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变频器的混合式散热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2536844 阅读:52 留言:0更新日期:2015-12-18 15:2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变频器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用于变频器的混合式散热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散热房、设置于散热房外部的通风管道、设置于散热房内部的壳体、风机和水冷器,通风管道外壁上设有散热翅片,所述壳体内部用于放置变频器,风机设置于壳体顶端,风机连通壳体顶端的排风口,风机的排风管连通散热房的出风口,所述水冷器设置于散热房的进风口外侧,通风管道的一端连通出风口,通风管道的另一端通过水冷器连通进风口。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的用于变频器的混合式散热装置结合自然风冷和水冷的优点,先将内部热气导至外部的通风管道进行自然冷却,在利用水冷器进一步冷却,在保证了散热效果的同时最大限度的降低了功耗。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变频器领域,具体的涉及一种用于变频器的混合式散热装置
技术介绍
温度是影响一切电器元件使用寿命的关键因素,半导体元器件对温度更是敏感,其所有参数定额都是以某一规定温度为前提条件的,温度过高几乎是摧毁所有半导体元件的最终原因。通用变频器的散热器通常占整机体积的1/3-1/2,可见其作用非同小可。常用变频器散热方式包括风冷和水冷,其中风冷又包括强制式风冷和自然风冷,每一种冷却方式各有其优缺点:强制式风冷利用降温装置将变频器内的热气进行强制性降温,这种散热方式缺点在于降温装置装机功率较大,功耗较高;自然风冷采用风机将内部空气导致外部环境中进行自然的散热,这种散热方式的确定在于散热房内的密封性不好,且散热效果受外部温度影响较大;由于水的导热性比空气好很多,因而水冷的散热效果较好,不足之处在于功耗较大。
技术实现思路
为克服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本技术提供一种节能、散热效果好的用于变频器的混合式散热装置。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用于变频器的混合式散热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散热房、设置于散热房外部的通风管道、设置于散热房内部的壳体、风机和水冷器,所述散热房侧壁开有进风口和出风口,通风管道外壁上设有散热翅片,所述壳体内部用于放置变频器,壳体上设有通风孔和排风口,风机设置于壳体顶端,风机连通壳体顶端的排风口,风机的排风管连通散热房的出风口,所述水冷器设置于散热房的进风口外侧,通风管道的一端连通出风口,通风管道的另一端通过水冷器连通进风口。进一步的,所述水冷器包括依次连通成环路的水箱、水栗、冷箱和冷排,所述冷箱内分布有细水管,细水管间形成供空气流通的间隙,通风管道通过冷箱的通风区连通散热房内部,所述水栗将水箱内的水冷剂栗送至冷箱内的细水管,再经过冷排制冷后回到水箱内。进一步的,所述通风管道上方设有防雨挡。进一步的,所述散热房内壁设有保温层。由上述描述可知,本技术提供的用于变频器的混合式散热装置结合自然风冷和水冷的优点,先将内部热气导至外部的通风管道进行自然冷却,在利用水冷器进一步冷却,在保证了散热效果的同时最大限度的降低了功耗。【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用于变频器的混合式散热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水冷器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以下通过【具体实施方式】对本技术作进一步的描述。如图1和图2所示,所述用于变频器的混合式散热装置包括散热房1、设置于散热房I外部的通风管道2、设置于散热房I内部的壳体3、风机4和水冷器5,散热房I侧壁开有进风口 11和出风口 12,散热房I内壁设有保温层13,通风管道2外壁上设有散热翅片21,所述壳体3内部用于放置变频器,壳体3上设有通风孔31和排风口 32,风机4设置于壳体3顶端,风机4连通壳体3顶端的排风口 32,风机4的排风管41连通散热房I的出风口12,水冷器5设置于散热房I的进风口 11外侧,水冷器5包括依次连通成环路的水箱51、水栗52、冷箱53和冷排54,冷箱53内分布有细水管531,细水管531间形成供空气流通的间隙,通风管道2的一端通过冷箱53的通风区532连通散热房I内部,通风管道2的另一端连通出风口 12,通风管道2上方设有防雨挡7。所述的用于变频器的混合式散热装置使用方法如下:风机4工作产生负压,散热房I内的空气在负压作用下流入壳体3内与变频器进行热交换,风机4将壳体3内的热气抽至散热房I外部的通风管道2,利用散热翅片21对热气进行自然冷却,然后热气通过冷箱53的通风区532,从细水管531间的间隙流过,与细水管531内的水冷剂进行热交换,进一步降温后重新进入散热房I内,如此循环达到对变频器降温的目的。水冷器5的工作过程如下:水栗52将水箱51内的水冷剂栗送至冷箱53内的细水管531,与流经通风区532内的热气进行热交换后,再经过冷排54制冷回到水箱51内,循环工作。上述仅为本技术的若干【具体实施方式】,但本技术的设计构思并不局限于此,凡利用此构思对本技术进行非实质性的改动,均应属于侵犯本技术保护范围的行为。【主权项】1.一种用于变频器的混合式散热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散热房、设置于散热房外部的通风管道、设置于散热房内部的壳体、风机和水冷器,所述散热房侧壁开有进风口和出风口,通风管道外壁上设有散热翅片,所述壳体内部用于放置变频器,壳体上设有通风孔和排风口,风机设置于壳体顶端,风机连通壳体顶端的排风口,风机的排风管连通散热房的出风口,所述水冷器设置于散热房的进风口外侧,通风管道的一端连通出风口,通风管道的另一端通过水冷器连通进风口。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变频器的混合式散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水冷器包括依次连通成环路的水箱、水栗、冷箱和冷排,所述冷箱内分布有细水管,细水管间形成供空气流通的间隙,通风管道通过冷箱的通风区连通散热房内部,所述水栗将水箱内的水冷剂栗送至冷箱内的细水管,再经过冷排制冷后回到水箱内。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变频器的混合式散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通风管道上方设有防雨挡。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变频器的混合式散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散热房内壁设有保温层。【专利摘要】本技术涉及变频器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用于变频器的混合式散热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散热房、设置于散热房外部的通风管道、设置于散热房内部的壳体、风机和水冷器,通风管道外壁上设有散热翅片,所述壳体内部用于放置变频器,风机设置于壳体顶端,风机连通壳体顶端的排风口,风机的排风管连通散热房的出风口,所述水冷器设置于散热房的进风口外侧,通风管道的一端连通出风口,通风管道的另一端通过水冷器连通进风口。本技术提供的用于变频器的混合式散热装置结合自然风冷和水冷的优点,先将内部热气导至外部的通风管道进行自然冷却,在利用水冷器进一步冷却,在保证了散热效果的同时最大限度的降低了功耗。【IPC分类】H05K7/20, H02M1/00【公开号】CN204887842【申请号】CN201520545448【专利技术人】吴庆瑞 【申请人】石狮市酷瑞电气有限责任公司【公开日】2015年12月16日【申请日】2015年7月25日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用于变频器的混合式散热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散热房、设置于散热房外部的通风管道、设置于散热房内部的壳体、风机和水冷器,所述散热房侧壁开有进风口和出风口,通风管道外壁上设有散热翅片,所述壳体内部用于放置变频器,壳体上设有通风孔和排风口,风机设置于壳体顶端,风机连通壳体顶端的排风口,风机的排风管连通散热房的出风口,所述水冷器设置于散热房的进风口外侧,通风管道的一端连通出风口,通风管道的另一端通过水冷器连通进风口。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吴庆瑞
申请(专利权)人:石狮市酷瑞电气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福建;3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