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磷酸锰锂包覆镍钴锰酸锂正极材料及其制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12530262 阅读:119 留言:0更新日期:2015-12-18 01:35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磷酸锰锂包覆镍钴锰酸锂正极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属于电化学技术领域。该正极材料包括镍钴锰酸锂和包覆在所述镍钴锰酸锂表面的磷酸锰锂,所述镍钴锰酸锂的化学式为LiNixCoyMnzO2,其中x+y+z=1,0.25≤x≤0.6,0.1≤y≤0.4,0.2≤z≤0.5。该材料的制备工艺简单,成本低廉,环境友好,易于工业化生产;本发明专利技术制备的磷酸锰锂包覆的镍钴锰酸锂正极材料相对于未包覆的镍钴锰酸锂,尤其显著提高了镍钴锰酸高电压(4.4V)下循环稳定性;同时磷酸锰锂本身作为正极材料具有较高的电压(4.1V),包覆后促进了镍钴锰酸锂材料表面锂离子传导,提高了其倍率性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电化学
,特别涉及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进一步涉及。
技术介绍
随着能源和环境问题的日益突出,锂离子电池作为一种清洁高效的能源储存与转换媒介,得到了越来越多人的研究与重视。锂离子电池广泛应用于手机、笔记本电脑、照相机等便携式移动设备;目前炙手可热的新能源电动汽车主要使用的也是锂离子电池。当前商品化的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主要有钴酸锂、锰酸锂、磷酸铁锂及镍钴锰酸锂。其中钴酸锂成本高,且过充电时存在安全隐患;层状锰酸锂结构稳定性差,尖晶石型锰酸锂比容量低,高温下结构稳定性有待提高。磷酸铁锂加工性能差,振实密度低,能量密度低。同上述材料相比,镍钴锰酸锂材料具有成本低、高温性能好、能量密度高及加工性能优良等优点,镍钴锰酸锂综合性能高于上述正极材料。但镍钴锰酸锂的高倍率性能和循环稳定性相对于高市场占率的钴酸锂较差。对镍钴猛酸锂三元材料进行表面修饰是改善其电化学性能的一种行之有效的途径。申请号为201410250912.4采用碳包覆镍钴锰酸锂,包覆后提高了正极材料的倍率性能和循环稳定性。申请号为201310312317.4采用氟磷酸钙对镍钴锰酸锂进行包覆,材料的循环稳定性得到了改善。开发成本低、易推广的改性镍钴锰酸锂材料,以改善镍钴锰酸锂的循环稳定性和倍率性能,在电化学领域意义重大。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以改善镍钴锰酸锂的循环稳定性和倍率性能。本专利技术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磷酸锰锂包覆镍钴锰酸锂正极材料在锂离子二次电池中的应用。本专利技术制备的磷酸锰锂包覆镍钴锰酸锂正极材料,具有循环稳定性和倍率性能优良、制备方法低成本、易于工业化生产等优点。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磷酸锰锂包覆镍钴锰酸锂正极材料,包括镍钴锰酸锂和包覆在所述镍钴锰酸锂表面的磷酸猛锂,所述镍钴猛酸锂的化学式为LiNixCoyMnzO2,其中x+y+z = 1,0.25 ^ x ^ 0.6,0.1 ^ y ^ 0.4,0.2 ^ z ^ 0.5o作为优选方案,所述磷酸锰锂的质量分数为0.5%-1.5%。磷酸锰锂导电性差,包覆量过多会导致镍钴锰酸锂材料导电性能急剧衰减,包覆量过少无法实现磷酸锰锂的均匀包覆,不能有效阻止电解液中的氢氟酸对活性材料表面的腐蚀,进而导致镍钴锰酸锂材料循环稳定性能衰减。在该范围内及避免材料导电性能的衰减同时可有效阻止镍钴锰酸锂材料循环稳定性能衰减。作为优选,所述磷酸锰锂为无定形态。无定形态的多孔状态有利于进行可逆的电化学反应。所述磷酸锰锂包覆镍钴锰酸锂正极材料在制备锂离子电池中的应用。所述磷酸锰锂包覆镍钴锰酸锂正极材料的制备方法,具体步骤为: O将络合剂化合物、锂源化合物、锰源化合物、磷源化合物按照摩尔比为1.1-1.5:1.05:1: 1,依次溶于水中配制溶液,并用调节pH值为3.7-4.2 ; 2)将一定量的固体粉末镍钴锰酸锂LiNixCoyMnzO2加入到步骤I)制得的溶液中,其固含量为控制为25%-30% ; 3)将步骤2)得到的溶液在80-90°C下搅拌蒸发溶液至粘稠,室温静置陈化2-4小时,将产物置于90°C烘箱中干燥3-6小时;样品粉碎过400目筛网; 4)将步骤3)得到的固体粉末放入管式炉以1-5°C /min升温速度升温,升温至350-550°C空气气氛下,焙烧3- 4小时,自然降温至室温,制得磷酸锰锂包覆的镍钴锰酸锂正极材料。 优选的,步骤2)中,磷酸锰锂的质量分数控制为0.5%-1.5%。优选的,所述络合剂化合物为柠檬酸、抗坏血酸、酒石酸中的至少一种。络合剂在生成磷酸锰锂的反应过程中控制化学反应速率,进而促进实现对镍钴锰酸锂的均匀包覆,络合剂的使用极大增加了本专利技术的改性效果。而柠檬酸、抗坏血酸、酒石酸作为络合剂,成本低且对生成磷酸锰锂的化学反应速率控制恰到好处。作为优选方案,所述锂源化合物为氢氧化锂、醋酸锂、硝酸锂中的至少一种;所述锰源化合物为醋酸锰、柠檬酸锰中的至少一种;所述磷源化合物为磷酸二氢铵、磷酸氢二铵、磷酸中的至少一种。LiMnPO4作为过渡金属磷酸锂盐其结构稳定,廉价环保,具有较高的电压(4.1V),用作包覆材料可促进镍钴锰酸锂表面锂离子的传导,有利于提高倍率性能。LiMnPO4中的PO43可有效抑制电极材料在电解液中的溶解,阻止电解液中的氢氟酸对活性材料表面的腐蚀,提高安全性能和循环稳定性。因此,采用磷酸锰锂包覆镍钴锰酸锂,可提高镍钴锰酸锂的循环稳定性和倍率性能。且该方法易于操作,易于推广。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为: 本专利技术制备的镍钴锰酸锂正极材料表面包覆的磷酸锰锂为无定形态,对材料的电化学性能有利,同时磷酸锰锂可阻止电解液中的氢氟酸对镍钴锰酸锂表面的腐蚀,显著提高镍钴锰酸锂的循环稳定性,尤其是高电压(4.4V)下循环稳定性; 磷酸锰锂本身作为正极材料具有较高的电压(4.1V),包覆后可促进镍钴锰酸锂材料表面锂离子传导,提高其倍率性能。本专利技术在动力电池及高能量密度型电池领域具有实际应用前景。本专利技术改善了镍钴锰酸锂的循环稳定性和倍率性能,制备工艺简单,且耗时短,能耗低、成本低廉,环境友好,易于工业化生产。【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为本专利技术所制备的磷酸锰锂包覆镍钴锰酸锂材料的扫描电镜图,放大倍率2000 倍。图2为本专利技术所制备的磷酸锰锂包覆镍钴锰酸锂材料的扫描电镜图,放大倍率5000 倍。图3为本专利技术制备的磷酸锰锂包覆镍钴锰酸锂前后的X射线衍射谱图; 图4为本专利技术制备的磷酸锰锂包覆镍钴锰酸锂前后在IC倍率下,3.0V-4.4V的放电比容量循环稳定性能图。图5为本专利技术制备的磷酸锰锂包覆镍钴锰酸锂前后在0.2C-8C倍率下,3.0V-4.3V的放电倍率性能图。【具体实施方式】实施例1将 0.1844 g C6H8O7.Η20、0.0351 g L1H.Η20、0.1955 g Mn (CH3COO) 2.4H20 和 0.0917g ΝΗ4Η2Ρ04(络合剂:L1:Mn:P=l.1:1.05:1:1)依次溶解于60ml去离子水中,采用浓硝酸或者浓氨水调节溶液PH为4.2,将25g当前第1页1 2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a href="http://www.xjishu.com/zhuanli/59/CN105161705.html" title="一种磷酸锰锂包覆镍钴锰酸锂正极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原文来自X技术">磷酸锰锂包覆镍钴锰酸锂正极材料及其制备方法</a>

【技术保护点】
一种磷酸锰锂包覆镍钴锰酸锂正极材料,包括镍钴锰酸锂和包覆在所述镍钴锰酸锂表面的磷酸锰锂,所述镍钴锰酸锂的化学式为LiNixCoyMnzO2,其中x+y+z=1,0.25≤x≤0.6,0.1≤y≤0.4,0.2≤z≤0.5。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乔文灿宋春华王瑛王文阁赵成龙冯涛张智辉赵艳丽
申请(专利权)人:山东玉皇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山东玉皇化工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山东;3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