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层三角套筒扳手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2517891 阅读:55 留言:0更新日期:2015-12-16 16:49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多层三角套筒扳手,包括前盖、套筒组、外套筒、弹簧板和后盖,套筒组设于外套筒内部正三角形通孔中,弹簧板设于外套筒和后盖之间,前盖通过三个穿过对应圆形固定孔的前端固定螺钉固定到外套筒的前端面上,后盖通过三个穿过对应圆形固定孔的后端固定螺钉固定到外套筒的后端面上,套筒组中各套筒的边沿与对应的簧片组在后盖上的投影位置对齐,各簧片组顶在对应套筒的后端面上。本发明专利技术能够适合多种规格螺栓和螺母的拆装,对空间要求不高,便于使用,且体积小、便于携带。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套筒扳手,尤其是带有多层套叠三角形套筒能够安装或拆除普通六角螺母、螺栓的手动扳手。
技术介绍
套筒扳手应用于外六角螺栓或螺母的拆装,常见的形式有十字形多头套筒和可换头组合式套筒。十字形多头套筒因为体积较大,再加上对空间要求较多,因此使用不便。可换头组合式套筒一般为单个套筒对应某一规格的螺栓或螺母,由于螺栓和螺母的规格众多,需要配备很多种套筒才能满足需要,因此可换头组合式套筒部件很多、体积也很大,不利于携带。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目前套筒扳手存在的问题,本专利技术设计了一种能够适用多种螺栓和螺母规格且不需换头的多层三角套筒扳手,其所采取的方案为: 该扳手包括前盖、套筒组、外套筒、弹簧板和后盖,前盖为正三角形薄片结构,中心位置为正六边形通孔,每个角设有一个圆形固定孔,套筒组包括数量不少于一个的正三角形套筒,每个套筒均为正三角形中空管形结构,内部通孔也为正三角形,套筒组中较小的套筒插入较大的套筒中,外套筒为正三角形中空管形结构,每个角设有一个圆形固定孔,内部通孔也为正三角形,外部设有垂直于外表面的柱状把手,弹簧板为正三角形薄片结构,每个角设有一个圆形固定孔,后盖为正三角形薄片结构,每个角设有一个圆形固定孔,前盖中心位置的正六边形通孔大于外套筒中心正三角形通孔内嵌的最大正六边形,前盖、外套筒除去把手的部分、弹簧板、后盖的外形相同,且它们相互对应的圆形固定孔位置相同,弹簧板的前板面上固定有与套筒组中的套筒数量相同的簧片组,各簧片组包括三根围绕弹簧板中心轴环形排列的长条形簧片,各簧片斜伸出弹簧板前板面,与弹簧板前板面夹角为锐角,套筒组设于外套筒内部正三角形通孔中,弹簧板设于外套筒和后盖之间,前盖通过三个穿过对应圆形固定孔的前端固定螺钉固定到外套筒的前端面上,后盖通过三个穿过对应圆形固定孔的后端固定螺钉固定到外套筒的后端面上,套筒组中各套筒的边沿与对应的簧片组在后盖上的投影位置对齐,各簧片组顶在对应套筒的后端面上。本专利技术能够适合多种规格螺栓和螺母的拆装,对空间要求不高,便于使用,且体积小、便于携带。【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装配关系不意图; 图2为本专利技术中弹簧板的示意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应用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做进一步说明。如图1和图2所示,该扳手包括前盖2、套筒组、外套筒6、弹簧7和后盖8,其中前盖2为正三角形薄片结构,中心位置为正六边形通孔,每个角设有一个圆形固定孔,套筒组包括三个正三角形套筒,由小到大分别为套筒一 3、套筒二 4和套筒三5,其中套筒二 4套住套筒一 3,套筒三5套住套筒二 4。每个正三角形套筒均为正三角形中空管形结构,内部通孔也为正三角形,外套筒6为正三角形中空管形结构,每个角设有一个圆形固定孔,内部通孔也为正三角形,外部设有垂直于外表面的柱状把手。弹簧板7为正三角形薄片结构,每个角设有一个圆形固定孔,后盖8为正三角形薄片结构,每个角设有一个圆形固定孔,前盖2中心位置的正六边形通孔大于外套筒6中心正三角形通孔内嵌的最大正六边形,前盖2、外套筒6除去把手的部分、弹簧板7、后盖8的外形相同,且它们相互对应的圆形固定孔位置相同。弹簧板7的前板面上固定有与套筒组中的套筒数量相同的簧片组,分别为簧片组一71、簧片组二 72和簧片组三73,各簧片组包括三根围绕弹簧板7中心轴环形排列的长条形簧片,各簧片斜伸出弹簧板7前板面,与弹簧板7前板面夹角为锐角,套筒组设于外套筒6内部正三角形通孔中,弹簧板7设于外套筒6和后盖8之间,前盖2通过三个穿过对应圆形固定孔的前端固定螺钉I固定到外套筒6的前端面上,后盖8通过三个穿过对应圆形固定孔的后端固定螺钉9固定到外套筒6的后端面上,套筒组中各套筒的边沿与对应的簧片组在后盖8上的投影位置对齐,各簧片组顶在对应套筒的后端面上,其中,簧片组一 71、簧片组二 72和簧片组三73分别顶在套筒一 3、套筒二 4、套筒三5的后端面上。如图3所示,以螺栓10为例,其六角头截面与套筒二 4的内部正三角形通孔匹配,即六角头可恰好放入套筒二 4的内部正三角形通孔,在使用时,将螺栓10六角头放入套筒中心,调整方向,使螺栓10六角头嵌入套筒二 4的内部正三角形通孔中,此时螺栓10六角头的端面会压住较小的套筒一 3的前端面并使之向内退缩,套筒二 4后面因为有簧片组二72支撑不会退缩,即套筒二 4已经套住了螺栓10六角头,旋转外套筒6的把手,套筒二 4便会带动螺栓10六角头旋转,从而完成螺栓10的拆装。【主权项】1.多层三角套筒扳手,包括前盖(2)、套筒组、外套筒(6)、弹簧板(7)和后盖(8),其特征在于:前盖(2)为正三角形薄片结构,中心位置为正六边形通孔,每个角设有一个圆形固定孔,套筒组包括数量不少于一个的正三角形套筒,每个套筒均为正三角形中空管形结构,内部通孔也为正三角形,套筒组中较小的套筒插入较大的套筒中,外套筒(6)为正三角形中空管形结构,每个角设有一个圆形固定孔,内部通孔也为正三角形,外部设有垂直于外表面的柱状把手,弹簧板(7)为正三角形薄片结构,每个角设有一个圆形固定孔,后盖(8)为正三角形薄片结构,每个角设有一个圆形固定孔,前盖(2)中心位置的正六边形通孔大于外套筒(6)中心正三角形通孔内嵌的最大正六边形,前盖(2)、外套筒(6)除去把手的部分、弹簧板(7)、后盖(8)的外形相同,且它们相互对应的圆形固定孔位置相同,弹簧板(7)的前板面上固定有与套筒组中的套筒数量相同的簧片组,各簧片组包括三根围绕弹簧板(7)中心轴环形排列的长条形簧片,各簧片斜伸出弹簧板(7)前板面,与弹簧板(7)前板面夹角为锐角,套筒组设于外套筒(6)内部正三角形通孔中,弹簧板(7)设于外套筒(6)和后盖(8)之间,前盖(2)通过三个穿过对应圆形固定孔的前端固定螺钉(I)固定到外套筒(6)的前端面上,后盖(8)通过三个穿过对应圆形固定孔的后端固定螺钉(9)固定到外套筒(6)的后端面上,套筒组中各套筒的边沿与对应的簧片组在后盖(8)上的投影位置对齐,各簧片组顶在对应套筒的后端面上。【专利摘要】本专利技术公开了多层三角套筒扳手,包括前盖、套筒组、外套筒、弹簧板和后盖,套筒组设于外套筒内部正三角形通孔中,弹簧板设于外套筒和后盖之间,前盖通过三个穿过对应圆形固定孔的前端固定螺钉固定到外套筒的前端面上,后盖通过三个穿过对应圆形固定孔的后端固定螺钉固定到外套筒的后端面上,套筒组中各套筒的边沿与对应的簧片组在后盖上的投影位置对齐,各簧片组顶在对应套筒的后端面上。本专利技术能够适合多种规格螺栓和螺母的拆装,对空间要求不高,便于使用,且体积小、便于携带。【IPC分类】B25B13/06, B25B13/56【公开号】CN105150150【申请号】CN201510638603【专利技术人】师以奎, 师磊, 赵建文, 陈宁, 孔维辰, 蔡玲瑶, 董心平, 胡筱鸣, 刘晓莉, 王蕾 【申请人】国网山东省电力公司泰安供电公司, 国家电网公司【公开日】2015年12月16日【申请日】2015年10月8日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多层三角套筒扳手,包括前盖(2)、套筒组、外套筒(6)、弹簧板(7)和后盖(8),其特征在于:前盖(2)为正三角形薄片结构,中心位置为正六边形通孔,每个角设有一个圆形固定孔,套筒组包括数量不少于一个的正三角形套筒,每个套筒均为正三角形中空管形结构,内部通孔也为正三角形,套筒组中较小的套筒插入较大的套筒中,外套筒(6)为正三角形中空管形结构,每个角设有一个圆形固定孔,内部通孔也为正三角形,外部设有垂直于外表面的柱状把手,弹簧板(7)为正三角形薄片结构,每个角设有一个圆形固定孔,后盖(8)为正三角形薄片结构,每个角设有一个圆形固定孔,前盖(2)中心位置的正六边形通孔大于外套筒(6)中心正三角形通孔内嵌的最大正六边形,前盖(2)、外套筒(6)除去把手的部分、弹簧板(7)、后盖(8)的外形相同,且它们相互对应的圆形固定孔位置相同,弹簧板(7)的前板面上固定有与套筒组中的套筒数量相同的簧片组,各簧片组包括三根围绕弹簧板(7)中心轴环形排列的长条形簧片,各簧片斜伸出弹簧板(7)前板面,与弹簧板(7)前板面夹角为锐角,套筒组设于外套筒(6)内部正三角形通孔中,弹簧板(7)设于外套筒(6)和后盖(8)之间,前盖(2)通过三个穿过对应圆形固定孔的前端固定螺钉(1)固定到外套筒(6)的前端面上,后盖(8)通过三个穿过对应圆形固定孔的后端固定螺钉(9)固定到外套筒(6)的后端面上,套筒组中各套筒的边沿与对应的簧片组在后盖(8)上的投影位置对齐,各簧片组顶在对应套筒的后端面上。...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师以奎师磊赵建文陈宁孔维辰蔡玲瑶董心平胡筱鸣刘晓莉王蕾
申请(专利权)人:国网山东省电力公司泰安供电公司国家电网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山东;3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