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气调节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12537389 阅读:97 留言:0更新日期:2015-12-18 16:0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空气调节系统,其包括温度传感器、压缩机、冷凝器、蒸发器、膨胀阀、流量调节阀和再热器;压缩机、冷凝器、膨胀阀和蒸发器顺序连接形成第一循环回路,再热器与流量调节阀串联后再与压缩机和蒸发器并联,压缩机、再热器、流量调节阀和蒸发器顺序连接形成第二循环回路;蒸发器和再热器设于向需调温区域输送空气的管路内;温度传感器用于检测需调温区域的温度,流量调节阀基于温度传感器所检测到的温度信号来调节其流量。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使用再热器来代替电加热器,对蒸发器冷却过度的空气进行加热调温,节省了能源。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空气调节系统,特别是涉及一种能够将蒸发器制冷过度的空气进行加热并调温的空气调节系统。
技术介绍
冷冻机是通过压缩机改变冷媒的压力变化来达到低温制冷的目的。在冷冻机工作过程中,由于蒸发器以100%的转化能力运转,因此会出现制冷过度的现象,造成空气温度过低,传统的冷冻机是通过电加热器来对制冷过度的空气进行调温。传统采用电加热器对制冷过度的空气进行调温的方式需要消耗的电气功率必须为:冷冻机的功率必须为0.75kW,鼓风机的功率0.3kW,而且电加热器的功率必须为4kW,由此造成了能源浪费。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现有采用电加热器对制冷过度的空气进行调温所造成的能源浪费。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一种空气调节系统,其包括温度传感器、压缩机、冷凝器、蒸发器、膨胀阀、流量调节阀和再热器;所述压缩机、冷凝器、膨胀阀和蒸发器顺序连接形成第一循环回路,所述再热器与流量调节阀串联后再与所述压缩机和蒸发器并联,所述压缩机、再热器、流量调节阀和蒸发器顺序连接形成第二循环回路;所述蒸发器和再热器设于向需调温区域输送空气的管路内;所述温度传感器用于检测需调温区域的温度,所述流量调节阀基于所述温度传感器所检测到的温度信号来调节其流量。作为优选方案,所述再热器设于所述蒸发器的空气下游侧。作为优选方案,还包括湿度调节装置,所述湿度调节装置设于所述再热器的空气下游侧,用于对空气进行湿度调节。作为优选方案,在空气流通方向上,所述再热器设于所述蒸发器的空气上游侧。作为优选方案,所述流量调节阀为线性调节阀。作为优选方案,所述蒸发器和再热器连接为一体。作为优选方案,所述蒸发器和再热器隔开间隙地设置。本技术所提供的一种空气调节系统,通过使用再热器来代替电加热器,对蒸发器冷却过度的空气进行加热调温,由此能够节省能源。由于本实施例的空气调节系统在冷冻循环中不需要使用电加热器进行加热,由此能够减少80%的电气功率消耗。【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实施例一的空气调节系统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的实施例二的空气调节系统的结构示意图。其中,1、压缩机;2、冷凝器;3、蒸发器;4、膨胀阀;5、再热器;6、流量调节阀。【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描述。以下实施例仅用于说明本技术,但不用来限制本技术的范围。实施例一如图1所示,本技术优选实施例的一种空气调节系统,其包括温度传感器、压缩机1、冷凝器2、蒸发器3、膨胀阀4、再热器5和流量调节阀6 ;其中,压缩机1、冷凝器2、膨胀阀4和蒸发器3顺序连接形成第一循环回路,冷媒在第一循环回路中进行热进出的交换并流动,冷媒可为氟利昂、氨等。通过冷媒在蒸发器3中蒸发而吸收室内的热量,使得室内被冷却,被吸收的热必须在位于室外的冷煤器2中放出,因此需要压缩机I使冷煤进行循环。压缩机I还有另外一个作用,就是为了使热量容易在冷凝器2中放出,压缩制冷并使冷媒的温度上升,这样一来使得冷媒变得容易放热并在冷凝器2中向室外放出热量。为了使冷媒容易蒸发,在第一循环回路上还设置了膨胀阀4,使得冷媒通过减压降温的膨胀阀4,并再次在蒸发器3中蒸发并吸收热量。以上所述是冷气设备的结构,也称之为冷冻机。本实施例设置膨胀阀4以液态冷媒不进入压缩机I的方式膨胀开闭,其通过蒸发器3的入口和压缩机I的出口的压力和温度值来调节。再热器5与流量调节阀6串联后再与压缩机I和蒸发器3并联,再热器5的冷媒上游侧与压缩机I和冷凝器2之间的管路连接,再热器5的冷媒下游侧与流量调节阀6的冷媒上游侧连接,流量调节阀6的冷媒下游侧连接至蒸发器3和膨胀阀4之间的管路上,再热器5的冷媒上游侧不设置流量调节阀6,由此,压缩机1、再热器5、流量调节阀6和蒸发器3顺序连接形成第二循环回路。流量调节阀6可为线性调节阀,采用线性驱动的流量调节阀6,可保证冷媒流量调节的平稳性。蒸发器3和再热器5均设于向需调温区域输送空气的管路内,同时对空气进行热交换。蒸发器3和再热器5可以设置在空气流通方向的上下游的任意一侧,在本实施例中,为了提高冷却能力,再热器5设于蒸发器3的空气下游侧,使需调温区域的空气先通过蒸发器3进行冷却,然后,使冷空气通过再热器5进行加热,由此调节空气的温度。本实施例通过使用再热器5来代替电加热器,对蒸发器3冷却过度的空气进行加热调温,由此能够节省能源,由于本实施例的空气调节系统在冷冻循环中不需要使用电加热器进行加热,由此能够减少80%的电气功率消耗。本实施例的温度传感器用于检测需调温区域的温度,流量调节阀6基于该温度传感器所检测到的温度信号来调节其流量,通过调节流量调节阀6的冷媒流量可调节再热器对空气的热交换能力。为了使测量的温度能够准确反应需调温区域的温度,温度传感器最好设于离蒸发器3较远的位置。本实施例的流量调节阀6在发生故障时也能够通过更换阀门来维持正常运转。为了调节需调温区域的空气的湿度,本实施例在再热器5的空气下游侧还可设置湿度调节装置,通过该湿度调节装置能够对空气的湿度进行调节。蒸发器3和再热器5可以为连接为一体的结构,或者可以将蒸发器3和再热器5隔开间隙地设置。在本实施例中,蒸发器3和再热器5连接为一体。实施例二如图2所示,本技术优选实施例的一种空气调节系统,其包括温度传感器、压缩机1、冷凝器2、蒸发器3、膨胀阀4、流量调节阀6和再热器5 ;其中,压缩机1、冷凝器2、膨胀阀4和蒸发器3顺序连接形成第一循环回路,冷媒在第一循环回路中进行热进出的交换并流动,冷媒可为氟利昂、氨等。通过冷媒在蒸发器3中蒸发而吸收室内的热量,使得室内被冷却,被吸收的热必须在位于室外的冷煤器2中放出,因此需要压缩机I使冷煤进行循环。压缩机I还有另外一个作用,就是为了使热量容易在冷凝器2中放出,压缩制冷并使冷媒的温度上升,这样一来使得冷媒变得容易放热并在冷凝器2中向室外放出热量。为了使冷媒容易蒸发,在第一循环回路上还设置了膨胀阀4,使得冷媒通过减压降温的膨胀阀4,并再次在蒸发器3中蒸发并吸收热量。以上所述是冷气设备的结构,也称之为冷冻机。本实施例设置膨胀阀4以液态冷媒不进入压缩机I的方式膨胀开闭,其通过蒸发器3的入口和压缩机I的出口的压力和温度值来调节。再热器5与流量调节阀6串联后再与压缩机I和蒸发器3并联,再热器5的冷媒上游侧与压缩机I和冷凝器2之间的管路连接,再热器5的冷媒下游侧与流量调节阀6的冷媒上游侧连接,流量调节阀6的冷媒下游侧连接至蒸发器3和膨胀阀4之间的管路上,再热器5的冷媒上游侧不设置流量调节阀6,由此,压缩机1、再热器5、流量调节阀6和蒸发器3顺序连接形成第二循环回路。流量调节阀6可为线性调节阀,采用线性驱动的流量调节阀6,可保证冷媒流量调节的平稳性。在本实施例中,再热器5设于蒸发器3的空气上游侧,能够使需调温区域的空气先通过再热器5进行加热,然后,使其通过蒸发器3进行热交换并冷却,从而进行调温。由于使需调温区域的空气先通过再热器5进行加热以减少空气中的含水率,再使空气通过蒸发器3进行热交换并冷却,因此空气不会液化而产生冷凝水,从而无需使用排水管来排出废水,可避免排水管外露。本实施例通过使用再热器5来代替电加热器,以对蒸发器3冷却过度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空气调节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温度传感器、压缩机、冷凝器、蒸发器、膨胀阀、流量调节阀和再热器;所述压缩机、冷凝器、膨胀阀和蒸发器顺序连接形成第一循环回路,所述再热器与流量调节阀串联后再与所述压缩机和蒸发器并联,所述压缩机、再热器、流量调节阀和蒸发器顺序连接形成第二循环回路;所述蒸发器和再热器设于向需调温区域输送空气的管路内;所述温度传感器用于检测需调温区域的温度,所述流量调节阀基于所述温度传感器所检测到的温度信号来调节其流量。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泉宪司大西辰明
申请(专利权)人:日本斯频德制造株式会社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日本;JP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