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可兼容陆上行驶系统的高速船体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32403506 阅读:45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2-24 13:0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可兼容陆上行驶系统的高速船体,所述船体底部为V型结构,所述船体底部设置有用于船体行走的轮胎、以及用于安装和收纳轮胎的安装槽,所述安装槽包括设置在船体前端的第一安装槽和设置在船体后端的第二安装槽,所述第一安装槽的后端面为曲面,所述船体尾端设置有导水槽且导水槽与第二安装槽连通。具备该船艇可以在洪涝区域截断路段进行快速水陆转换,且吃水浅,适宜在农田、村镇等相对开阔的泛洪区航行/行驶,推进功率足、载荷大,可提高单次救援救助效率。可提高单次救援救助效率。可提高单次救援救助效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可兼容陆上行驶系统的高速船体


[0001]本技术涉及船舶
,具体涉及一种可兼容陆上行驶系统的高速船体。

技术介绍

[0002]对于地理环境复杂的地区,尤其是江河湖泊地区,汛期洪涝灾害尤为突出,易形成大面积洪涝区域。简易型冲锋舟、充气快艇等执行救灾救助任务时,具有机动灵活、易于转运的特点,但存在载荷小、动力低、水陆机动转换(人力搬运) 能力弱等不足。因此,在进行救灾救助任务时,一种集成水上和陆上高性能的船艇来替代传统单一性能较强的救援装备迫切需求。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有鉴于此,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可兼容陆上行驶系统的高速船体,具备该线型的船艇可以在洪涝区域截断路段进行快速水陆转换,且吃水浅,适宜在农田、村镇等相对开阔的泛洪区航行/行驶,推进功率足、载荷大,可提高单次救援救助效率。
[0004]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的技术方案具体如下:
[0005]一种可兼容陆上行驶系统的高速船体,所述船体底部为V型结构,所述船体底部设置有用于船体行走的轮胎以及用于安装和收纳轮胎的安装槽,所述安装槽包括设置在船体前端的第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可兼容陆上行驶系统的高速船体,其特征在于,所述船体底部为V型结构,所述船体底部设置有用于船体行走的轮胎(1)、以及用于安装和收纳轮胎(1)的安装槽,所述安装槽包括设置在船体前端的第一安装槽(2)和设置在船体后端的第二安装槽(3),所述第一安装槽(2)的后端面(4)为曲面,所述船体尾端设置有导水槽(5),所述导水槽(5)与所述第二安装槽(3)连通...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陆超刘艳辉舒宗浩周丽平曹博鲁军涛
申请(专利权)人:武汉船舶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