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层磁悬浮装置连杆驱动织针提花圆纬机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2524949 阅读:225 留言:0更新日期:2015-12-17 13:59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一种双层磁悬浮装置连杆驱动织针提花圆纬机,包括机脚、磁悬浮连杆驱动装置、针筒装置、织针、齿轮传动装置、沉降片组件和储纱器组件,是一种上下层交错分布磁悬浮装置、通过连杆驱动织针的5寸提花圆纬机,利用磁悬浮织针三工位原理实现织针的上下运动及选针,增大了磁悬浮式驱动装置外筒直径,采用双极电磁线圈驱动,提升了电磁动力;在织针阵列紧密布局上,采用机械杠杆原理,分上下层对称且交错分布,通过连杆装置驱动织针做上、中、下三工位运动,有效的解决了相邻磁悬浮式驱动装置外筒间间隙过小的问题,利用机械杠杆的原理可同时改变力的作用点,消除了织针弯曲扭矩所带来的不足,优化了磁悬浮驱动装置的受载形式。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双层磁悬浮装置连杆驱动织针提花圆纬机
本专利技术涉及双层磁悬浮装置连杆驱动织针提花圆纬机,具体为一种上下层交错分布磁悬浮装置、通过连杆驱动织针的5寸提花圆纬机,属纺织行业纺织机械

技术介绍
纺织行业的针织机械领域,有很多的新技术和新方法在我国没有得到很好推广与发展,一些针织机械的核心部件如提花圆纬机选针驱动方式依旧是通过机械式的多级传动(三角凸轮、织针、挺针片、提花片等配合),创新程度不够。已授权专利技术专利《高速磁悬浮式驱动提花织针圆纬机》(ZL201310385963.3),是沉降片组件的沉降片环固定在针筒装置上,在针筒装置上,有由里及外三圈密集分布的磁悬浮式驱动织针,内、外织针与中间圈上相邻两织针间的角度三等分,以保证织针间距均等。其优点是磁悬浮强针运动无接触,无摩擦,效率高,织针反应速度快,选针频率高,且设备组装和维修方便。然而在实际使用,该设备存在如下不足之处:⑴受设备安装空间制约,磁悬浮式织针驱动装置的外筒直径受到限制,直接影响电磁线圈匝数提高,另一方面,受空间制约,磁悬浮装置仅只能是单线圈驱动,由此出现磁悬浮织针的电磁驱动力足问题;⑵由于多织针阵列悬浮排列时,相邻织针距离较近,对于细针距大针筒,这种排列就显得两相邻磁悬浮式驱动装置外筒之间的间隙过小,过小的间隙导致相邻的磁悬浮驱动装置间的电磁力产生相互干扰现象,从而造成误动作;⑶内、中、外三圈分布的磁悬浮织针结构中,内圈及外圈分布的织针在上下运动时,磁悬浮驱动装置受到因织针运动而造成的弯曲扭矩作用,导致该磁悬浮装置在上下直线运动时出现摩擦针筒内壁现象。针对上述问题,需要一种既能保证合理紧密布局相邻织针、又能适用于各类针距要求的新结构提花织针圆纬机。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针对
技术介绍
所述不足,设计一种双层磁悬浮装置连杆驱动织针提花圆纬机,是一种上下层交错分布磁悬浮装置、通过连杆驱动织针的5寸提花圆纬机,利用磁悬浮织针三工位原理实现织针的上下运动及选针过程,增大了磁悬浮式驱动装置外筒直径,采用双极电磁线圈驱动,提升了电磁动力;在织针阵列紧密布局上,是采用机械杠杆原理,分上下两层结构布置,有效的解决了相邻磁悬浮式驱动装置外筒间间隙过小的问题,利用机械杠杆的原理可同时改变力的作用点,消除了织针弯曲扭矩所带来的不足,优化了磁悬浮驱动装置的受载形式。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是:双层磁悬浮装置连杆驱动织针提花圆纬机,包括:机脚(1)、磁悬浮连杆驱动装置、针筒装置(16)、织针(15)、齿轮传动装置、沉降片组件和储纱器组件,还包括固连在机脚(1)上的针筒底座(18);所述针筒装置(16)是空心圆柱体,针筒装置(16)的外侧,均匀布置有64枚织针(15);所述储纱器组件包括储纱器支座(13)、纱嘴(14)、固连在储纱器支座(13)上的储纱器(5)及纱线(6);所述齿轮传动装置包括:伺服电机(8)、伺服电机支撑座(9)、小齿轮(10)、大齿轮(4)、轴承、上支撑面板(3)、沉降片导槽座(22)、传动圆环(31)和曲线圆盘凸轮(7),所述轴承上有轴承外圈(32)和轴承内圈(21);所述伺服电机(8)驱动小齿轮(10),小齿轮(10)带动大齿轮(4),所述轴承是交叉滚子轴承,所述轴承外圈(32)的下部同心连接有大齿轮(4),轴承外圈(32)的上部同心连接传动圆环(31),所述传动圆环(31)的上部同心连接曲线圆盘凸轮(7),所述轴承内圈(21)通过螺栓固连在上支撑面板(3)上,所述沉降片导槽座(22)也是通过螺栓固连在上支撑面板(3)上;所述上支撑面板(3)通过螺栓固连在机脚(1)上,所述针筒底座(18)位于上支撑面板(3)的正下方;所述沉降片组件包括64片沉降片(17)和64个沉降片导槽,所述沉降片导槽固连在沉降片导槽座(22)上;所述大齿轮(4)驱动曲线圆盘凸轮(7)旋转,曲线圆盘凸轮(7)旋转时即驱动沉降片(17)前后运动;所述储纱器组件固连在曲线圆盘凸轮(7)上方,当曲线圆盘凸轮(7)旋转时,储纱器组件同步旋转;其特征在于:所述磁悬浮连杆驱动装置包括:上层磁悬浮连杆驱动装置和下层磁悬浮连杆驱动装置,上层和下层磁悬浮连杆驱动装置均通过连杆机构驱动织针(15)做上、中、下三工位运动;所述下层磁悬浮连杆驱动装置包括:均匀分布在针筒装置(16)圆周外侧的32个下层磁悬浮驱动装置、32支挺针片(24)和32套下层连杆机构;每一套下层连杆机构包括:中长连杆(25)、长连杆(19)、长连杆支座(20)和短连杆(26);每一个下层磁悬浮驱动装置包括:支座(2)、顶针(27)、外筒(28)和驱动线圈;每一支挺针片(24)通过铰耳与中长连杆(25)铰接,中长连杆(25)与长连杆(19)的一端铰接,长连杆(19)的另一端与短连杆(26)铰接,短连杆(26)的另一端与顶针(27)铰接,长连杆(19)的中部通过铰耳与长连杆支座(20)铰接;每一个长连杆支座(20)均固连在上支撑面板(3)的下表面,所述下层磁悬浮驱动装置通过外筒(28)固连在支座(2)上,所述支座(2)固连在针筒底座(18)上表面;所述上层磁悬浮连杆驱动装置包括:也是均匀分布在针筒装置(16)圆周外侧的32个上层磁悬浮驱动装置、32支挺针片和32套上层连杆机构;每一套上层连杆机构包括:中长连杆、长连杆、长连杆支座和短连杆;每一个上层磁悬浮驱动装置包括:支座、顶针、外筒和驱动线圈;每一支挺针片通过铰耳与中长连杆铰接,中长连杆与长连杆的一端铰接,长连杆的另一端与短连杆铰接,短连杆的另一端与顶针铰接,长连杆的中部通过铰耳与长连杆支座铰接;所述上层磁悬浮连杆驱动装置的每一个长连杆支座均固连在针筒底座(18)的上表面;上层磁悬浮驱动装置通过外筒固连在支座下,所述支座固连在上支撑面板(3)的下表面;所述上层磁悬浮连杆驱动装置的32个上层磁悬浮驱动装置、32支挺针片和32套上层连杆机构分别与下层磁悬浮连杆驱动装置的32个下层磁悬浮驱动装置、32支挺针片(24)和32套下层连杆机构在垂直方向上、环绕针筒装置(16)圆周外侧交错排列,构成具有上下两层相向且交错排列的64个磁悬浮驱动装置、64支挺针片和64套连杆机构;所述下层磁悬浮连杆驱动装置的挺针片(24)的上端直接与织针(15)连接,所述上层磁悬浮连杆驱动装置的挺针片的上端连接有辅助挺针片(23),所述辅助挺针片(23)的上端再与织针(15)连接。其有益效果是:可保证上下层所有织针(15)能到达同一水平高度,且使上下层各织针(15)及挺针片(24)拥有良好的互换性。如上所述双层磁悬浮装置连杆驱动织针提花圆纬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磁悬浮驱动装置的磁力驱动线圈有二组,其中一组是上驱动线圈(29),另一组是下驱动线圈(30);所述上驱动线圈(29)和下驱动线圈(30)分别位于外筒(28)内部空腔的两端,二组驱动线圈用于同步驱动顶针(27)移动于上、中、下三个工位,或者是悬停于上、中、下三个工位。如上所述双层磁悬浮装置连杆驱动织针提花圆纬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曲线圆盘凸轮(7)的下表面包括凸轮内圆曲线(33)和凸轮外圆曲线(34),所述凸轮内圆曲线(33)的形状为左右对称,所述凸轮外圆曲线(34)与凸轮内圆曲线(33)相似,且凸轮外圆曲线(34)是凸轮内圆曲线(33)沿径向等距向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双层磁悬浮装置连杆驱动织针提花圆纬机

【技术保护点】
双层磁悬浮装置连杆驱动织针提花圆纬机,包括:机脚(1)、磁悬浮连杆驱动装置、针筒装置(16)、织针(15)、齿轮传动装置、沉降片组件和储纱器组件;所述针筒装置(16)是空心圆柱体,针筒装置(16)的外侧,均匀布置有64枚织针(15);所述沉降片组件包括64片沉降片(17)和64个沉降片导槽,所述沉降片导槽固连在沉降片导槽座(22)上;所述储纱器组件包括储纱器支座(13)、沙嘴(14)、固连在储纱器支座(13)上的储纱器(5)及纱线(6);所述齿轮传动装置包括:伺服电机(8)、伺服电机支撑座(9)、小齿轮(10)、大齿轮(4)、轴承、上支撑面板(3)、沉降片导槽座(22)、传动圆环(31)和曲线圆盘凸轮(7),所述轴承上有轴承外圈(32)和轴承内圈(21);所述伺服电机(8)驱动小齿轮(10),小齿轮(10)带动大齿轮(4),所述轴承是交叉滚子轴承,所述轴承外圈(32)的下部同心连接有大齿轮(4),轴承外圈(32)的上部同心连接传动圆环(31),所述传动圆环(31)的上部同心连接曲线圆盘凸轮(7),所述轴承内圈(21)通过螺栓固连在上支撑面板(3)上,所述沉降片导槽座(22)也是通过螺栓固连在上支撑面板(3)上;所述上支撑面板(3)通过螺栓固连在机脚(1)上;所述大齿轮(4)驱动曲线圆盘凸轮(7)旋转,曲线圆盘凸轮(7)旋转时即驱动沉降片(17)前后运动;所述储纱器组件固连在曲线圆盘凸轮(7)上方,当曲线圆盘凸轮(7)旋转时,储纱器组件同步旋转;其特征在于:所述磁悬浮连杆驱动装置是上、下两层对称且交错分布,并通过连杆装置驱动织针(15)做上、中、下三工位运动装置;所述下层磁悬浮连杆驱动装置包括均匀分布在针筒装置(16)圆周外侧的:32个磁悬浮驱动装置、32支挺针片(24)和32套连杆机构;所述每一套连杆机构包括:中长连杆(25)、长连杆(19)、长连杆支座(20)、短连杆(26)和针筒底座(18);所述每一个磁悬浮驱动装置包括:支座(2)、顶针(27)、外筒(28)和驱动线圈;所述每一支挺针片(24)通过铰耳与中长连杆(25)铰接,中长连杆(25)与长连杆(19)的一端铰接,长连杆(19)的另一端与短连杆(26)铰接,短连杆(26)的另一端与顶针(27)铰接,长连杆(19)的中部通过铰耳与长连杆支座(20)铰接;所述长连杆支座(20)固连在上支撑面板(3)的下表面,所述磁悬浮驱动装置通过外筒(28)固连在支座(2)上,所述支座(2)固连在针筒底座(18)上表面,所述针筒底座(18)位于上支撑面板(3)的正下方且固连在机脚(1)上;所述上层磁悬浮连杆驱动装置所包括的构件与下层磁悬浮连杆驱动装置完全相同,上支撑面板(3)的下表面与针筒底座(18)的上表面之间,呈镜像布置有上层磁悬浮连杆驱动装置和下层磁悬浮连杆驱动装置,且:上层磁悬浮连杆驱动装置的32个磁悬浮驱动装置、32支挺针片(24)和32套连杆机构分别与下层磁悬浮连杆驱动装置的32个磁悬浮驱动装置、32支挺针片(24)和32套连杆机构在垂直方向上交错排列,构成具有上下层分布的64个磁悬浮驱动装置、64支挺针片(24)和64套连杆机构;所述上层磁悬浮连杆驱动装置的长连杆支座(20)固连在针筒底座(18)上表面、磁悬浮驱动装置通过外筒(28)固连在支座(2)下,所述支座(2)又固连在上支撑面板(3)的下表面。...

【技术特征摘要】
1.双层磁悬浮装置连杆驱动织针提花圆纬机,包括:机脚(1)、磁悬浮连杆驱动装置、针筒装置(16)、织针(15)、齿轮传动装置、沉降片组件和储纱器组件,还包括固连在机脚(1)上的针筒底座(18);所述针筒装置(16)是空心圆柱体,针筒装置(16)的外侧,均匀布置有64枚织针(15);所述储纱器组件包括储纱器支座(13)、纱嘴(14)、固连在储纱器支座(13)上的储纱器(5)及纱线(6);所述齿轮传动装置包括:伺服电机(8)、伺服电机支撑座(9)、小齿轮(10)、大齿轮(4)、轴承、上支撑面板(3)、沉降片导槽座(22)、传动圆环(31)和曲线圆盘凸轮(7),所述轴承上有轴承外圈(32)和轴承内圈(21);所述伺服电机(8)驱动小齿轮(10),小齿轮(10)带动大齿轮(4),所述轴承是交叉滚子轴承,所述轴承外圈(32)的下部同心连接有大齿轮(4),轴承外圈(32)的上部同心连接传动圆环(31),所述传动圆环(31)的上部同心连接曲线圆盘凸轮(7),所述轴承内圈(21)通过螺栓固连在上支撑面板(3)上,所述沉降片导槽座(22)也是通过螺栓固连在上支撑面板(3)上;所述上支撑面板(3)通过螺栓固连在机脚(1)上,所述针筒底座(18)位于上支撑面板(3)的正下方;所述沉降片组件包括64片沉降片(17)和64个沉降片导槽,所述沉降片导槽固连在沉降片导槽座(22)上;所述大齿轮(4)驱动曲线圆盘凸轮(7)旋转,曲线圆盘凸轮(7)旋转时即驱动沉降片(17)前后运动;所述储纱器组件固连在曲线圆盘凸轮(7)上方,当曲线圆盘凸轮(7)旋转时,储纱器组件同步旋转;其特征在于:所述磁悬浮连杆驱动装置包括:上层磁悬浮连杆驱动装置和下层磁悬浮连杆驱动装置,上层和下层磁悬浮连杆驱动装置均通过连杆机构驱动织针(15)做上、中、下三工位运动;所述下层磁悬浮连杆驱动装置包括:均匀分布在针筒装置(16)圆周外侧的32个下层磁悬浮驱动装置、32支挺针片(24)和32套下层连杆机构;每一套下层连杆机构包括:中长连杆(25)、长连杆(19)、长连杆支座(20)和短连杆(26);每一个下层磁悬浮驱动装置包括:支座(2)、顶针(27)、外筒(28)和驱动线圈;每一支挺针片(24)通过铰耳与中长连杆(25)铰接,中长连杆(25)与长连杆(19)的一端铰接,长连杆(19)的另一端与短连杆(26)铰接...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吴晓光张驰万道玉朱里张成俊雷小龙刘洋
申请(专利权)人:武汉纺织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湖北;4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