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陈军专利>正文

一次性防伪酒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253430 阅读:215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一次性防伪酒瓶,由瓶口、瓶颈、瓶体、瓶底及外盖构成。在瓶颈上固定有防伪柱6,在外盖上包复有防伪环5,防伪柱6同防伪环5通过连接杆7连接形成防伪机构。该防伪机构消费者使用时必先破坏,然后才能打开外盖,一旦破损又不能简单恢复。所以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能有效地阻止假冒伪劣商品上市,既维护了名、优、特产品的信誉,又维护了消费者的利益,而且结构简单,加工容易,造型美观、使用方便。(*该技术在200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液体产品的包装容器,具体地说是一种一次性防伪酒瓶。酒类、饮料之类的产品,劣质货之所以能鱼目混珠,一般是在包装、装璜或商标等表现上伪装成名、优、特产品,消费者凭目测难以区分。为遏制假冒伪劣产品的侵害,人们越来越注重防伪技术的研究,尤其是将高新技术应用于商标、铭牌的防伪鉴别的研究,如中国标准技术开发公司研制的CSTC热敏性防伪油墨,将其印在商标的特定部位,加热至80~140℃时,油墨即呈现出设定的颜色,供消费者识别,中国计量技术开发总公司推出的TS变色油墨亦属此类,不过TS油墨显色是可逆的,即显色后还可恢复原来的颜色。除上述热敏性材料外,还有使用光敏材料或液晶显示等防伪识别技术。使用上述识别技术成本高。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改进的包装酒瓶,其上有防伪机构,可以通过目测就能识别货物的真伪。本技术是这样构思的,在不改变现有包装瓶拥有瓶口、瓶颈、瓶体、瓶底等结构基础上附加一个防伪机构,它既不能影响在流水线上灌装、封口、贴签等操作,又不能在搬动、运输、堆码过程中被损坏,但消费者使用时必先破坏,然后才能打开瓶盖,而一旦破坏却又不能简单恢复。本技术是这样实现的,一只防伪环包复在瓶外盖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一次性防伪酒瓶,由瓶口、瓶颈、瓶体、瓶底及外盖构成,其特征在于:在瓶颈2和外盖1之间设置有造型各异的防伪机构,所述的防伪机构是固定在瓶颈2上的防伪柱6通过连接杆7同包复在外盖1上的防伪环5连接形成的整体。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军丁尚保
申请(专利权)人:陈军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34[中国|安徽]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