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搅拌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2504647 阅读:54 留言:0更新日期:2015-12-13 08:3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搅拌装置,包括上端开口的箱体、搅拌轴和搅拌桨;所述搅拌轴与搅拌桨连接,所述搅拌轴包括第一中空腔体,所述第一中空腔体的腔壁上开有注水口;所述搅拌桨包括第二中空腔体,所述第二中空腔体与第一中空腔体连通,所述第二中空腔体的腔壁上开有多个第一出水孔。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搅拌装置能够极大地提高搅拌的均匀度。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搅拌装置设计
,具体地说涉及一种搅拌装置。
技术介绍
搅拌装置在土木工程上常用来搅拌泥土、水泥、沙石等原材料,通常在对这些原材料进行搅拌时,需要往里面注入水等流体物质,使得搅拌后原材料被均匀地搅拌成糊状或被充分浸湿。目前,存在一些搅拌装置的设计,例如,有一种搅拌机,包括搅拌轴和搅拌桨,其中搅拌轴为空心轴,且其轴壁上分布有通孔,搅拌轴连接有注水管。该搅拌机工作时,水流通过注水管流入搅拌轴,并通过分布在搅拌轴轴壁上的通孔流出,达到在搅拌时注入水的目的。但是,由于通孔仅单一地设置在搅拌轴的轴壁上,从而水只能是围绕着搅拌轴轴壁流出,所以是围绕着搅拌轴的内圈的原材料先被浸湿,之后外圈的原材料才会被浸湿,导致搅拌的均匀度差,影响搅拌后成品的性能。
技术实现思路
为此,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中的搅拌装置搅拌均匀度差的问题,从而提出一种能够极大地提高搅拌均匀度的搅拌装置。本技术的一种搅拌装置,包括上端开口的箱体、搅拌轴和搅拌桨;所述搅拌轴与搅拌桨连接,所述搅拌轴包括第一中空腔体,所述第一中空腔体的腔壁上开有注水口;所述搅拌桨包括第二中空腔体,所述第二中空腔体与第一中空腔体连通,所述第二中空腔体的腔壁上开有多个第一出水孔。优选地,所述多个第一出水孔沿离搅拌轴由近至远的方向依次均匀排布。优选地,所述搅拌桨采用框式、直叶桨式、弯叶涡轮式或折叶涡轮式的结构。优选地,还包括扰动杆,所述扰动杆的一端与所述搅拌桨的外表面固定连接,所述扰动杆的另一端包括一折起部。优选地,所述搅拌轴包括弯折部、上部和下部,所述上部与所述下部通过弯折部连接。优选地,还包括量杯,所述量杯位于所述搅拌轴顶部,且与所述注水口连通。优选地,还包括箱盖,所述箱盖上开有一供所述搅拌轴穿过的通孔,所述箱盖与所述搅拌轴通过轴承连接。优选地,所述箱盖的材料为透明材料。优选地,所述箱体的内侧面上固定连接有多块挡板。本技术的上述技术方案相比现有技术具有以下优点:本技术中通过设置包括第一中空腔体的搅拌轴和包括第二中空腔体的搅拌桨,并将第一中空腔体和第二中空腔体连通,以及在第二中空腔体的腔壁上开有多个第一出水孔,使得水流可以从注水口流入,通过第一中空腔体和第二中空腔体后,经第一出水孔流出。由于第一出水孔是设置在搅拌桨上,搅拌桨延伸到哪第一出水孔就可以设置到哪,所以出水点可以延伸到离搅拌轴很远的位置,从而使得注水可以十分均匀,也极大地提高搅拌均匀度,克服了现有技术中仅将出水点设置到搅拌轴上而导致的搅拌均匀度差的问题。并且,由于注水均匀,可以使得搅拌操作更加容易,从而也极大地缩短了搅拌的时间。本技术中通过将多个第一出水孔沿离搅拌轴由近至远的方向依次均匀排布,进一步提高了注水的均匀化程度,从而进一步提高了搅拌均匀度和缩短了搅拌的时间。本技术中通过设置搅拌桨采用框式、直叶桨式、弯叶涡轮式或折叶涡轮式等多种结构,可以使搅拌装置适用于对不同种类的原材料进行搅拌操作,以及也可为了获得不同的搅拌混合程度,对这多种结构进行适应性地选用,极大地丰富了搅拌装置的适用场入口 ο本技术中通过在搅拌桨外表面上设置扰动杆,在搅拌桨转动时,带动扰动杆也同步转动,可加大对原材料的搅动作用;并且还通过在扰动杆的另一端设置折起部,也是为了进一步地加大这种搅动作用,使得搅拌更加充分,从而进一步地提高了搅拌均匀度和缩短了搅拌的时间。本技术中通过设置搅拌轴的结构为上部与下部通过弯折部连接,使得上部与下部不位于同一直线上,从而可以减小为驱动搅拌轴转动而施加的驱动力,提高搅拌轴的转速,从而可进一步提高搅拌均匀度和缩短搅拌时间。本技术中通过设置量杯,能够实现定量控制注水量,以达到控制搅拌后成品性能的目的,特别是能够适用在土工试验中一些需要满足试验标准的试验方法中,例如将风干土样搅拌制备成符合标准的润湿土样的试验方法中。本技术中通过设置箱盖,利用轴承将箱盖与搅拌轴连接,在不影响搅拌轴转动的同时也能够有效防止搅拌过程中原材料的飞溅,避免造成原材料的浪费,也可避免污染环境等。本技术中由于箱体的内侧面一般都较平滑,搅拌原材料时,有时原材料会不受阻力而整体随搅拌方向转动,通过在箱体的内侧面上设置多块挡板,能够有效地增加内侧面阻力,实现更好的搅拌效果,进一步提高搅拌均匀度和缩短搅拌时间。【附图说明】为了使本技术的内容更容易被清楚的理解,下面根据本技术的具体实施例并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其中图1是本技术一个实施例的搅拌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一个实施例的搅拌轴和搅拌桨的剖视图;图3是本技术另一个实施例的搅拌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4是本技术又一种实施例的搅拌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中附图标记表示为:1-上端开口的箱体,2-搅拌轴,3-搅拌桨,4-扰动杆,5-量杯,21-注水口,22-第一中空腔体,23-搅拌轴的上部,24-搅拌轴的弯折部,25-搅拌轴的下部,31-第一出水孔,32-第二中空腔体。【具体实施方式】参考图1,是一种实施例的搅拌装置的结构示意图,该搅拌装置包括上端开口的箱体1、搅拌轴2和搅拌桨3。图2示出了搅拌轴和搅拌桨的剖视图,如图2所示,搅拌轴2与搅拌桨3连接,搅拌轴2包括第一中空腔体22,第一中空腔体22的腔壁上开有注水口 21 ;搅拌桨3包括第二中空腔体32,第二中空腔体32与第一中空腔体22连通,第二中空腔体32的腔壁上开有多个第一出水孔31。在进行搅拌时,水等流体物质从注水口 21注入,流经第一中空腔体22后,流入第二中空腔体32中,再从多个第一出水孔31流出。本实施例中通过设置包括第一中空腔体的搅拌轴和包括第二中空腔体的搅拌桨,并将第一中空腔体和第二中空腔体连通,以及在第二中空腔体的腔壁上开有多个第一出水孔,使得水流可以从注水口流入,通过第一中空腔体和第二中空腔体后,经第一出水孔流出。由于第一出水孔是设当前第1页1 2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搅拌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上端开口的箱体(1)、搅拌轴(2)和搅拌桨(3);所述搅拌轴(2)与搅拌桨(3)连接,所述搅拌轴(2)包括第一中空腔体(22),所述第一中空腔体(22)的腔壁上开有注水口(21);所述搅拌桨(3)包括第二中空腔体(32),所述第二中空腔体(32)与第一中空腔体(22)连通,所述第二中空腔体(32)的腔壁上开有多个第一出水孔(31)。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鹏王加民马伟诚袁爱国周海斌荆亚韡
申请(专利权)人:镇江市建科工程质量检测中心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