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风扇模块及具有风扇模块的帽子,该风扇模块包含一壳体、一风扇与一导气管。该壳体包含一连接部,并以可拆离的方式结合于一帽子的帽眉板,且该壳体具有一容置空间与一出风口,其中该出风口与该容置空间相连通;该风扇是可转动地设置于该壳体的容置空间中,且该风扇转动时产生一气流;该气流是白该出风口排出于该壳体外;该导气管连接于该壳体上,当使用者穿戴该帽子时,该导气管用以将该气流引导至使用者头部与该帽体之间。由此,该具有风扇模块的帽子不仅能达到防晒效果,又能令使用者感觉凉爽而不闷热。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是与凉感帽体有关;特别是指一种风扇模块及具有风扇模块的帽子。
技术介绍
—般来说,帽子的功能在于遮阳以避免使用者晒伤。以鸭舌帽为例,包含有主体与帽眉板,其中主体包覆使用者的头部且作为头顶防晒及固定的用;位于前缘的帽眉板则具有脸部遮阳的功效。然而,在酷热的环境下,由于帽子的主体紧密的贴附于使用者头部,故容易产生闷热感,甚至使得头部冒汗而使头发湿透。如此一来,穿戴帽子虽然可以达到遮阳及防晒的目的,但却容易让使用者感到极度地不适。目前有以特殊材质制成的较通风的帽子,能让外部的风通过帽子的孔洞而接触使用者的头部皮肤,抑或者通过帽体的散热材质,让外部的风将头部的热能带走进而使温度降低,皆能稍佳改善使用者头部的闷热感。然而,当使用者身处无风的高温日晒地区时,便无法使上述帽子达到通风或散热的效果。故,如何开发出不管使用者身在何处,都能达到防晒效果且令使用者感觉凉爽的帽子,是各家厂商急欲解决的课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有鉴于此,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风扇模块及具有风扇模块的帽子,不仅能让帽子达到防晒效果又能令使用者感觉凉爽而不闷热。缘以达成上述目的,本技术所提供一种具有风扇模块的帽子,包含一帽体与一风扇模块。该帽体用于穿戴于头部且包含有一帽眉板;该风扇模块结合于该帽体,且包含一壳体、一风扇与一导气管,其中该壳体是以可拆离的方式结合于该帽体的该帽眉板,且该壳体具有一容置空间;该风扇是可转动地设置于该壳体的容置空间中,且该风扇转动时产生一气流;该导气管连接于该壳体上,当使用者穿戴该帽子时,该导气管用以将该气流引导至使用者头部与该帽体之间。其中,该壳体包括有一顶板与一壳座,该顶板与该壳座相互连接且彼此间夹设该帽眉板;其中该壳座位于该帽眉板下方且具有该容置空间,以及一开口与该容置空间相通。其中,该壳座包含一上结合件与一下结合件,该上结合件与该下结合件相互对合,且该容置空间位于该上结合件与该下结合件之间;该下结合件具有该开口。其中,该具有风扇模块的帽子还包含有一蓄电池,且该帽体包含有一侧袋;该蓄电池位于该帽体的该侧袋内;该风扇模块包含有一对第一电极扣,位于该壳体的表面,并与该风扇电性连接;该帽体包含有一对第二电极扣,对应于该蓄电池的二电极,并位于该帽眉板的表面;由此,该蓄电池通过该对第二电极扣与该对第一电极扣相互接触而与该风扇电性连接,并将电力供予该风扇。本技术另提供一种风扇模块,包含一壳体与一风扇。该壳体包含一连接部,且具有一容置空间与一出风口,其中该出风口与该容置空间相连通;该风扇,是可转动地设置于该壳体的容置空间中,该风扇转动时产生一气流;该气流是自该出风口排出于该壳体外。其中,该风扇模块还包含有一导气管,是结合于该壳体上且具有一进气口与至少一出气口,其中该进气口与该至少一出气口相连通,且该进气口与该壳体的出风口相连通;该风扇产生的气流是自该进气口进入该导气管中,再从该出气口排出于该导气管外。其中,该壳体包括有一顶板与一壳座,该顶板与该壳座相互连接;其中该壳座具有该容置空间,以及一开口与该容置空间相通。其中,该壳座包含一上结合件与一下结合件,该上结合件与该下结合件相互对合,且该容置空间位于该上结合件与该下结合件之间;该下结合件具有该开口。其中,该壳体包括有一顶板与一壳座,该顶板一端与该壳座连接,另一端具有至少一抵压件,该顶板与该壳座之间形成有该连接部。其中,该抵压件为一端连接于该顶板的一弹性片体,其自由端抵接该壳座。其中,该风扇模块包括有一蓄电池与一外部电力源;其中该蓄电池同时与该风扇及该外部电力源电性连接,且该蓄电池用以将电力供应给该风扇;该外部电力源则将电力供予该蓄电池蓄电。本技术的效果在于该帽体与该风扇模块结合,且该风扇模块的导气管可将风扇产生的气流引导至使用者头部与该帽体之间,而能让使用者感觉凉爽而不闷热。【附图说明】为能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以下结合较佳实施例并配合附图详细说明如后,其中:图1是本技术一较佳实施例具有风扇模块的帽子的立体图。图2是本技术上述第一较佳实施例具有风扇模块的帽子的分解图。图3是本技术上述第一较佳实施例具有风扇模块的帽子的局部分解图,揭示壳座包含上结合件与下结合件。图4是本技术上述第一较佳实施例具有风扇模块的帽子的侧视图,揭示导气管的一端位于帽体的内部空间。图5是本技术上述第一较佳实施例具有风扇模块的帽子的示意图,揭示风扇产生的气流被引入使用者头部与帽体之间。图6是本技术上述第一较佳实施例具有风扇模块的帽子的仰视图。图7是本技术上述第一较佳实施例具有风扇模块的帽子的前视图。图8是本技术上述第一较佳实施例的电源转换装置的电源转换示意图。图9是本技术第二较佳实施例具有风扇模块的帽子的立体图。图10是本技术第三较佳实施例风扇模块的局部剖视图,揭示顶板设置有一弹性片体。图11是本技术第四较佳实施例风扇模块的局部剖视图,揭示太阳能板位于顶板上。【具体实施方式】请参图1至图3所示,为本技术一较佳实施例的具有风扇模块的帽子100,包含一帽体10以及一风扇模块20,其中该帽体10用于穿戴于使用者头部且包含有一帽眉板101与一侧袋102 ;该风扇模块20结合于该帽体10,且包含一壳体、一风扇26、一导气管28与一电源转换装置29,其中该壳体是以可拆离的方式结合于该帽体10的该帽眉板101。于本实施例中,该壳体包含一顶板22与一壳座24,该顶板22与该壳座24相互连接且彼此间夹设该帽眉板101 ;亦即,该顶板22位于该帽眉板101上方,而该壳座24位于该帽眉板101下方,其中该顶板22的顶面设置有一太阳能板221 ;该太阳能板221可吸收光能,并将光能转换为电能。该壳座24包含一上结合件241与一下结合件242,该上结合件241与该下结合件242相互对合,且两者之间具有一容置空间241S ;该下结合件242则具有一开口 242a与一出风口 242b,使该容置空间241S与该壳体24外部相通。该风扇26是可转动地设置于该壳体的容置空间241S中,且该风扇26转动时产生一气流。详而言之,该壳座24外部的气体自该开口 242a进入该容置空间241S内,并通过该风扇26的转动,使该气流由该出风口242b排出该壳座24外部。此外,该风扇26与一对第一电极扣26a、26b电性连接,突伸于该壳座24的上表面,并与该风扇26电性连接。该导气管28连接于该壳体上,且具有一进气口 28a与多个出气口 28b,其中该进气口 28a与该至少一出气口 28b相连通,且该进气口 28a与该壳座24的出风口 242b对接,使该气流自该进气口 28a进入该导气管28中,再从所述出气口 28b排出于该导气管28外。如图4所示,该导气管28的设置有所述出气口 28b的一端位于该帽体10的内部空间10S,故如图5所示,当使用者穿戴该具有风扇模块的帽子100时,该导气管28可将该气流(箭头所示)引导至使用者头部I与该帽体10之间,即该帽体10的内部空间1S中,而能让使用者头部I感觉凉爽而不闷热,并改善过去因为帽体10和使用者头部I完全服贴而感到不适的问题。另外,请配合图6所示,该导气管28更可于相对于该壳座24的出风口 242b的位置设置多个出气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具有风扇模块的帽子,其特征在于,包括:一帽体,用于穿戴于头部且包含有一帽眉板;以及一风扇模块,结合于该帽体,且包含一壳体、一风扇与一导气管,其中该壳体以可拆离的方式结合于该帽体的该帽眉板,且该壳体具有一容置空间;该风扇可转动地设置于该壳体的容置空间中,且该风扇转动时产生一气流;该导气管连接于该壳体上,当使用者穿戴该帽子时,该导气管用以将该气流引导至使用者头部与该帽体之间。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永铭,王崇贤,
申请(专利权)人:王永铭,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中国台湾;71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