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自动平面抛光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2549745 阅读:53 留言:0更新日期:2015-12-19 18:3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新型自动平面抛光机,其包括机架、驱动装置、主轴支臂、过渡传动轴和抛光组件,所述驱动装置设置在所述机架的顶部,所述过渡传动轴设置在驱动装置的下方位置,抛光组件通过主轴支臂活动设置在过渡传动轴上;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结构设计巧妙、合理,通过过渡传动轴进行传动,实现在调整抛光轮作上、下给位或补偿时杜绝皮带出现时松时紧的现象,大大提升传动的稳定性,消除传统机器因皮带时松时紧而导致高速抖动所产生的噪音以及所带来的振动波纹,提高抛光质量;另外整体结构简洁、紧凑,易于实现,可以对各种金属,五金,家具,五金塑料等行业的大部分产品的表面进行打磨,抛光等处理,用途广泛,利于广泛推广应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抛光机
,具体涉及一种新型自动平面抛光机
技术介绍
自动平面抛光机是在抛光行业里面应用最为广泛的自动抛光机构。平面抛光机是指将平面工件进行超精密加工,祛除工件表面的划痕,斑点,塌边现象,使工件表面光亮,平滑,成镜面效果甚至达到某一精确的粗糙度值的机器。现有的自动平面抛光机虽然能大致满足使用要求,但设计都不算巧妙,参见图1,其的主轴传动是通过机身I背面主电机2直接带动可上、下升降的抛光主轴3而使抛光轮4高速旋转,对工件进行抛光工作由于抛光主轴3在工作过程中需要上、下给位和抛光轮4损耗做上、下补偿动作,而使传动带时松时紧造成高速抖动,因此造成整机在工作过程中的振动噪声过大。使工件表面产生部分振动波纹,难以保证抛光质量,同时也使传动带更换周期短,影响设备的使用寿命。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上述不足,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结构设计巧妙、合理,在抛光轮作上、下给位或补偿工序时,避免影响到传动带松紧度,提升工作稳定性,抛光质量好的新型自动平面抛光机。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所提供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新型自动平面抛光机,其包括机架、驱动装置、主轴支臂、过渡传动轴和抛光组件,所述驱动装置设置在所述机架的顶部,所述过渡传动轴对应驱动装置的下方位置设置在机架上,且通过传动部件与该驱动装置相连接,所述主轴支臂的一端活动设置在过渡传动轴上,且能以该过渡传动轴为轴心摆动,所述抛光组件设置在该主轴支臂的另一端,且通过传动部件与所述过渡传动轴相连接。作为本技术的一种改进,所述驱动装置为电机,该电机的转轴上设有主动皮带轮。所述过渡传动轴通过轴承水平设置机架上,该过渡传动轴对应所述主动皮带轮的位置上设有传动皮带轮,该传动皮带轮的一侧设有能与其同步联动的联动皮带轮。所述抛光组件包括主轴和设置在该主轴上的抛光轮,该主轴通过轴承设置在主轴支臂的另一端,该主轴对应联动皮带轮的位置上设有从动皮带轮。本技术的有益效果为:本技术结构设计巧妙、合理,通过过渡传动轴进行传动,抛光轮通过主轴支臂的摆动作升降动作实现上、下给位或补偿目的时,均是以过渡传动轴为轴心转动的,即抛光轮与过渡传动轴之间的距离是不变的,因此不存在影响到皮带的松紧度问题,大大提升工作稳定性,消除传统机器因皮带时松时紧而导致高速抖动所产生的噪音以及所带来的振动波纹,提高抛光质量;另外整体结构简洁、紧凑,易于实现,可以对各种金属,五金,家具,五金塑料等行业的大部分产品的表面进行打磨,抛光等处理,用途广泛,利于广泛推广应用。下面结合附图与实施例,对本技术进一步说明。【附图说明】图1是传统自动平面抛光机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的立体结构示意图一。图3是本技术的立体结构示意图二。【具体实施方式】实施例,参见图2和图3,本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新型自动平面抛光机,其包括机架1、驱动装置2、主轴支臂3、过渡传动轴4和抛光组件5,所述驱动装置2设置在所述机架I的顶部,所述过渡传动轴4对应驱动装置2的下方位置设置在机架I上,且通过传动部件5与该驱动装置2相连接,所述主轴支臂3的一端活动设置在过渡传动轴4上,且能以该过渡传动轴4为轴心摆动,所述抛光组件5设置在该主轴支臂3的另一端,且通过传动部件5与所述过渡传动轴4相连接。具体的,所述驱动装置2为电机21,该电机21的转轴上设有主动皮带轮22。所述过渡传动轴4通过轴承水平设置机架I上,该过渡传动轴4对应所述主动皮带轮22的位置上设有传动皮带轮41,该传动皮带轮41的一侧设有能与其同步联动的联动皮带轮42。所述抛光组件5包括主轴51和设置在该主轴51上的抛光轮52,该主轴51通过轴承设置在主轴支臂3的另一端,该主轴51对应联动皮带轮42的位置上设有从动皮带轮53ο本实施例中,所述传动部件5为皮带。主动皮带轮22通过皮带与传动皮带轮41相连接。联动皮带轮42通过皮带与从动皮带轮53相连接。由于传动皮带轮41和联动皮带轮42是同轴设置,并是固定在过渡传动轴4上,能实现过渡传动的目的。工作时,电机21带动主动皮带轮22转动,通过皮带驱动传动皮带轮41转动,该传动皮带轮41通过过渡传动轴4带动联动皮带轮42转动,而该联动皮带轮42通过皮带驱动从动皮带轮53转动,实现带动抛光轮52作旋转动作,最终实现抛光的目的。在抛光过程中,可以通过升降调节机构6或伸缩气缸7来驱动主轴支臂3摆动,以使抛光轮52作升降动作,相应实现上、下给位或补偿目,工作稳定性好,抛光效果佳,易于实现,可以对各种金属,五金,家具,五金塑料等行业的大部分产品的表面进行打磨,抛光等处理,用途广泛。根据上述说明书的揭示和教导,本技术所属领域的技术人员还可以对上述实施方式进行变更和修改。因此,本技术并不局限于上面揭示和描述的【具体实施方式】,对本技术的一些修改和变更也应当落入本技术的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内。此外,尽管本说明书中使用了一些特定的术语,但这些术语只是为了方便说明,并不对本技术构成任何限制。如本技术上述实施例所述,采用与其相同或相似的结构而得到的其它机械,均在本技术保护范围内。【主权项】1.一种新型自动平面抛光机,其特征在于,其包括机架、驱动装置、主轴支臂、过渡传动轴和抛光组件,所述驱动装置设置在所述机架的顶部,所述过渡传动轴对应驱动装置的下方位置设置在机架上,且通过传动部件与该驱动装置相连接,所述主轴支臂的一端活动设置在过渡传动轴上,且能以该过渡传动轴为轴心摆动,所述抛光组件设置在该主轴支臂的另一端,且通过传动部件与所述过渡传动轴相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自动平面抛光机,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装置为电机,该电机的转轴上设有主动皮带轮。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新型自动平面抛光机,其特征在于:所述过渡传动轴通过轴承水平设置机架上,该过渡传动轴对应所述主动皮带轮的位置上设有传动皮带轮,该传动皮带轮的一侧设有能与其同步联动的联动皮带轮。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新型自动平面抛光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抛光组件包括主轴和设置在该主轴上的抛光轮,该主轴通过轴承设置在主轴支臂的另一端,该主轴对应联动皮带轮的位置上设有从动皮带轮。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新型自动平面抛光机,其特征在于:所述传动部件为皮带。【专利摘要】本技术公开了一种新型自动平面抛光机,其包括机架、驱动装置、主轴支臂、过渡传动轴和抛光组件,所述驱动装置设置在所述机架的顶部,所述过渡传动轴设置在驱动装置的下方位置,抛光组件通过主轴支臂活动设置在过渡传动轴上;本技术结构设计巧妙、合理,通过过渡传动轴进行传动,实现在调整抛光轮作上、下给位或补偿时杜绝皮带出现时松时紧的现象,大大提升传动的稳定性,消除传统机器因皮带时松时紧而导致高速抖动所产生的噪音以及所带来的振动波纹,提高抛光质量;另外整体结构简洁、紧凑,易于实现,可以对各种金属,五金,家具,五金塑料等行业的大部分产品的表面进行打磨,抛光等处理,用途广泛,利于广泛推广应用。【IPC分类】B24B47/16, B24B29/02【公开号】CN204868481【申请号】CN201520242256【专利技术人】汪传海 【申请人】东莞市精益研磨材料有限公司【公开日】2015年12月16日【申请日】2015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新型自动平面抛光机,其特征在于,其包括机架、驱动装置、主轴支臂、过渡传动轴和抛光组件,所述驱动装置设置在所述机架的顶部,所述过渡传动轴对应驱动装置的下方位置设置在机架上,且通过传动部件与该驱动装置相连接,所述主轴支臂的一端活动设置在过渡传动轴上,且能以该过渡传动轴为轴心摆动,所述抛光组件设置在该主轴支臂的另一端,且通过传动部件与所述过渡传动轴相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汪传海
申请(专利权)人:东莞市精益研磨材料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