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从清净废次氯酸钠溶液中脱除并回收乙炔的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2498541 阅读:99 留言:0更新日期:2015-12-11 20:5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从清净废次氯酸钠溶液中脱除并回收乙炔的装置,主要包括脱吸塔、水环真空泵、液体分布器、压力平衡管、液位控制管。其中,水环真空泵和脱吸塔顶部相连,液位控制管与脱吸塔底部相连,压力平衡管连接脱吸塔顶部和液位控制管。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能够有效脱除并回收电石法乙炔清净过程产生的废次氯酸钠溶液中溶解的乙炔气。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回收液体中溶解的气体的装置,特别是电石法乙炔生产工艺中回收废次氯酸钠溶液中溶解乙炔的装置,属于化工设备领域。
技术介绍
电石法生产乙炔工艺中,粗乙炔气中含有磷化氢、硫化氢等杂质。这些气体会使合成氯乙烯(VCM)过程中氯化汞催化剂“中毒”,而且磷化氢极易自燃,存在安全隐患。所以在去合成氯乙烯(VCM)之前必须经过清净工序除去乙炔中的磷化氢、硫化氢等杂质。出于清净效果和安全的综合考虑,目前国内企业广泛使用有效氯为0.085%?0.12%的次氯酸钠溶液来除去乙炔中的磷化氢、硫化氢等杂质。从而导致生产中产生大量的次氯酸钠废水,由于清净塔压力在45?50kPa (表压)左右,废次氯酸钠溶液中溶解的乙炔含量能达到I?1.5g/L。有些企业直接将废次氯酸钠溶液中乙炔吹除并经曝气处理后,废次氯酸钠溶液回用于次氯酸钠溶液的复配,这样造成乙炔气较大的损失,而且既不安全也不环保。乙炔气脱除效果不好时,用于复配的废次氯酸钠溶液中的乙炔与浓次钠中逸出的氯气反应,易出现爆鸣、着火等事故,在生产上存在较大的安全隐患。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提供了一种从清净废次氯酸钠溶液中脱除并回收乙炔的装置,能安全有效地脱除废次氯酸钠溶液中溶解的乙炔,并将脱除的乙炔回收到乙炔气柜中,而且废次氯酸钠溶液处理后能安全回用于次氯酸钠溶液复配或直接回用到发生器中,从而降低了电石和水的消耗。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从乙炔清净塔出来的废次氯酸钠溶液用栗打入加热器内升高温度后,通过插入管进入脱吸塔内,经孔盘式液体分布器向下喷淋。脱吸塔顶部连接水环真空栗,液位控制管控制脱吸塔内液位,压力平衡管连接液位控制管上部和脱吸塔上部。所述的清净废次氯酸钠溶液中脱除并回收乙炔的装置,脱吸塔上部有丝网除雾器,材质采用氯化聚氯乙烯材料。所述的清净废次氯酸钠溶液中脱除并回收乙炔的装置,脱吸塔内有一段填料,填料采用250Y塑料孔板波纹填料,填料上部设置有孔盘式液体分布器。所述的清净废次氯酸钠溶液中脱除并回收乙炔的装置,脱吸塔内废次氯酸钠溶液出口下方设置有孔盘式液体分布器。所述的清净废次氯酸钠溶液中脱除并回收乙炔的装置,脱吸塔内液位由倒U型的液位控制管控制。所述的清净废次氯酸钠溶液中脱除并回收乙炔的装置,其负压装置为连接脱吸塔顶部的水环真空栗。所述的清净废次氯酸钠溶液中脱除并回收乙炔的装置,脱吸塔安放位置必须距离废次氯酸钠溶液池有一定的垂直高度,废次氯酸钠溶液依靠重力流入池内。所述的清净废次氯酸钠溶液中脱除并回收乙炔的装置,废次氯酸钠溶液出口管插入废次氯酸钠池液面以下。所述的清净废次氯酸钠溶液中脱除并回收乙炔的装置,在脱吸塔上部气相区和倒U型液位控制管上部有气相平衡管连接来平衡压力。所述的清净废次氯酸钠溶液中脱除并回收乙炔的装置,在水环真空栗出口处设置有在线氧分析仪、尾气管和气体流量计。所述的清净废次氯酸钠溶液中脱除并回收乙炔的装置,脱吸塔内部和管道均内衬环氧树脂或四氟,孔盘式分布器采用氯化聚氯乙烯材料;水环真空栗由不锈钢、镍合金、钛材等防止氯化物腐蚀的特殊材料制成。所述的清净废次氯酸钠溶液中脱除并回收乙炔的的方法,废次氯酸钠溶液加热器所用热水温度在50?60°C。本技术装置设计合理规范,工艺可靠安全,保护环境。本技术装置投资小,具有良好的经济效益。【附图说明】图1为从清净废次氯酸钠溶液中脱除并回收乙炔的装置工艺流程图。图1中所述的废次钠即指废次氯酸钠。图2为脱吸塔结构示意图。图3为液体分布器不意图。图4为图3的A向示意图。图1?3中:1为加热器、2为脱吸塔、3为丝网除雾器、4为进料管、5为液体分布器、6为填料、7为压力平衡管、8为液位控制管、9为水环真空栗、10为气液分离器、11为在线氧分析仪、12为尾气管、13为升气管、14为筛孔。【具体实施方式】如图1所示是本技术用于从清净废次氯酸钠溶液中回收乙炔的工艺流程,其中水环真空栗9与脱吸塔2连接,负压装置由水环真空栗9、气液分离器10组成。倒U型液位控制管8与脱吸塔2底部相连,脱吸塔气相区和液位控制管8上部有压力平衡管7连接。来自乙炔清净的溶解有乙炔气的废次氯酸钠溶液用栗输送到加热器内加热温度到30?40°C,再进入脱吸塔内,用水环真空栗抽真空,使脱吸塔内真空度达到60?70kPa。废次氯酸钠溶液经过孔盘式液体分布器喷淋,经过填料溶解的乙炔气从废次氯酸钠溶液中脱出,脱吸塔内废次氯酸钠溶液保持一定液位,确保废次氯酸钠溶液在脱吸塔内有一定的停留时间。按废次氯酸钠溶液处理量在20?30t/h,脱吸塔塔径在1.2?1.6m,塔高4.8?5.6m,进料位置离塔顶部I?1.6m,采用插入管进料。塔内填料高度I?2m,液体分布器采用孔盘式,8?12个升气管,环形排列,180?200个OSmm的筛孔成正三角形排列。本装置在回收乙炔气的乙炔管路上设置有在线氧分析仪及自控阀门,能在线检测回收乙炔气中氧气的含量,当乙炔气体中氧气含量超标时,联锁系统启动,将回收的乙炔气排至装置的尾气总管。本技术所述的装置可以使废次氯酸钠溶液中溶解乙炔的回收率达到90%以上。另一实施例不同之处在于脱吸塔内填料采用聚丙烯鲍尔环。另一实施例不同之处在于进入脱吸塔之前不用换热器加热废次氯酸钠溶液,而是在脱吸塔内液相区采用夹套伴热。【主权项】1.一种从清净废次氯酸钠溶液中脱除并回收乙炔的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脱吸塔、水环真空栗、压力平衡管、液位控制管,其中:(1)水环真空栗和脱吸塔顶部相连,液位控制管与脱吸塔底部相连,压力平衡管连接脱吸塔顶部和液位控制管;(2)脱吸塔内设置孔盘式液体分布器,脱吸塔中下部设置填料段。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废次氯酸钠溶液中脱除并回收乙炔的装置,其特征在于:脱吸塔上部有丝网除雾器。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废次氯酸钠溶液中脱除并回收乙炔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水环真空栗和脱吸塔上部连接。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废次氯酸钠溶液中脱除并回收乙炔的装置,其特征在于:脱吸塔底部连接倒U型液位控制管。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废次氯酸钠溶液中脱除并回收乙炔的装置,其特征在于:脱吸塔上部和液位控制管上部有压力平衡管连接。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废次氯酸钠溶液中脱除并回收乙炔的装置,其特征在于:废次氯酸钠溶液进料位置在脱吸塔上部。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废次氯酸钠溶液中脱除并回收乙炔的装置,其特征在于:脱吸塔内设置孔盘式液体分布器。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废次氯酸钠溶液中脱除并回收乙炔的装置,其特征在于:脱吸塔中下部有一段填料。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废次氯酸钠溶液中脱除并回收乙炔的装置,其特征在于:废次氯酸钠溶液在进入脱吸塔前设有加热器。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废次氯酸钠溶液中脱除并回收乙炔的装置,其特征在于??废次氯酸钠溶液依靠重力流入废次氯酸钠池。【专利摘要】本技术提供了一种从清净废次氯酸钠溶液中脱除并回收乙炔的装置,主要包括脱吸塔、水环真空泵、液体分布器、压力平衡管、液位控制管。其中,水环真空泵和脱吸塔顶部相连,液位控制管与脱吸塔底部相连,压力平衡管连接脱吸塔顶部和液位控制管。本技术能够有效脱除并回收电石法乙炔清净过程产生的废次氯酸钠溶液中溶解的乙炔气。【IPC分类】B01D3/14, B01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从清净废次氯酸钠溶液中脱除并回收乙炔的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脱吸塔、水环真空泵、压力平衡管、液位控制管,其中:(1)水环真空泵和脱吸塔顶部相连,液位控制管与脱吸塔底部相连,压力平衡管连接脱吸塔顶部和液位控制管;(2)脱吸塔内设置孔盘式液体分布器,脱吸塔中下部设置填料段。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玉刚郑世清钟杰水蒋锦旭杨霞罗代晏
申请(专利权)人:青岛科技大学青岛银科恒远化工过程信息技术有限公司甘肃银光化学工业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山东;3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