节水水龙头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2551301 阅读:116 留言:0更新日期:2015-12-19 20:20
一种节水水龙头,包括阀体、阀盖,所述阀体、阀盖之间通过螺栓连接,所述阀体与阀盖之间由上到下依次设有手柄、压板、压套、填料,所述阀体与阀盖之间还设有阀杆,所述阀杆贯穿所述压板、压套、填料,所述阀杆的顶端与所述手柄连接,所述阀杆的底端连接有阀球,所述阀球位于所述阀体、阀盖中部形成的输水腔内,所述阀盖的前端设有节水盖,所述节水盖通过导流球连接,所述导流球包括出水口、截流口。其有益效果是:在球阀上增加延迟性设计,保障阀门启闭后一端时间才有水流反应,避免水源浪费。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阀门领域,特别是一种节水阀门。
技术介绍
球阀启闭方便,结构简单,日常生活中所使用的阀门大多都是球阀,现有球阀启闭方式直接,而且即时性非常强,只要开启就会立即出水,而关闭后又会立即停水。但这样的结构设计并不符合我们日常的生活需要,因为我们对阀门的开启和使用具有一定的延迟性,比如洗手时,启闭阀门需要手来完成,就造成了有一部分水会被浪费掉,每次启闭阀门都会因为延迟而造成水源浪费,但对于现有结构设计来说,这种缺陷不可避免,我们必需要先开启阀门才能使用,且必需在使用完后才能关闭阀门。现有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手段为限时启闭的阀门,分为机械性和传感型,但这种阀门启闭时间固定,输水量固定,使用不灵活,同时造价高,安装和维修不便,不适合家庭使用。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为了解决上述问题,设计了一种节水水龙头。具体设计方案为:一种节水水龙头,包括阀体、阀盖,所述阀体、阀盖之间通过螺栓连接,所述阀体与阀盖之间由上到下依次设有手柄、压板、压套、填料,所述阀体与阀盖之间还设有阀杆,所述阀杆贯穿所述压板、压套、填料,所述阀杆的顶端与所述手柄连接,所述阀杆的底端连接有阀球,所述阀球位于所述阀体、阀盖中部形成的输水腔内,所述阀盖的前端设有节水盖,所述节水盖通过导流球连接,所述导流球包括出水口、截流口。所述阀杆通过六角内螺栓与所述手柄连接,所述阀杆的底端与所述阀球插嵌连接。所述导流球与所述阀盖焊接连接,所述节水盖套于所述导流球外,所述节水盖与所述导流球转动连接。所述出水口位于所述截流口的上方,所述出水口为筒状结构,所述出水口与所述输水腔连通,所述出水口筒状结构的内径小于所述输水腔的内径。所述出水口向上倾斜,所述截流口向下倾斜。所述阀球位于所述输水腔内,所述阀球通过阀座与所述阀盖、阀体连接,所述阀座与所述阀球的连接处设有密闭组件。所述截流口为圆锥结构,所述截流口与所述输水腔连通,所述截流口入水端的直径小于所述输水腔的直径,所述截流口出水端的直径小于所述截流口入水端的直径。通过本技术的上述技术方案得到的节水水龙头,其有益效果是:在球阀上增加延迟性设计,保障阀门启闭后一端时间才有水流反应,避免水源浪费。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所述节能球阀的结构示意图;图中,1、阀体;2、阀盖;3、手柄;4、压板;5、压套;6、填料;7、阀杆;8、阀球;9、输水腔;10、节水盖;11、导流球;12、出水口;13、截流口;14、阀座。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进行具体描述。图1是本技术所述节能球阀的结构示意图,如图1所示,一种节水水龙头,包括阀体1、阀盖2,所述阀体1、阀盖2之间通过螺栓连接,所述阀体1与阀盖2之间由上到下依次设有手柄3、压板4、压套5、填料6,所述阀体1与阀盖2之间还设有阀杆7,所述阀杆7贯穿所述压板4、压套5、填料6,所述阀杆7的顶端与所述手柄3连接,所述阀杆7的底端连接有阀球8,所述阀球8位于所述阀体1、阀盖2中部形成的输水腔9内,所述阀盖2的前端设有节水盖10,所述节水盖10通过导流球11连接,所述导流球11包括出水口12、截流口13。所述阀杆7通过六角内螺栓与所述手柄3连接,所述阀杆7的底端与所述阀球8插嵌连接。所述导流球11与所述阀盖2焊接连接,所述节水盖10套于所述导流球11外,所述节水盖10与所述导流球11转动连接。所述出水口12位于所述截流口13的上方,所述出水口12为筒状结构,所述出水口12与所述输水腔9连通,所述出水口12筒状结构的内径小于所述输水腔9的内径。所述出水口12向上倾斜,所述截流口13向下倾斜。所述阀球8位于所述输水腔9内,所述阀球8通过阀座14与所述阀盖2、阀体1连接,所述阀座14与所述阀球8的连接处设有密闭组件。所述截流口13为圆锥结构,所述截流口13与所述输水腔9连通,所述截流口13入水端的直径小于所述输水腔9的直径,所述截流口13出水端的直径小于所述截流口13入水端的直径。开启前,旋转所述节水盖10,将其向上翻转,使所述节水盖10的管路与所述出水口12连通,然后通过手柄3旋转使阀球8旋转开启阀门,由于所述节水盖10增加了水流整体内部结构的体积,而且所述出水口12向上倾斜,所以水路会比普通阀门长,出水也会比普通阀门慢,达到延迟放水的目的。使用接近完毕时,就可以通过手柄3关闭阀门了,然后将所述节水盖10向下转动使所述截流口13与输水腔9连通,在关闭阀门后,仍有阀盖2、节水盖10、出水口12内残留的水从截流口13流出,继续使用,而且当水流尽后会自动断水,不需再次操作手柄3。使用时可以在多次尝试后掌握残留水量,方便使用。如对延迟性要求较高,可以在节水盖10的上端安装储水仓,其原理不变,只是增加出水前积攒的水量,以及关闭阀门后剩余的水量。上述技术方案仅体现了本技术技术方案的优选技术方案,本
的技术人员对其中某些部分所可能做出的一些变动均体现了本技术的原理,属于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节水水龙头,包括阀体(1)、阀盖(2),所述阀体(1)、阀盖(2)之间通过螺栓连接,所述阀体(1)与阀盖(2)之间由上到下依次设有手柄(3)、压板(4)、压套(5)、填料(6),所述阀体(1)与阀盖(2)之间还设有阀杆(7),所述阀杆(7)贯穿所述压板(4)、压套(5)、填料(6),所述阀杆(7)的顶端与所述手柄(3)连接,所述阀杆(7)的底端连接有阀球(8),所述阀球(8)位于所述阀体(1)、阀盖(2)中部形成的输水腔(9)内,其特征在于,所述阀盖(2)的前端设有节水盖(10),所述节水盖(10)通过导流球(11)连接,所述导流球(11)包括出水口(12)、截流口(13)。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节水水龙头,包括阀体(1)、阀盖(2),所述阀体(1)、
阀盖(2)之间通过螺栓连接,所述阀体(1)与阀盖(2)之间由上到
下依次设有手柄(3)、压板(4)、压套(5)、填料(6),所述阀
体(1)与阀盖(2)之间还设有阀杆(7),所述阀杆(7)贯穿所述
压板(4)、压套(5)、填料(6),所述阀杆(7)的顶端与所述手
柄(3)连接,所述阀杆(7)的底端连接有阀球(8),所述阀球(8)
位于所述阀体(1)、阀盖(2)中部形成的输水腔(9)内,其特征在
于,所述阀盖(2)的前端设有节水盖(10),所述节水盖(10)通过
导流球(11)连接,所述导流球(11)包括出水口(12)、截流口(13)。
2.根据权利要求1中所述的节水水龙头,其特征在于,所述阀杆
(7)通过六角内螺栓与所述手柄(3)连接,所述阀杆(7)的底端与
所述阀球(8)插嵌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中所述的节水水龙头,其特征在于,所述导流
球(11)与所述阀盖(2)焊接连接,所述节水盖(10)套于所述导流
球(...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闫丽云闫紫淇
申请(专利权)人:天津台塑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天津;1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