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两用微创手术钳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2536394 阅读:97 留言:0更新日期:2015-12-18 14:5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新型两用微创手术钳,其包括主体和操作件,所述主体包括外壳、钳头,外壳内设有钳头驱动部件,所述钳头通过一钳头驱动轴与所述钳头驱动部件连接;所述外壳包括上部的腔体部和下部的远离所述钳头的手柄,所述手柄内还设有供拇指穿过的拇指孔位;所述操作件通过其顶部与所述钳头驱动部件连接,其设有手指握持部;所述操作件位于所述手柄和所述钳头之间;所述操作件前后被拨动,通过所述钳头驱动部件控制所述钳头的开合。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手术钳可以实现灵活操作,减少操作者的疲劳感,而且可以提高钳头工作的准确率,可适应不同人的使用习惯,适用于各种类型的手型。总之,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是一种具有极高推广价值的新型医疗器械。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医疗器械
,具体涉及微创手术用的腹腔镜所用的两用手术钳。
技术介绍
腹腔镜手术是一门新发展起来的微创方法,也是未来手术方法发展的一个必然趋势。随着工业制造技术的突飞猛进,相关学科的融合为开展新技术、新方法奠定了坚定的基础,加上医生越来越娴熟的操作,使得许多过去的开放性手术现在已被腔内手术取而代之,大大增加了手术选择机会。双极手术钳作为腹腔镜手术的一种重要手术器械得到越来越广泛的应用。技术专利CN200580003828公开了一种常用的手术钳,如图1所示,拇指插入固定手柄6,无名指则插入操作件5,通过操作件5的前后摆动实现钳头的张开和闭合。这种手术钳通过拇指与其余四个手指之间张开距离的变化实现钳头的开合,使用比较灵活,在腹腔镜手术中手术钳通过腹部孔位进入腹腔内时钳头可触及靶组织的角度广。但因固定手柄6只能容纳一个拇指固定,使用时舒适感较差,手指容易疲劳。从而影响操作的准确性,且钳头部分容易纵向摆动,稳定性不够。技术专利CN201110166911公开了另一种常用手术钳,如图2所示,手掌固定于手柄外侧,中指、无名指、小指定位与操作环里面;通过操作环的前后摆动,实现钳头的张开和闭合。与技术专利CN200580003828中公开的手术钳相比,当腹腔内手术钳杆与手握该钳操作者的前臂处于基本平行方向时,整个手掌包住手柄,操作舒适感好,且钳头不容易摆动稳定性好;但在腹腔镜手术中手术钳通过腹部孔位进入腹腔内时钳头可触及靶组织的角度没有技术专利CN200580003828的手术钳广和灵活。患者做腹腔镜手术时,肚皮一般会开3-4个孔,各个孔分布于不同的位置,参见图6,手术操作者是通过内窥镜摄像系统的图像放大显示屏来观察人体腔内情况并实施手术,显示屏通常是固定不动的,手术操作者也相应站在一个固定的位置实施手术,由于手术时间较长,手术操作者通常喜欢使用类似技术专利CN201110166911这种握枪式的手术钳,但在手术中因操控此种钳可触及腔内靶组织的角度范围小,通常要采用如下3种方法来解决:(1)在患者肚皮上再开多一个孔位、(2)手术操作者要临时移动到患者的另一边、(3)采用交换使用上述两类手术钳。方法(I)增加了患者的创伤;方法(2)增加操作者的疲劳感和其他医务人员的工作量;方法(3)不仅增加操作者的疲劳感和其他医务人员的工作量,还增加了手术器械的使用成本。3种方法都会延长手术时间,增加了手术的风险。因此有必要提供一种新型两用微创手术钳,可实现同一把钳子在手术中根据不同需求随时改变不同握法实施手术操作,减少操作疲劳和风险,提高手术效率。它同时适用于不同人的使用习惯,特别适用新的单孔腹腔镜手术,符合微创手术的发展趋势。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一种新型两用微创手术钳,其特征在于:其包括主体和操作件,所述主体包括外壳、钳头,外壳内设有钳头驱动部件,所述钳头通过一钳头驱动轴与所述钳头驱动部件连接;所述外壳包括上部的腔体部和下部的远离所述钳头的手柄,所述手柄内还设有供拇指穿过的拇指孔位;所述操作件通过其顶部与所述钳头驱动部件连接,其设有手指握持部;所述操作件位于所述手柄和所述钳头之间;所述操作件前后被拨动,通过所述钳头驱动部件控制所述钳头的开合。优选的,所述钳头驱动轴的与所述外壳的腔体部相接的位置固定连接一转盘,所述转盘可360°旋转,以便于所述钳头随着所述转盘转动到正对组织的位置进行组织夹取、摘取和其它电治疗动作。优选的,所述外壳的腔体部的远离所述钳头的端部与所述手柄的外侧的连接处设有供手掌虎口握持的凹陷部。优选的,所述操作件的顶部固定有一个销,所述销和所述外壳内的钳头驱动部件连接。优选的,所述操作件为η型,其下端开口,便于手指出入。优选的,所述操作件之上的腔体部的边缘设有供食指握持的食指位。相对于现有技术,本技术的优点包括:当插入腹腔内手术钳杆与手握该钳操作者的前臂处于基本平行方向使用手术钳时,可将手掌握住手柄外侧,如此操作舒适感好且钳头不晃动稳定性好;当插入腹腔内手术钳杆与手握该钳操作者的前臂形成较大转角方向使用手术钳时(手腕转动角度大于30度时),特别在俯视的方位使用手术钳时,可将拇指插入所述手柄的拇指孔位内,如此可实现钳子灵活操作,可以减少操作者的疲劳感,而且比起手持技术专利CN200580003828的手术钳操作时稳定性要好,提高了钳头工作的准确率。可适应不同人的使用习惯,适用于各种类型的手型。总之,本技术是一种具有极高推广价值的新型医疗器械。【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
技术介绍
的一种手术钳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
技术介绍
的另一种手术钳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实施例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4为图3所示的新型两用微创手术钳水平握法示意图;图5为图3所示的新型两用微创手术钳俯视角握法示意图;图6为腹腔开孔位置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本实施例提供一种新型两用微创手术钳,如图3所示,其包括:外壳31、钳头34,外壳31内设有钳头驱动部件,所述钳头34通过一细长的管状轴与所述钳头驱动部件连接,所述钳头驱动部件通过所述管状轴控制所述钳头34的打开和闭合。所述外壳31包括上部的腔体部和下部的手柄,所述手柄和所述腔体可以是一体,也可以是相互固定连接的两部分。所述手柄内还设有供拇指穿过的拇指孔位311。所述手术钳还包括操作件33,所述操作件33通过其顶部与所述钳头驱动部件连接,具体的,操作件33的顶部设有一个销,所述销和所述钳头驱动部件连接,使得操作件33的前后摆动可以控制所述钳头驱动部件工作,从而驱动所述钳头34打开或闭合。所述操作件33设有供除大拇指之外的其余四个手指中的几个或全部握持的手指握持部。相对于所述手柄,所述操作件33距离所述钳头34更近,这样才形成大拇指和虎口部位靠后,四指靠前的握持状,然后所述操作件被前后拨动,通过所述钳头驱动部件控制所述钳头34的开合。所述钳头驱动轴的与所述外壳的腔体部相接的位置固定连接一转盘32,所述转盘32可360°旋转,以便于所述钳头34随着所述转盘32转动到正对组织的位置进行组织夹取、摘取和其它电治疗动作。所述外壳31的后端,即所述腔体部的远离所述钳头34的端部与所述手柄的外侧的连接处设有供手掌虎口握持的凹陷部。所述操作件33为η型,其下端开口,手指可以由该开口进入操作件33内,操作件33的两条平行或接近平行的操作柄既便于手指用力,又可以限制手指的晃动范围。而且,在所述操作件33之上的腔体部的端部边缘设有供食指握持的食指位,这样,大拇指、食指及其他手指形成三角形的稳定结构,加强了手对手术钳的控制力。如图4所示,并参见图6,当插入腹腔内手术钳杆与手握该钳操作者的前臂处于基本平行方向使用手术钳时,可将手掌握住手柄外侧,如此操作舒适感好且钳头不晃动稳定性好;当插入腹腔内手术钳杆与手握该钳操作者的前臂形成较大转角方向使用手术钳时(手腕转动角度大于30度时),特别在俯视的方位使用手术钳时,可将拇指插入外壳圆孔内,如图5所示,如此可实现钳子灵活操作。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技术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技术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新型两用微创手术钳,其特征在于:其包括主体和操作件,所述主体包括外壳、钳头,外壳内设有钳头驱动部件,所述钳头通过一钳头驱动轴与所述钳头驱动部件连接;所述外壳包括上部的腔体部和下部的手柄,所述手柄内还设有供拇指穿过的拇指孔位;所述操作件通过其顶部与所述钳头驱动部件连接,其设有手指拨动部;所述操作件位于所述手柄和所述钳头之间;所述操作件前后被拨动,通过所述钳头驱动部件控制所述钳头的开合;使用时,可将拇指和手掌握持于所述手柄外表面,其余手指握持并拨动所述操作件的手指拨动部;还可将拇指伸入所述拇指孔位,其余手指握持并拨动所述操作件的手指拨动部。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林敏许海丰
申请(专利权)人:珠海市司迈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