或/和,液体流量计为质量流量计。上述上出气管上固定安装有泄压管,在泄压管上固定安装有安全阀,在平衡计量罐的底部固定安装有与泄压管相通的排污管,在排污管上固定安装有开关阀;或/和,在出液管与进液管之间固定安装有旁通管,在旁通管上固定安装有开关阀,在旁通管与气体流量计之间的出液管上固定安装有截止阀,在进液管和出液管上均固定安装有压力表和温度表。本技术结构合理而紧凑,使用方便,占地面积小,其兼具气液分离和气液计量的功能,提高了油液的计量精度,为油井产量的跟踪提供实时数据,并且能够满足产量高和产量低的油液的计量工作,另外,能够获知油液的含水量。【附图说明】附图1为本技术最佳实施例的主视结构示意图。附图2为附图1中A处的放大结构示意图。附图中的编码分别为:1为平衡计量罐,2为气液分离装置,3为上三通阀,4为进液管,5为出液管,6为液体流量计,7为上出气管,8为下出气管,9为总出气管,10为气体流量计,11为开关阀,12为浮球阀,13为浮球,14为液位计,15为下三通阀,16为增压管,17为增压栗,18为分离罐体,19为右出口,20为一级破气栅,21为二级破气栅,22为三级破气栅,23为泄压管,24为安全阀,25为排污管,26为旁通管,27为截止阀,28为分离管。【具体实施方式】本技术不受下述实施例的限制,可根据本技术的技术方案与实际情况来确定具体的实施方式。在本技术中,为了便于描述,各部件的相对位置关系的描述均是根据说明书附图1的布图方式来进行描述的,如:前、后、上、下、左、右等的位置关系是依据说明书附图1的布图方向来确定的。下面结合实施例及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描述:如附图1、2所示,该稀油计量装置包括平衡计量罐1、气液分离装置2和上三通阀3,气液分离装置2固定安装在平衡计量罐I的上部,气液分离装置2与平衡计量罐I相通,在气液分离装置2上固定安装有进液管4,在平衡计量罐I的下部固定安装有出液管5,在出液管5上固定安装有液体流量计6,在平衡计量罐I的顶部与上三通阀3之间固定安装有上出气管7,在平衡计量罐I的上部与上三通阀3之间固定安装有下出气管8,在上三通阀3与出液管5之间固定安装有总出气管9,在总出气管9上固定安装有气体流量计10,在进液管4和出液管5上均固定安装有开关阀11。油井来液通过进液管4进入气液分离装置2内进行气液分离后得到气体和液体,气体和液体进入平衡计量罐I内,进入平衡计量罐I内的气体集中在平衡计量罐I内的上部,进入平衡计量罐I内的液体汇集在平衡计量罐I的下部,平衡计量罐I内的气体通过上出气管7或下出气管8进入总出气管9,进入总出气管9的气体通过气体流量计10进行计量,接着经过计量后的气体进入出液管5,平衡计量罐I内的液体进入出液管5内,进入出液管5的液体通过液体流量计6进行计量,经过计量后的液体与进入出液管5的气体汇合后一起排出出液管5,完成油井来液的计量作业。气液分离装置2固定安装在平衡计量罐I的上部的设置能够减小本技术的占地面积,气液分离装置2能够将油液中的气体与液体快速分离,经过气液分离装置2分离后的气体和液体立即进入平衡计量罐I进行后续的计量操作,由此,提高了计量的精度,为油井产量的跟踪提供实时数据。可根据实际需要,对上述稀油计量装置作进一步优化或/和改进:如附图1、2所示,在平衡计量罐I内固定安装有浮球阀12,浮球阀12的浮球13位于平衡计量罐I内,浮球阀12与下出气管8固定安装在一起;或/和,在平衡计量罐I上固定安装有液位计14,在液体流量计6与出液管5的出口之间的出液管5上通过下三通阀15并联有增压管16,在增压管16上固定安装有增压栗17。当油井来液的来液量较多(产量高)时,控制上三通阀3的开度,使上三通阀3的左部出口与上三通阀3的下部出口相通,浮球阀12与下出气管8处于相通的状态,即总出气管9与下出气管8处于相通的状态,总出气管9与上出气管7处于不相通的状态,平衡计量罐I内的气体依序通过浮球阀12和下出气管8进入总出气管9进行气体的计量,随着平衡计量罐I内的液位不断上升,浮球阀12的浮球13也随着液位的上升而上升,当平衡计量罐I内的液位上升至一定高度时,浮球阀12关闭,使平衡计量罐I内气体不能进入下出气管8内,同时,随着进入平衡计量罐I内的气体和液体的增多,平衡计量罐I内的压力增大,平衡计量罐I内的液体在压力作用下被压入出液管5进行液体的计量,随着平衡计量罐I内的液体的排出,平衡计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稀油计量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平衡计量罐、气液分离装置和上三通阀,气液分离装置固定安装在平衡计量罐的上部,气液分离装置与平衡计量罐相通,在气液分离装置上固定安装有进液管,在平衡计量罐的下部固定安装有出液管,在出液管上固定安装有液体流量计,在平衡计量罐的顶部与上三通阀之间固定安装有上出气管,在平衡计量罐的上部与上三通阀之间固定安装有下出气管,在上三通阀与出液管之间固定安装有总出气管,在总出气管上固定安装有气体流量计,在进液管和出液管上均固定安装有开关阀。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胡艳亮刘杨李正华
申请(专利权)人:新疆熙泰石油装备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新疆;6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