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段金生专利>正文

一种与撬断凸块式防伪瓶配套使用的瓶盖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249391 阅读:174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与撬断凸块式防伪瓶配套使用的瓶盖,属于日用品技术领域。保留已有的瓶盖下沿内表面容纳瓶颈凸块的凹槽,将盖固定在瓶颈上的凸棱,所作的改进是压凹槽处凸起的瓶盖壁上有一横缝,将凸起的瓶盖壁分成上宽下窄两部分,在为开瓶用起子撬掉瓶颈上的凸块时,瓶盖凸起处的下部窄条同时被挤掉。使首次开瓶时瓶和瓶盖都有毁损标记它以简单的结构,低廉的造价,取得了双重防伪的效果。(*该技术在2013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日用品容器瓶的瓶盖
技术介绍
生产瓶装液产品的生产者,为防止其特有的包装瓶被二次使用,使自己的产品被假冒,多数都在包装瓶上设置首次开瓶即造成毁损的标记。目前较常用的是在瓶颈上对应瓶盖的位置在制瓶时形成一个凸块,在瓶盖上留有缺口,使瓶颈上凸块含在瓶盖的缺口内,阻止瓶盖转动开启。开瓶时,用起子撬掉瓶颈上的凸块,转动瓶盖即可开瓶。在此基础上,又发展成瓶盖在缺口处加上向外凸起的壁,将缺口变成瓶盖内表面的凹坑,以凹地代替缺口。用凸起的瓶盖壁挡住被撬掉的玻璃凸块,防止飞出伤人。但这种方式,在凸块处的瓶盖并不毁损。要达到瓶与盖均有损伤的双重防伪的目的,还需在其他地方另设使瓶盖毁损的结构,这势必造成瓶与盖的制造成本增加。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设计一种在撬掉瓶颈上的凸块同时,也挤掉瓶盖上的一部分防伪结构,达到瓶与盖均防止二次使用并保持防伪结构的低成本。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是在保留已有的瓶盖下沿内表面凹槽,瓶盖内将瓶盖固定在瓶颈上的凸棱,所作的改进是在瓶盖凹槽处形成的瓶盖壁向外凸起的部分靠近下边缘的位置开一个横缝,将瓶盖壁凸起部分分成上下一宽一窄两部分。上方较宽的一部分用于盖住凸块,防止飞出。下方的一窄条为起子撬掉凸块时,能被起子挤掉,作为瓶盖被毁损的标记。使用本专利技术的积极效果是,只设一处防伪结构,即可得到开瓶时瓶和盖均有毁损标记的效果。省去了在同一瓶和瓶盖上另设毁盖的结构,节约了瓶和盖的制造成本,而且防伪标记明显。附图说明图1为瓶盖在瓶颈上时防伪部分位置关系剖视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的瓶盖的侧面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的瓶盖的正面图;实施例用现有的技术中制瓶工艺制做瓶,瓶上带凸块1。凸块1的大小形状同现有技术。一般情况下凸块凸出瓶颈外表面3-4mm其顶面水平宽4-5mm竖直高3mm。保留已有技术中固定瓶盖的凸棱2。用现有技术的工艺制做塑料瓶盖3,在瓶盖内有使瓶盖固定在瓶颈上,与瓶颈上凸棱相配合的凸棱4,在瓶盖下沿内表面形成一凹槽5,凹槽使此处的瓶盖壁向外凸起6,在凸起靠近下边缘位置有水平方向有一条横缝7。横缝孔将凸起分成上宽下窄两部分。本专利技术的使用过程是,扣盖时,将瓶盖的内表面上的凹槽对准瓶颈上的凸块,下压瓶盖,瓶盖内的凸棱越过瓶颈上的凸棱,使两者相互卡住。瓶盖被固定开瓶时,用配备的起子,撬断凸块,瓶盖可以旋转,当转至瓶盖内凸棱与瓶颈上的凸棱相互错开,即可向上拉下瓶盖,在撬凸块的过程中,起子挤掉瓶盖凸起下侧的窄条,形成开瓶毁损标记。实现了瓶与盖双防伪的目的,而且结构有简单,比其他双防伪的方式制造成本低。权利要求一种与撬断凸块式防伪瓶配套使用的瓶盖,包括瓶盖下沿内表面容纳瓶颈上凸块的凹槽(5),瓶盖内将瓶盖固定在瓶颈上的凸棱(4),其特征是凹槽处形成的向外表面凸起的瓶盖壁的下边缘有横缝(7),把凸起的瓶盖部分分割成上宽下窄的两部分。专利摘要一种与撬断凸块式防伪瓶配套使用的瓶盖,属于日用品
保留已有的瓶盖下沿内表面容纳瓶颈凸块的凹槽,将盖固定在瓶颈上的凸棱,所作的改进是压凹槽处凸起的瓶盖壁上有一横缝,将凸起的瓶盖壁分成上宽下窄两部分,在为开瓶用起子撬掉瓶颈上的凸块时,瓶盖凸起处的下部窄条同时被挤掉。使首次开瓶时瓶和瓶盖都有毁损标记它以简单的结构,低廉的造价,取得了双重防伪的效果。文档编号B65D49/00GK2622092SQ0321200公开日2004年6月30日 申请日期2003年3月17日 优先权日2003年3月17日专利技术者段金生 申请人:段金生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与撬断凸块式防伪瓶配套使用的瓶盖,包括瓶盖下沿内表面容纳瓶颈上凸块的凹槽(5),瓶盖内将瓶盖固定在瓶颈上的凸棱(4),其特征是凹槽处形成的向外表面凸起的瓶盖壁的下边缘有横缝(7),把凸起的瓶盖部分分割成上宽下窄的两部分。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段金生
申请(专利权)人:段金生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22[中国|吉林]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