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梁稼秋专利>正文

可折叠保温盒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253608 阅读:187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可折叠保温盒,其一内、外层均设有一保温材的硬质胚片经折叠成型,该保温盒包括:一盒体,为上方开启的半封闭状,其底部设有一底板结构,四周侧壁则沿着折叠线折叠,据以围组成一盒室,其中一侧壁边缘经弯折形成一内折片,并由粘接剂与其叠合的相邻侧壁连接,且盒体的左、右侧或前方外部顶面各设至少一连结装置;一夹盖,以掀合方式连结于一侧壁,其左、右及前方以折叠线予以界定出一左、右翼片及一前折片,该前折片两端以折叠线各自形成一端折片,使其向内折,并与左、右夹翼间以连结装置互为连结,而围组成一框形,该左、右翼片或前折片内表面亦各设至少一连结装置,与盒体顶面的各连结装置互为结合,而盒体经摊开时为可折叠的。(*该技术在2013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为一种可折叠保暖盒,尤指一种可供容置欲保温或保鲜物品的可摺叠保暖盒。
技术介绍
人们使用保温容器存放食物的场合多有所见,所称的保温,包括冷或保热,对食品而言,其目的在于延长保鲜时间,经一段时间的运送、贮存后,仍可保有该食品的鲜味,而最常见的保温为冷冻方式。不可讳言,一些场合中,所欲保温的标的与时间,是为预设且固定的,即以飞机中所供应的冰淇淋或冰品为例,通常所须的保温时间为六小时,亦即于六小时内,即分派给乘客。而公知的这种冰淇淋保温装置,是一可隔热的盒体或称作箱体,即,其形状为固定如保丽龙盒,故即使冰品分派完毕,则该箱体的收纳,则要占用空间,此飞机上狭小空间而言,颇不经济,亟待改善,而此仅为事例的一端,类似的不便场合,多有所见。基于上述的需求,申请人曾提出台湾第90212923号专利“可折叠保温盒”,经审查后,已获准专利,并公告于92年4月11日,公告编号为527894号,该专利是由保温材制成的盒体及夹盖所组成,且夹盖内面以两夹板形成一夹室,且内面夹板开具若干夹孔,而该夹室两侧以顶夹板所延伸的片翼折叠封闭,另上夹板前方及两侧各延伸一盖片,冷冻媒置于夹室内,而盒室的保温空间用以置物,以形成保温效果。但开启未置物状态时,该盒体与夹盖是可折叠的。由于该保温材是内层低密度PE且具气泡材料,而外层则贴合一铝箔,以致其基本上为一软质的可折叠保温盒,因此,在实际使用上,往往需要加置一底板及两撑板而予以定型,而稍嫌不便。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折叠保温盒,携带方便,不占空间,且重量轻。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的保温盒,其一内、外层均设有一保温材的硬质胚片经折叠成型,该保温盒包括一盒体,为上方开启的半封闭状,其底部设有一底板结构,四周侧壁则沿著折叠线折叠,据以围组成一盒室,其中一侧壁边缘经弯折形成一内折片,并由粘接剂与其叠合的相邻侧壁连接,且盒体的左、右侧或前方的外部顶面各设至少一连结装置;一夹盖,为一尺寸对应于盒体长宽的盖片,以掀合方式连结于一侧壁,其左、右及前方以折叠线予以界定出一左、右翼片及一前折片,该前折片两端以折叠线各自形成一端折片,使其向内折,并与左、右夹翼问以连结装置互为连结,而围组成一框形,该左、右翼片或前折片内表面亦各设至少一连结装置,与盒体顶面的各连结装置互为结合形成一封闭式盒体,使盒室形成保温空间以置物,而盒体经摊开时为可折叠的。其进一步包括一冷冻供应装置,可分离地结合于盖片内壁,并以软质或硬质胚片与保温材制成一袋体或盒体,使其内形成一夹室,而底层则开具若干夹孔;夹室容置冷冻媒介,其可穿透夹孔。其中该冷冻媒介为干冰。其中该软质胚片为底密度聚乙烯(PE)发泡体的片体,而其外层的保温材是以PE或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PET)薄片为基材的铝箔蒸镀膜片。其中该冷冻供应装置的一侧壁设有一开合装置。其中该硬质胚片为PE发泡封闭细胞(close cell)板片,而保温材是在一PE或PET薄片为基材的铝箔蒸镀膜片,由热压合而成型于该胚片的内、外层。其中该底板结构在各侧壁下方以折叠线折叠,并分别形成一前撑片、右扣片、一左扣片及一后撑片,该前撑片边缘中段设有一片凹,而左、右扣片的斜削状扣耳则分别扣接于该片凹的侧缘,呈叠合状,而梯形后撑片的突伸舌片则插入片凹与扣片之间。其中该舌片与片凹间设有至少一连结装置。其中该连结装置为黏扣带或公、母扣。附图说明为进一步揭示本技术的具体
技术实现思路
,首先请参阅附图,其中图1为本技术保温盒开启时的立体图;图2为本技术胚片展时的平面图;图3为本技术封合时的立体图;图4为本技术折叠时的立体图。具体实施方式如图1和图2所示,基本上,本技术是由一硬质胚片经折叠成型,而一盒体1,一夹盖2,及/或一冷冻供应装置4所组成。其中,盒体1为一上方开放的半封闭状,其是由一底板结构11及一体向上延伸的侧壁12所组成,该侧壁12由一前片121、一右片122,一后片123及一左片124围组一盒室13。为使其具保温的效果,盒体1由硬质胚片及保温材制成较佳,该胚片为一厚度为4mm的PE发泡封闭细胞(close cell)板材,而保温材则在其内、外层以一PE或PET薄片为基材,并于基材表面蒸镀一层铝箔,再以热压方式将发泡板材与铝箔膜片结合为一体。由于本技术采用的是硬质板材,故无法如同软质保温材的交接处以高周波封合,因此,如图所示,本技术两相邻的两侧壁12,例如前板121边缘内向反折形成一内折片121a,与左片124叠合,其间则可以黏接剂,例如热熔胶将两者结合。而该底板结构11是由侧壁12向内延伸一前撑片111、一右扣片112、一后撑片113及一左扣片114所组成,该前撑片111边缘中段具一月凹111a,而右、左扣片112和114的斜削状扣耳112a和114a,分别扣接于片凹111a的侧缘,而呈叠合状,最后将呈梯形后撑片113所突伸的舌片113a插入片凹111a与扣片112a和114a之间,即完成本技术底板结构11的组装。此外,为增加底板结构11的应力,在舌片113a与片凹111a的叠合位置可设有连结装置3,例如黏扣带或公、母扣。夹盖2为上盖,其与前述盒体1的后片123为可掀合方式连接,该夹盖2同前所示在一PE发泡板材之内,外层结合一保温材所组成,其在一与盒体等尺寸的盖片21两侧以折叠线分别连接一左翼片22和一右翼片23,另于前方则以折叠线连接一前折片24,该前折片24两端对应后片123尺寸各设一折叠线,并分别形成一端折片241,各端折片241内表面设有一连结装置3,其向内弯折并与左、右翼片22和23外表面的连结装置3互为连结,即可令夹盖2形成一盖体。再者,该左、右翼片22和23或前折片24内表面适当位置至少设有一连结装置3,而盒体的左、右片124和122或前片121亦对应设有连结装置3,经由彼此对准结合,即可如图3所示以夹盖2将盒体1顶部封闭。更进一步,该夹盖2的盖片21内壁得结合例如以连结装置3黏著一冷冻供应装置4,如图所示,其尺寸略小于盖片21,其由内层为底密度PE且具气泡材料,外层则贴合一铝箔的软质袋体,其内形成一夹室41,底面则开具若干夹孔42,由将侧边的开合装置43,例如拉链的开启,即可将冷冻媒介,诸如干冰放置入夹室41内,使干冰得以通过夹孔42,而至盒体1的盒室13,以加强冷藏效果。该冷冻供应装置4亦得以前述的硬质保温板材所制成一盒体,于是,其无需设置开合装置,可由在左、右侧的任一侧封片的开启或闭合,即可将冷冻媒介放置于夹室内,使干冰得以穿透夹孔。请再参阅附图,本技术使用时,先将欲保温物品,如冰淇淋置于盒室13内,并将干冰容置于冷冻供应装置4的夹室41内后,使固态干冰得以定位于夹室41内,最后将夹盖2下翻使其盖合于盒体1上方,并利用前折片24及两翼片22和23所围组的框缘扣合于盒体1的上部,并由其间的连结装置3互为连接,形成内部为封闭的空间,而干冰则可经由夹孔21渗入盒室13,以加强冷藏效果。请参阅图4,当不使用时,则可将盒体1及夹盖2摊开为一胚片,再经由折叠或扁平状,以缩减材积,而节省收纳空间。所以,经由本技术的实施,其除可获致有效的保温功能外,由于其是由一硬质胚片所组立而成,具可折叠功能,且携带方便。同时,本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可折叠保温盒,其特征在于,其一内、外层均设有一保温材的硬质胚片经折叠成型,该保温盒包括:    一盒体,为上方开启的半封闭状,其底部设有一底板结构,四周侧壁则沿著折叠线折叠,据以围组成一盒室,其中一侧壁边缘经弯折形成一内折片,并由粘接剂与其叠合的相邻侧壁连接,且盒体的左、右侧或前方的外部顶面各设至少一连结装置;    一夹盖,为一尺寸对应于盒体长宽的盖片,以掀合方式连结于一侧壁,其左、右及前方以折叠线予以界定出一左、右翼片及一前折片,该前折片两端以折叠线各自形成一端折片,使其向内折,并与左、右夹翼问以连结装置互为连结,而围组成一框形,该左、右翼片或前折片内表面亦各设至少一连结装置,与盒体顶面的各连结装置互为结合形成一封闭式盒体,形成保温空间,而盒体经摊开时为可折叠的。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梁稼秋
申请(专利权)人:梁稼秋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71[中国|台湾]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