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谢武彰专利>正文

容器杯盖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250580 阅读:167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容器杯盖装置,属于日常生活用品技术领域,本装置包括有:一杯盖,其设有凹陷形态的流出口,该流出口的底面具有数个贯通孔;一遮蔽片,具有外径对应于所述流出口内径的凸出部,使该凸出部可以挤迫于该流出口以形成密封;一连接条,将所述遮蔽片与所述杯盖相连接。当容器内盛装饮料而不立即饮用时,可以将该遮蔽片从杯盖撕下,再将该凸出部压迫于所述凹陷部内,藉以防止杯内的饮料从贯通孔溢出;所述杯盖如果设置二个凹陷部,则可以在饮用杯内饮料时,暂时将该遮蔽片的凸出部套入另一个凹陷部内,以避免遮蔽片沾污。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所提供的结构也可以适用于非丢弃式的饮用杯,让非丢弃式饮用杯的实用性及附加价值得以更为提升。(*该技术在2015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属于日常生活用品
,特别涉及一种用于覆盖在一次性使用后可丢弃式的杯子的杯盖的结构设计。
技术介绍
目前市场饮料店所使用的饮用杯大致上可以分为丢弃式与非丢弃式两种型式;丢弃式者大都为廉价的纸杯或塑料杯,其使用一次后即可丢弃,使用非常方便、卫生。非丢弃式的饮用杯大部份是由饮料店贩售给顾客,顾客可以买回家使用,也可以拿这个饮料杯到店里消费时盛装饮料,比较具有环保效果。当顾客需要将饮料外带时,店员一般会在可丢弃式的纸杯或塑料的杯口封住杯盖以避免饮料外溢,又为了消费者饮用方便的考虑,所述杯盖通常会设置流出孔与插孔,让消费者可以嘴巴含住流出孔而饮用饮料,或将吸管从插孔插入而吸吮饮料。一般设在可丢弃式杯盖的流出口结构可分为两种第一种是流水口呈透空的形态,顾客需要将饮料外带时,市场上饮料店的做法是使用胶带将流出孔封住,消费者要喝饮料再将胶带撕下,但这样比较不卫生。另一种则是在流出口预先封闭一遮蔽片,且该流出口与遮蔽片的周边形成有割痕,当消费者要饮用饮料时,可以将遮蔽片撕开;但是撕开后的遮蔽片无法再覆盖回流出口,以致于饮料未饮用完时,无法良好地确保在不小心时造成饮料外溢,或是防止灰尘异物从流出口进入杯内,这样便会影响卫生。另外,传统的可丢弃式杯盖的流出口只是单一的透空孔形态,并没有进一步的过滤功能,因此,倘若杯子所盛装的是含有茶叶,例如药草茶、花草茶、......等的茶品时,杯内的茶叶便可能透过流出口进入消费者的口内,使用上较为不方便。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第一目的,是解决传统可丢弃式饮料杯的杯盖流出口未设置任何遮蔽装置,以致于使用者必须用胶带贴住流出口来防止饮料外溢,以及防止灰尘落入杯内的不卫生与不方便。本技术的第二目的,是解决传统具有遮蔽片的可丢弃式杯盖,其遮蔽片从杯盖被撕下后便无法再封闭住流出口,而且在不使用时,无法提供遮蔽片适当的放置位置的不方便。本技术的第三目的,是解决传统可丢弃式杯盖的流出口不具备过滤功能,致使饮用茶品时,杯内的茶叶无法被有效过滤,进而影响饮用时的方便性。基于此,本技术提出的一种容器杯盖装置,包括有一杯盖,其设有凹陷形态的流出口,该流出口的底面具有数个贯通孔;一遮蔽片,该遮蔽片具有外径对应于所述流出口内径的凸出部,使该凸出部可以挤迫于该流出口以形成密封;一连接条,该连接条将所述遮蔽片与所述杯盖相连接。本技术的特点及效果本技术所提供的容器杯盖装置,是在杯盖上面接近边缘处设置至少一个凹陷部,该凹陷部的底面则设置复数个贯通孔;杯盖边缘以小段材料连接一遮蔽片,该遮蔽片具有对应于所述凹陷部形状的凸出部;当容器内盛装饮料而不立即饮用时,可以将该遮蔽片从杯盖撕下,再将该凸出部压迫于所述凹陷部内,藉以防止杯内的饮料从贯通孔溢出;所述杯盖如果设置二个凹陷部时,则可以在饮用杯内饮料时,暂时将该遮蔽片的凸出部套入另一个凹陷部内,以避免遮蔽片沾。本技术是针对前述传统丢弃式饮用杯的杯盖所存在的缺失加以改良者,同时,所提供的结构也可以适用于非丢弃式的饮用杯,让非丢弃式饮用杯的实用性及附加价值得以更为提升。附图说明图1为显示本技术杯盖的较佳实施例的立体图。图2为显示将本技术连接在杯盖侧缘的遮蔽片撕下,并且欲套入流出口的立体图。图3为显示本技术在遮蔽片的凸出部设置垂直凸条,以及在流出口设置垂直凹沟的实施例平面剖视图。图4为显示图3所示的遮蔽片的凸出部套入流出口后的结构的平面剖视图。图5为显示本技术在遮蔽片的凸出部设置环形凸条的实施例平面剖视图。图6为显示图5所示的遮蔽片的凸出部套入流出口后的结构的平面剖视图。图7为显示本技术在遮蔽片的凸出部设置复数凸粒的实施例平面剖视图。图8为显示图5所示的遮蔽片的凸出部套入流出口后的结构的平面剖视图。图9为图7所示的遮蔽片的俯视平面图。图10为显示本技术可以在遮蔽片的凸出部的外周缘,以及流出口的内周缘分别设置复数凹槽与凸条的实施例平面视图。具体实施例方式本技术的组成及功能配合各附图及实施例作进一步说明。图1显示了本技术的杯盖装置,是在一杯盖1的侧缘连接有一遮蔽片2;所述遮蔽片2是在成型杯盖1时,利用模具一体成型而制成,并且是利用一短小的连接条24(如图2所示)将遮蔽片2连接于杯盖1侧缘,因此,只要稍加施力便能将遮蔽片2从杯盖1撕下而分离。所述杯盖1的上面设有一凹陷形态的流出口10,该流出口10的底面则设置有复数个贯通孔101,该些贯通孔101是设为适当的小,使杯内的液体可以贯通孔101流出,但是可以隔离杯内的茶叶或较大的物体以避免流出,如此在盛装药草茶、花草茶、......等茶品时,能过滤掉杯内所含的茶叶。所述遮蔽片2的结构是在一片体的一侧一体成型出一凸出部22,遮蔽片2的凸出部22相对两侧则做为翼部21,且在翼部21表面形成有压花的类的粗糙面23,藉由该粗糙面23提供使用者手指拿取时不易滑脱;该粗糙面23可以设在该翼部21的一侧面,或是翼部21的相对两侧面。所述凸出部22的外径则对应于杯盖1的流出口10的内径;当遮蔽片2从杯盖1被撕下后,可以将其凸出部22以压迫配合的方式挤迫于流出口10内(请参阅图2、图3及图4所示),进而能避免液体经由流出口10的周边渗出。因此,使用者将饮料盛入杯内,并且将杯盖1覆盖于杯子后,便能将遮蔽片2从杯盖1撕下,然后将凸出部22套入流出口10而封闭;当需要饮用饮料时,则将遮蔽片2从流出口10取出,便能使饮料通过贯通孔101,使用者以嘴巴就流出口10便能饮用到饮料。为了使凸出部22与流出口10之间获得较紧密的配合,本技术可以进一步在凸出部22的外径与流出口10的内径分别设置凹沟221与103,藉以使凸出部22的外壁面与流出口10的内壁面具备适当的弹性,以使凸出部22套入流出口10内时能获得紧密的配合。除此的外,本技术也可以在凸出部22的外径设置一条以上的环形凸条222(如图5所示),以在凸出部22套入流出口10内后,得以藉由环形凸条222挤迫于流出口10内径壁面而获得较紧密的配合(如图6所示)。为了使凸出部22更容易地套入流出口10,该凸出部22的外径与流出口10的内径可以形成为具有相同的锥度。另外,所述凸出部22的外径也可以设置复数凸粒223,(如图7与图9所示),以在凸出部22套入流出口10内后,得以藉由该些凸粒223与流出口10的内径壁面紧密配合(如图8所示)。再者,为了提供使用者在饮用饮用时,让遮蔽片2有便于放置的地方,本技术的另一个实施例,是可以在杯盖1上面的适当位置再设置一个内径对应于所述凸出部22外径的凹孔11(参见图1),以在遮蔽片2被取下而饮用饮料时,可以将遮蔽片2的凸出部22暂时套入该凹孔11而搁置,当饮料没有被饮完而需要存放时,再将遮蔽片2从凹孔11取出,然后再将其凸出部22套入流出口10。所述流出口10与凹孔11的内径形状可以设为长条形、圆形或其它任何的形状,同时,所述凸出部22也必须设为对应该长条形、圆形或其它的任何形状。本技术的再一种实施例请参阅图10,其可以在流出口10的内径壁面设置复数垂直凸条102,使得凸出部22套入流出口10时,得以藉由该些垂直凸条102具有的较佳弹性而令凸出部22与流出口10的间配合得更紧密。藉由前述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容器杯盖装置,包括有:    一杯盖,该杯盖设有凹陷形态的流出口,该流出口的底面具有数个贯通孔;    一遮蔽片,该遮蔽片具有外径对应于所述流出口内径的凸出部;    一连接条,该连接条将所述遮蔽片与所述杯盖相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谢武彰
申请(专利权)人:谢武彰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71[中国|台湾]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