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防治鱼类赤皮病的药物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2513704 阅读:90 留言:0更新日期:2015-12-16 11:30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防治鱼类赤皮病的药物,其特征在于,由以下原料制备而成:金樱根、金银花、青木香、天葵子、半枝莲、石见穿、蛇六谷、木鳖子、藤梨根、寻骨风、鹿衔草、地锦草、大蓟;本发明专利技术的配方属纯中草药制剂,具有清热解毒,止血化淤的功效,不含毒副作用,在消炎解毒灭菌的同时,对池水无污染、无残留,本配方的药物不仅可预防鱼类赤皮病,还具有良好的治愈赤皮病的效果,成本低,经过中草药的药理药性分析,科学配伍着重于整体功效,提高了鱼体的抗病能力,使用安全可靠,产品质量稳定。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设及了水产养殖
,具体设及了一种防治鱼类赤皮病的药物
技术介绍
赤皮病又称出血性腐败病,赤皮攝、擦皮攝等。赤皮病是草、青鱼的主要疾病之一。 此病多发生于2-3龄大鱼,当年鱼也可发生,常与肠炎病、烂觸病同时发生,形成并发症。该 病主要危害草鱼、青鱼、經鱼、团头妨等多种淡水鱼类,在我国各养鱼地区,一年四季都有流 行,但是W水溫25-30C时为流行盛期。 该病主要危害草鱼、青鱼、經鱼、团头妨等多种淡水鱼类,在我国各养鱼地区,一年 四季都有流行,尤其是在捕拱、运输后。鱼的体表完整无损时病原菌无法侵入鱼的皮肤。只 有当鱼因捕拱、运输、放养使鱼体受机械损伤,或冻伤,或体表被寄生虫寄生而受损时,病原 菌才能乘虚而入,引起发病。 病鱼行动缓慢,反应迟纯,衰弱、离群独游于水面。体表局部或大面积出血发炎,鱗 片脱落,特别是鱼体两侧和腹部最为明显。罐充血,尾部烂掉,形成"蛙罐"。鱼的上下鄂及 觸盖部分充血,呈块状红斑。有时觸盖烂去一块,呈小圆窗状,出现"开天窗"。在鱗片脱离 和罐条腐烂处往往出现水霉寄生,加重病势。发病几天后就会死亡。巧光假单胞菌(Pseudomonasfluorescens),属假单胞菌科。菌体短杆状,两端圆 形,大小为0.7-0. 75X0. 4~0.45微米,单个或2个相连。有动力,极端1-3根鞭毛;无芽 抱,菌体染色均匀、革兰氏阴性,琼脂培养基上菌落呈园形,灰白色,20小时左右开始产生绿 色或黄绿色的色素,弥漫培养基。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提供的是一种防治鱼类赤皮病的药物,是根据中草药的药理药性分析,经 科学配伍制得的乳剂或粉剂,具有清热解毒,消炎灭菌,提高鱼体抗病能力,对池水无污染, 无残留,无副作用,使用安全,产品质量稳定。 本专利技术采用的技术配方如下: 一种防治鱼类赤皮病的药物,由W下原料,按其重量份制备而成:金樓根14-16份、金 银花9-11份、青木香9-11份、天葵子4-6份、半枝莲8-10份、石见穿7-9份、蛇六谷1-3份 木整子2-4份、藤梨根7-9份、寻骨风1-3份、鹿衔草11-13份、地锦草7-10份、大劑5-7份。 -种防治鱼类赤皮病的药物,优先按W下重量份的原料制备而成:金樓根15份、 金银花10份、青木香10份、天葵子5份、半枝莲9份、石见穿8份、蛇六谷2份、木整子3份、 藤梨根8份、寻骨风2份、鹿衔草12份、地锦草8份、大劑6份。 -种防治鱼类赤皮病药物的制备方法,制备步骤如下: ii将上述中草药原料去除杂质,微波干燥杀菌消毒; 11将上述干燥后的中草药切段或切片,段长2-3畑1,片厚2-3mm; 't将上述切段或切片的中草药放在可加热的器皿内,再加入7-9倍体积的水,浸泡 7-8h,然后加热煎煮,至沸腾转小火加热50-60min后,过滤得药液,药渣再次加入3-4倍的 水,加热至沸腾后转小火沸腾20-30min,过滤得药液,再次加3-4倍的水,沸腾后转小火沸 腾20-30min,过滤得药液; 蓮:将上一步骤中所得药液混匀后,真空浓缩,喷雾干燥后,即得粉剂药物。 使用时将粉剂药物与饲料按重量比1 :80-100混合使用。 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本专利技术的配方属纯中草药制剂,具有清热解毒,止血化渺的功 效,不含毒副作用,在消炎解毒灭菌的同时,对池水无污染、无残留,本配方的药物不仅可预 防鱼类赤皮病,还具有良好的治愈赤皮病的效果,成本低,经过中草药的药理药性分析,科 学配伍着重于整体功效,提高了鱼体的抗病能力,使用安全可靠,产品质量稳定。【具体实施方式】一种防治鱼类赤皮病的药物,由W下原料,按其重量份制备而成:金樓根14-16份、金银花9-11份、青木香9-11份、天葵子4-6份、半枝莲8-10份、石见穿7-9份、蛇六谷 1-3份木整子2-4份、藤梨根7-9份、寻骨风1-3份、鹿衔草11-13份、地锦草7-10份、大劑 5-7份。一种防治鱼类赤皮病药物的制备方法,制备步骤包括如下: III将上述中草药原料去除杂质,微波干燥杀菌消毒; 瞧将上述干燥后的中草药切段或切片,段长2-3畑1,片厚2-3mm; 空将上述切段或切片的中草药放在可加热的器皿内,再加入7-9倍体积的水,浸泡 7-8h,然后加热煎煮,至沸腾转小火加热50-60min后,过滤得药液,药渣再次加入3-4倍的 水,加热至沸腾后转小火沸腾20-30min,过滤得药液,再次加3-4倍的水,沸腾后转小火沸 腾20-30min,过滤得药液; li;将上一步骤=次所得药液混合均匀,加入乳化剂辛苯昔醇,即得乳液型药物;或将 上一步骤中所得药液混匀后,真空浓缩,喷雾干燥后,即得粉剂药物。本专利技术所得药物,可喷洒池水,亦可拌料投喂用于防治鱼类赤皮病,W上配方为 500kg鱼的治疗用量,用于预防时,药物用量减半。优先实施例 一种防治鱼类赤皮病的药物,优先按W下重量份的原料制备而成:金樓根15份、金银 花10份、青木香10份、天葵子5份、半枝莲9份、石见穿8份、蛇六谷2份、木整子3份、藤 梨根8份、寻骨风2份、鹿衔草12份、地锦草8份、大劑6份。其制备步骤包括如下: r将上述中草药原料去除杂质,微波干燥杀菌消毒; 議将上述干燥后的中草药切段或切片,段长2. 5畑1,片厚2. 5mm; 置将上述切段或切片的中草药放在可加热的器皿内,再加入8倍体积的水,浸泡7-化, 然后加热煎煮,至沸腾转小火加热50-60min后,过滤得药液,药渣再次加入3. 5倍的水,加 热至沸腾后转小火沸腾20min,过滤得药液,再次加3倍的水,沸腾后转小火沸腾20min,过 滤得药液; 4将上一步骤=次所得药液混合均匀,加入乳化剂辛苯昔醇,即得乳液型药物;或将 上一步骤中所得药液混匀后,真空浓缩,喷雾干燥后,即得粉剂药物。 实施例1 一种防治鱼类赤皮病的药物,由W下原料,按其重量份制备而成:金樓根14份、金银花 9份、青木香9份、天葵子4份、半枝莲8份、石见穿7份、蛇六谷1份、木整子2份、藤梨根7 份、寻骨风1份、鹿衔草11份、地锦草7份、大劑5份。 可制备乳液型药物和粉剂药物。[001引实施例2 一种防治鱼类赤皮病的药物,由W下原料,按其重量份制备而成:金樓根16份、金银花 11份、青木香11份、天葵子6份、半枝莲10份、石见穿9份、蛇六谷3份、木整子4份、藤梨 根9份、寻骨风3份、鹿衔草13份、地锦草10份、大劑7份。 可制备乳液型药物和粉剂药物。 本专利技术的中草药配方药物功效对照表如下:表1。 不良反应指喂药后鱼出现厌食或其他反常症状。【主权项】1. 一种防治鱼类赤皮病的药物,其特征在于,由以下原料,按其重量份制备而成:金樱 根14-16份、金银花9_11份、青木香9_11份、天葵子4_6份、半枝莲8_10份、石见穿7_9份、 蛇六谷1-3份木鳖子2-4份、藤梨根7-9份、寻骨风1-3份、鹿衔草11-13份、地锦草7-10 份、大蓟5-7份。2. -种防治鱼类赤皮病的药物,其特征在于,按以下重量份的原料制备而成:金樱根 15份、金银花10份、青木香10份、天葵子5份、半枝莲9份、石见穿8份、蛇六谷2份、木鳖 子3份、藤梨根8份、寻骨风2份、鹿衔草12份、地锦草8份、大蓟6份。3. 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防治鱼类赤皮病药物的制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防治鱼类赤皮病的药物,其特征在于,由以下原料,按其重量份制备而成:金樱根14‑16份、金银花9‑11份、青木香9‑11份、天葵子4‑6份、半枝莲8‑10份、石见穿7‑9份、蛇六谷1‑3份木鳖子2‑4份、藤梨根7‑9份、寻骨风1‑3份、鹿衔草11‑13份、地锦草7‑10份、大蓟5‑7份。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郭成立王俊凤田寿荣
申请(专利权)人:全椒县花溪湖特种水产合作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安徽;3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