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力通信散热机柜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2496975 阅读:60 留言:0更新日期:2015-12-11 19:02
一种电力通信散热机柜,包括由顶板、前门板、左立板、右立板和后门板组成的柜体,该散热机柜还包括温度传感器、控制器、驱动电路、散热扇、进风口和防尘板,所述顶板自前方向后方向上倾斜,所述散热扇设置在所述后门板的上端,在所述前门板、左立板、右立板和后门板的下端分别设置有所述进风口,在所述进风口处设置有卡槽,所述防尘板位于所述卡槽内;所述温度传感器设置在所述柜体内部,温度传感器和驱动电路分别与所述控制器连接,所述驱动电路包括继电器,所述继电器的常开触点串接在所述散热扇的电源回路上。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柜体的上端设计为倾斜,热气体可聚集到柜体顶部靠近散热扇的地方,方便排出,且排出效率高;它不需要改变柜体的金属门和玻璃门结构,保证外部的冷风从柜体的底部四个面进入,贯通整个柜体后从上部排出,提高了散热效率。下部的进风口和防尘板配合,可有效防止灰尘的进入。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电力通信机柜,具体地说是一种具有良好散热功能的电力通信散热机柜
技术介绍
随着通信技术的发展和通信设备集成度的增加,通信设备运行发热量大大增加,而变电站内通信机柜均为前玻璃门后金属门,散热效果较差,夏天往往需要打开柜门散热。设备长期于高温环境中运行会造成设备加速老化,故障率增加。如果打开机柜门不满足变电站运行要求,而且打开机柜门将造成设备灰尘大大增加,从而影响设备安全稳定运行。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目前通信机柜散热效果差,开门散热容易进灰尘的问题,本技术提供一种散热效果好,且能防止灰尘进入的电力通信散热机柜。本技术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所采取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电力通信散热机柜,包括由顶板、前门板、左立板、右立板和后门板组成的柜体,该散热机柜还包括温度传感器、控制器、驱动电路、散热扇、进风口和防尘板,所述顶板自前方向后方向上倾斜,所述散热扇设置在所述后门板的上端,在所述前门板、左立板、右立板和后门板的下端分别设置有所述进风口,在所述进风口处设置有卡槽,所述防尘板位于所述卡槽内;所述温度传感器设置在所述柜体内部,温度传感器和驱动电路分别与所述控制器连接,所述驱动电路包括继电器,所述继电器的常开触点串接在所述散热扇的电源回路上。在不影响美观和使用的情况下,且能让柜体内的热量更好的从柜体内排出,优选的,所述顶板的倾斜角度为10° -20°。为了防止灰尘从散热扇的缝隙进入柜体,进一步的,在所述顶板的后方设置有向外延伸的檐板。优选的,所述檐板向下倾斜,倾斜角度为5° -15°。优选的,所述防尘板包括框架、把手和固定在框架内的防尘滤网。为了提高散热效率,优选的,在所述后门板上端设置有多个散热扇,所有所述散热扇串联。为了防止控制器在柜体内散热,优选的,所述控制器固定在顶板上方。为了在自动控制散热系统故障时能够实现手动开启散热,以及平时手动开启散热,在串接在所述散热扇回路中的所述继电器常开触点上并联手动开关按钮。为了在平时阻挡灰尘落在防尘板上,所述进风口为百叶窗进风口。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1、柜体的上端设计为倾斜,热气体可聚集到柜体顶部靠近散热扇的地方,方便排出,且排出效率高。2、在柜体下端设置进风口和防尘板,不需要改变柜体的金属门和玻璃门结构的情况下保证了外部的冷风从柜体的底部四个面进入,贯通整个柜体后从上部排出,提高了散热效率。3、下部的进风口和防尘板配合,可有效防止灰尘的进入。4、在柜体内温度打到设置值后散热扇自动启动,另外散热扇还可以手动启动,使用方便,可靠性高。【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技术的部分优选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为本技术的侧视图;图2为本技术的后视图;图3为本技术进风口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防尘板结构示意图;图5为本技术自动散热系统图。图中,I柜体、11顶板、111檐板、12前门板、13左立板、14右立板、15后门板、2散热扇、3进风口、4防尘板、41框架、42把手、43防尘滤网、5盒体、6控制器。【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具体实施例做详细描述:如图1至图5所示,包括由顶板11、前门板12、左立板13、右立板14和后门板15组成的柜体I,该散热机柜还包括温度传感器、控制器、驱动电路、散热扇2、进风口 3和防尘板4,所述顶板11自前方至后方向上倾斜,所述散热扇2设置在所述后门板15的上端,在所述前门板12、左立板13、右立板14和后门板15的下端分别设置有所述进风口 3,在所述进风口 3处设置有卡槽31,所述防尘板4位于所述卡槽31内。所述温度传感器设置在所述柜体I内部,可固定在顶板11内侧。如图5所示,温度传感器、控制器、驱动电路和散热扇组成了自动散热系统,温度传感器和驱动电路分别与所述控制器连接,所述驱动电路包括继电器,所述继电器的常开触点串接在所述散热扇的电源回路上,控制器通过驱动继电器线圈的得电断电来控制继电器常开触点串接的电源回路的导通和关断,从而实现散热扇的工作与停止。自动散热系统温度传感器、控制器、驱动电路和散热扇之间的连接关系为本领域常用技术手段,在这里不再赘述。在不影响美观和使用的情况下,且能让柜体I内的热量更好的从柜体I内排出,所述顶板11的倾斜角度设计为10° -20°,优选的为15°,这样,热气流上升到柜体I的顶部后沿斜面很容易从散热扇处排出。为了防止灰尘从散热扇2的缝隙进入柜体,进一步的,在所述顶板11的后方设置有向外延伸的檐板111。优选的,所述檐板111向下倾斜,倾斜角度为5° -15°。如图4所述,所述防尘板4的一个实施例包括框架41、把手42和固定在框架41内的防尘滤网43,如图3所示,进风口 3的一个实施例为,进风口 3设置在向外凸出的盒体5上,盒体5的左右两侧面及下侧面均封闭,盒体5的上面开口,如图4所示的防尘板4正好可插入盒体5上面的开口内。图3中所示的进风口 3为简单的方形开口,作为进风口的另一实施例,所述进风口为百叶窗进风口,可以可以在平时阻挡灰尘落在防尘板上。为了提高散热效率,优选的,在所述后门板15上端设置有4到5个散热扇2,所有所述散热扇2的串联。为了在自动控制散热系统故障时能够实现手动开启散热,以及平时手动开启散热,在串接在所述散热扇回路中的所述继电器常开触点上并联手动开关按钮,手动按钮可以设置在后门板15上。为了防止控制器6在柜体I内散热,优选的,所述控制器6固定在顶板11上方。以上所述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优选实施方式和实施例作了详述,但是本技术并不局限于上述实施方式和实施例,对于本
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技术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变型,这些改进和变型也应视为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主权项】1.一种电力通信散热机柜,包括由顶板、前门板、左立板、右立板和后门板组成的柜体,该散热机柜还包括温度传感器、控制器、驱动电路、散热扇、进风口和防尘板,所述顶板自前方向后方向上倾斜,所述散热扇设置在所述后门板的上端,在所述前门板、左立板、右立板和后门板的下端分别设置有所述进风口,在所述进风口处设置有卡槽,所述防尘板位于所述卡槽内;所述温度传感器设置在所述柜体内部,温度传感器和驱动电路分别与所述控制器连接,所述驱动电路包括继电器,所述继电器的常开触点串接在所述散热扇的电源回路上。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力通信散热机柜,其特征在于,所述顶板的倾斜角度为10。-20。。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力通信散热机柜,其特征在于,在所述顶板的后方设置有向外延伸的檐板。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电力通信散热机柜,其特征在于,所述檐板向下倾斜,倾斜角度为 5° -15°。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力通信散热机柜,其特征在于,所述防尘板包括框架、把手和固定在框架内的防尘滤网。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力通信散热机柜,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后门板上端设置有多个散热扇,所有所述散热扇串联。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力通信散热机柜,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器固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电力通信散热机柜,包括由顶板、前门板、左立板、右立板和后门板组成的柜体,该散热机柜还包括温度传感器、控制器、驱动电路、散热扇、进风口和防尘板,所述顶板自前方向后方向上倾斜,所述散热扇设置在所述后门板的上端,在所述前门板、左立板、右立板和后门板的下端分别设置有所述进风口,在所述进风口处设置有卡槽,所述防尘板位于所述卡槽内;所述温度传感器设置在所述柜体内部,温度传感器和驱动电路分别与所述控制器连接,所述驱动电路包括继电器,所述继电器的常开触点串接在所述散热扇的电源回路上。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梁栋张琳孙金华徐霞修成林戴昭彭淦榕
申请(专利权)人:国网山东省电力公司济南供电公司国家电网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山东;3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