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润滑装置,尤其涉及一种滚珠丝杆润滑装置。
技术介绍
现有技术中,双拉产线上冷鼓及机座的移动都是通过滚珠丝杆的正反转动,从而带动与滚珠丝杆相互配合连接的连接块进行左右移动,进而带动与连接块固定连接的冷鼓及机座旋左右移动。一般情况下,滚珠丝杆为钢质材料,连接座内的T型螺纹套为铜质材料,为减少连接座内T型螺纹套的磨损,通常办法是在滚珠丝杆上涂黄油润滑脂。但当连接座来回往复运动后,会把润滑脂挤到丝杆的两个端头里去,当滚珠丝杆的润滑性不够时,容易使在其上面滑动的T型螺纹铜套被磨损,当T型螺纹铜套被磨损后又会引起冷鼓和机座移动不精确,移动过程中出现一定程度的位置偏差。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滚珠丝杆润滑装置,该润滑装置能够始终保证滚珠丝杆的润滑性,从而大大减小了在滚珠丝杆上滑动的T型螺纹铜套被磨损,从而提高了冷鼓和机座的移动精确性。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所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滚珠丝杆润滑装置,包括油箱、油栗、连接管、喷油嘴、接油盘和回油管,所述油箱包括出油口和进油口,所述油栗设置在所述油箱的出油口,所述连接管的A端与所述油 ...
【技术保护点】
一种滚珠丝杆润滑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油箱、油泵、连接管、喷油嘴、接油盘和回油管,所述油箱包括出油口和进油口,所述油泵设置在所述油箱的出油口,所述连接管的A端与所述油泵连接,所述连接管的B端设置在与所述滚珠丝杆相互配合连接的连接块上,所述连接管B端上设有喷油嘴,所述接油盘悬挂在所述滚珠丝杆的下方,所述接油盘的底部设有通孔结构,所述回油管一端与所述油箱的进油口连接,所述回油管的另一端与所述接油盘底部的通孔结构对应固定连接,其中,所述连接管为弹簧连接管,所述回油管为塑料弹簧回油管,还包括电机,所述电机与所述油泵电路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日明,
申请(专利权)人:南京亚博联新材料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