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型平头、纵流、大方形系数内河高速艇艇型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2516847 阅读:84 留言:0更新日期:2015-12-16 15:04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高速艇艇型技术领域,特指一种新型平头、纵流、大方形系数内河高速艇艇型,包括艇体,艇体包括龙骨、艇底部、舷侧板、甲板、艉封板、艏封板,艇体横向截面为U型设计,艇体纵向为流线型设计,方形系数约0.5~0.8,艏部为平头设计,舯前艇底横向截面为弧形设计,斜升角约5~20度,舯后艇底横向截面为V型设计,斜升角约5~20度,艇底部前端与尾端采用平滑过渡。本发明专利技术所述艇型既适用于浅水高速航行,又能满足冲滩靠岸需求,并且在内河漩涡、暗流中具有优良的操纵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高速艇艇型
,特指一种新型平头、纵流、大方形系数内河高速 艇艇型。
技术介绍
高速艇的艇型很多,常见的有圆舭折角型、深V型、带断级和不带断级的V型、槽道 型,此外还有M型、W型等。一般认为,当体积傅氏数2.<&、<3时,称为介于排水航行与高 速滑行之间的过渡状态,艇体型线宜采用圆舭型,当体积傅氏数心、>3时,艇体底部受水 动力作用,把艇体托出水面,此时进入高速滑行阶段,舭部带有折角的V型艇体在阻力性能 方面逐渐呈现优势。 但以上常规艇型在内河浅水、漩涡、暗流中使用,具有一定的局限性,受漩涡、暗流 的影响,常规艇型首部会产生首摇,航向稳定性差,且较难满足冲滩靠岸的需求。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以上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新型平头、纵流、大方形系数内河高速艇艇型, 该艇型既适用于浅水高速航行,又能满足冲滩靠岸需求,并且在内河漩涡、暗流中具有优良 的操纵性。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种新型平头、纵流、大方形系数内河高速艇艇型,包括艇体,艇体包括龙骨、艇底 部、舷侧板、甲板、艉封板、艏封板,艇体横向截面为U型设计,艇体纵向为流线型设计,方形 系数约0. 5~0. 8,艏封板为平头设计,舯前艇底横向截面为弧形设计,斜升角约5~20度, 舯后艇底横向截面为V型设计,斜升角约5~20度,艇底部前端与尾端采用平滑过渡。 进一步而言,所述舷侧板折角线外设有内置式水平舭板,内置式水平舭板沿舷侧 板从艉封板一直延伸至艏封板,内置式水平舭板型宽为〇. OlB~0. 1B。 进一步而言,所述内置式水平舭板距离艏封板船长0. 1~0. 3L处设有内置式防溅 条,若干内置式防溅条型宽为〇. OlB~0. 1B,水平向下倾斜0~60度。 进一步而言,所述距离艉封板0. 2L内沿舭部折角线设有高度为0. 0005L~0. 005L 的垂直舭板。 进一步而言,所述沿艉封板垂直向下设有超出艇底部高度为0. 0005L~0. 005L的 垂直尾板。 进一步而言,所述龙骨采用平板龙骨。 本专利技术有益效果: 1、在内河漩涡、暗流中使用,具有良好的航向稳定性,且能满足冲滩靠岸等需求; 2、低速时具有与常规艇型相当的阻力性能,高速时由尾部提供动升力,具有与常 规滑行艇相当的阻力性能; 3、具有吃水浅的特点。【附图说明】 图1是本专利技术整体结构侧视图; 图2是图1中A-A剖视图; 图3是图1中B-B剖视图; 图4是图1中C-C剖视图。 1、龙骨;2、艇底部;3、舷侧板;4、甲板;5、艉封板;6、艏封板;7、内置式水平舭板; 8、内置式防溅条;9、垂直舭板;10、垂直艉板。【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与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进行说明。 如图1~4所示,本专利技术所述一种新型平头、纵流、大方形系数内河高速艇艇型,包 括艇体,艇体包括龙骨1、艇底部2、舷侧板3、甲板4、艉封板5、艏封板6,艇体横向截面为U 型设计,艇体纵向截面为流线型设计,方形系数约〇. 5~0. 8。采用这样的设计,方形系数 较常规艇型大,具有吃水浅的特点。艏封板6为平头设计,舯前艇底部2横向截面为弧形设 计,斜升角约5~20度,舯后艇底部2横向截面为V型设计,斜升角约5~20度。艇底部2 前端与尾端采用平滑过渡。采用这样的设计,在内河漩涡、暗流中使用,具有良好的航向稳 定性,且能满足冲滩靠岸等需求。另外,本专利技术在低速时具有与常规艇型相当的阻力性能, 高速时由尾部提供动升力,具有与常规滑行艇相当的阻力性能。 更具体而言,本专利技术所述舷侧板3折角线外设有内置式水平舭板7,内置式水平舭 板7沿舷侧板3从艉封板5 -直延伸至艏封板6,内置式水平舭板7型宽为0.0 lB~0. 1B。 采用这样的设计,在高速航行时具有更好的水动力性能。 更具体而言,本专利技术所述内置式水平舭板7距离艏封板6型宽0. 1~0. 3L处设有 内置式防溅条8,内置式防溅条8宽度为0.0 lB~0. 1B,水平向下倾斜0~60度。采用这 样的设计,可使高速艇的阻力、横摇、纵摇、升沉、失速及回转性能更优。 更具体而言,本专利技术所述距离艉封板5处0.2L内沿舭部折角线设有高度为 0. 0005L~0. 005L的垂直舭板9。所述沿艉封板5垂直向下设有超出艇底部2高度为 0. 0005L~0. 005L的垂直尾板10。采用这样的设计,可以在高速时调整航态、减小尾浪、并 优化阻力性能。 更具体而言,本专利技术所述龙骨1采用平板龙骨。其宽度主要是从减小吃水和改善 加工和焊接工艺等方面确定。 以上为本专利技术较佳的实施方式,本专利技术所属领域的技术人员还能够对上述实施方 式进行变更和修改。因此,本专利技术并不局限于上述的【具体实施方式】,凡是本领域技术人员在 本专利技术的基础上所作的任何显而易见的改进、替换或变型均属于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主权项】1. 一种新型平头、纵流、大方形系数内河高速艇艇型,包括艇体,所述艇体包括龙骨 (1)、艇底部(2)、舷侧板(3)、甲板(4)、艉封板(5)、艏封板(6),其特征在于:所述艇体横向 截面为U型设计,所述艇体纵向为流线型设计,方形系数约0. 5~0. 8,所述艏封板(6)为平 头设计,所述艇底部(2)前端横向截面为弧形设计,斜升角约5~20度,所述艇底部(2)尾 端横向截面为V型设计,斜升角约5~20度,所述艇底部(2)前端与尾端采用平滑过渡。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新型平头、纵流、大方形系数内河高速艇艇型,其特征在 于:所述舷侧板⑶折角线外设有内置式水平舭板(7),所述内置式水平舭板(7)沿舷侧板 (3)从艉封板(5) -直延伸至艏封板(6),所述内置式水平舭板(7)型宽为0.0 lB~0. 1B。3. 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一种新型平头、纵流、大方形系数内河高速艇艇型,其特征在 于:所述内置式水平舭板(7)距离艏封板(6)船长0. 1~0. 3L处设有内置式防溅条(8), 所述内置式防溅条(8)宽度为0.0 lB~0. 1B,水平向下倾斜0~60度。4.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新型平头、纵流、大方形系数内河高速艇艇型,其特征在 于:所述距离艉封板(5)处0. 2L内沿舭部折角线设有高度为0. 0005L~0. 005L的垂直舭 板(9) 〇5.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新型平头、纵流、大方形系数内河高速艇艇型,其特征在 于:所述沿艉封板(5)垂直向下设有超出艇底部(2)高度为0. 0005L~0. 005L的垂直尾板 (IO)06.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新型平头、纵流、大方形系数内河高速艇艇型,其特征在 于:所述龙骨(1)采用平板龙骨。【专利摘要】本专利技术涉及高速艇艇型
,特指一种新型平头、纵流、大方形系数内河高速艇艇型,包括艇体,艇体包括龙骨、艇底部、舷侧板、甲板、艉封板、艏封板,艇体横向截面为U型设计,艇体纵向为流线型设计,方形系数约0.5~0.8,艏部为平头设计,舯前艇底横向截面为弧形设计,斜升角约5~20度,舯后艇底横向截面为V型设计,斜升角约5~20度,艇底部前端与尾端采用平滑过渡。本专利技术所述艇型既适用于浅水高速航行,又能满足冲滩靠岸需求,并且在内河漩涡、暗流中具有优良的操纵性。【IPC分类】B63B1/04【公开号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新型平头、纵流、大方形系数内河高速艇艇型,包括艇体,所述艇体包括龙骨(1)、艇底部(2)、舷侧板(3)、甲板(4)、艉封板(5)、艏封板(6),其特征在于:所述艇体横向截面为U型设计,所述艇体纵向为流线型设计,方形系数约0.5~0.8,所述艏封板(6)为平头设计,所述艇底部(2)前端横向截面为弧形设计,斜升角约5~20度,所述艇底部(2)尾端横向截面为V型设计,斜升角约5~20度,所述艇底部(2)前端与尾端采用平滑过渡。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岳国强孙永炎王占峰王昱何建平
申请(专利权)人:武汉船舶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湖北;4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