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应用于含油垢零件的蒸煮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2506423 阅读:72 留言:0更新日期:2015-12-13 10:3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应用于含油垢零件的蒸煮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一呈长方形状上方开口的蒸煮池,所述蒸煮池底板上方沿长度方向铺设有一隔板,所述隔板上均匀布设有若干横向的通槽;还包括一进水管,所述进水管一端延伸至蒸煮池的上方,另一端与一水泵的出口相连通;蒸煮池底部位于蒸煮池底板和隔板之间还设有一用于导热的第一油管和第二油管,所述第一油管的一端与所述第二油管的一端经一位与底板和隔板之间横向铺设的波纹管相连通。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通过将含有油垢的零件放置在蒸煮池的隔板上,通过隔板下方的波纹管加热从进水管输入的水,从而对零件进行蒸煮,该装置结构简单,易于操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零件除垢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应用于含油垢零件的蒸煮装置
技术介绍
现有的不锈钢零部件,使用时间长后其表面均容易粘附有各种油垢,需要清除,现有的一般通过人工进行一件件的擦除油垢,效率低,而且人工成本大。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针对以上不足之处,提供了一种应用于含油垢零件的蒸煮装置,用于去除零件表面的油垢。本技术解决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方案是:一种应用于含油垢零件的蒸煮装置,包括一呈长方形状上方开口的蒸煮池,所述蒸煮池底板上方沿长度方向铺设有一隔板,所述隔板上均匀布设有若干横向的通槽;还包括一进水管,所述进水管一端延伸至蒸煮池的上方,另一端与一水栗的出口相连通;蒸煮池底部位于蒸煮池底板和隔板之间还设有一用于导热的第一油管和第二油管,所述第一油管的一端与所述第二油管的一端经一位与底板和隔板之间横向铺设的波纹管相连通。进一步的,还包括一排水管,所述排水管包括相连通的第一端口、第二端口和第三端口,所述第一端口位于蒸煮池的上部且与所述蒸煮池内相连通,所述第二端口位于所述蒸煮池的底部且与所述蒸煮池内相连通,所述第三端口与一外部的蓄水池相连通。进一步的,所述第二端口上设有一用于控制排水量的第一阀门。进一步的,所述进水管上设有一用于调节进水量的第二阀门。进一步的,所述第一油管和第二油管上还分别设有一用于调节进油量的第三阀门,且所述第一油管的另一端经一外部高温油池与所述第二油管的另一端相连通。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有以下有益效果:蒸煮时,将零部放置于蒸煮池隔板上,同时向蒸煮池内输入水的同时通过所述第一油管通过230°以上的热油,输入的水通过所述波纹管进行加热,进行蒸煮零件。【附图说明】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专利进一步说明。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图中:1-蒸煮池;2-隔板;3_进水管;4_第一油管;5_第二油管;6_波纹管;7-水栗;8_高温油池;9_排水管;10_第一端口 ;11_第二端口 ;12_第三端口 ;13_第一阀门;14-第二阀门;15_第二阀门;16_蓄水池。【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技术进一步说明。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的一种应用于含油垢零件的蒸煮装置,包括一呈长方形状上方开口的蒸煮池1,所述蒸煮池I底板上方沿长度方向铺设有一隔板2,所述隔板2上均匀布设有若干横向的通槽;还包括一进水管3,所述进水管3 —端延伸至蒸煮池I的上方,另一端与一水栗7的出口相连通;蒸煮池I底部位于蒸煮池I底板和隔板2之间还设有一用于导热的第一油管4和第二油管5,所述第一油管4的一端与所述第二油管5的一端经一位与底板和隔板2之间横向铺设的波纹管6相连通。所述水栗7用于将外部的水输入至蒸煮池I中。从上述可知,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蒸煮时,将零部放置于蒸煮池I隔板2上,同时向蒸煮池I内输入水的同时通过所述第一油管4通过230°以上的热油,输入的水通过所述波纹管6进行加热,进行蒸煮零件。在本实施例中,还包括一排水管9,所述排水管9包括相连通的第一端口 10、第二端口 11和第三端口 12,所述第一端口 10位于蒸煮池I的上部且与所述蒸煮池I内相连通,所述第二端口 11位于所述蒸煮池I的底部且与所述蒸煮池I内相连通,所述第三端口 12与一外部的蓄水池16相连接。将所述第一端口 10和第二端口 11为排水管9的入口,通过位于底部和上部的排水管9的入口,防止水满后溢出蒸煮池I。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二端口 11上设有一用于控制排水量的第一阀门13。在本实施例中,所述进水管3上设有一用于调节进水量的第二阀门14。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油管4和第二油管5上还分别设有一用于调节进油量的第三阀门15,且所述第一油管4的另一端经一外部高温油池8与所述第二油管5的另一端相连通。将所述第一油管4作为进油管,所述第二油管5作为出油管,通过进油管和出油管相连通循环工作进行导热,利用效率高,不会造成浪费。综上所述,本技术提供的蒸煮装置,不仅结构简单,操作方便,易于实现,而且成本低,利用效率高,不会造成资源浪费。上列较佳实施例,对本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进行了进一步详细说明,所应理解的是,以上所述仅为本技术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技术,凡在本技术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主权项】1.一种应用于含油垢零件的蒸煮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一呈长方形状上方开口的蒸煮池,所述蒸煮池底板上方沿长度方向铺设有一隔板,所述隔板上均匀布设有若干横向的通槽;还包括一进水管,所述进水管一端延伸至蒸煮池的上方,另一端与一水栗的出口相连通;蒸煮池底部位于蒸煮池底板和隔板之间还设有一用于导热的第一油管和第二油管,所述第一油管的一端与所述第二油管的一端经一位于底板和隔板之间横向铺设的波纹管相连通。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应用于含油垢零件的蒸煮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一排水管,所述排水管包括相连通的第一端口、第二端口和第三端口,所述第一端口位于蒸煮池的上部且与所述蒸煮池内相连通,所述第二端口位于所述蒸煮池的底部且与所述蒸煮池内相连通,所述第三端口与一外部的蓄水池相连通。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应用于含油垢零件的蒸煮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端口上设有一用于控制排水量的第一阀门。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应用于含油垢零件的蒸煮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水管上设有一用于调节进水量的第二阀门。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应用于含油垢零件的蒸煮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油管和第二油管上还分别设有一用于调节进油量的第三阀门,且所述第一油管的另一端经一外部高温油池与所述第二油管的另一端相连通。【专利摘要】本技术涉及一种应用于含油垢零件的蒸煮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一呈长方形状上方开口的蒸煮池,所述蒸煮池底板上方沿长度方向铺设有一隔板,所述隔板上均匀布设有若干横向的通槽;还包括一进水管,所述进水管一端延伸至蒸煮池的上方,另一端与一水泵的出口相连通;蒸煮池底部位于蒸煮池底板和隔板之间还设有一用于导热的第一油管和第二油管,所述第一油管的一端与所述第二油管的一端经一位与底板和隔板之间横向铺设的波纹管相连通。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通过将含有油垢的零件放置在蒸煮池的隔板上,通过隔板下方的波纹管加热从进水管输入的水,从而对零件进行蒸煮,该装置结构简单,易于操作。【IPC分类】B08B3/10【公开号】CN204842339【申请号】CN201520568777【专利技术人】马俊 【申请人】福融辉实业(福建)有限公司【公开日】2015年12月9日【申请日】2015年8月1日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应用于含油垢零件的蒸煮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一呈长方形状上方开口的蒸煮池,所述蒸煮池底板上方沿长度方向铺设有一隔板,所述隔板上均匀布设有若干横向的通槽;还包括一进水管,所述进水管一端延伸至蒸煮池的上方,另一端与一水泵的出口相连通;蒸煮池底部位于蒸煮池底板和隔板之间还设有一用于导热的第一油管和第二油管,所述第一油管的一端与所述第二油管的一端经一位于底板和隔板之间横向铺设的波纹管相连通。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马俊
申请(专利权)人:福融辉实业福建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福建;3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