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动传感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2491603 阅读:75 留言:0更新日期:2015-12-11 13:5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气动传感器,具有进气口和出气口,该气动传感器包括:第一摩擦部件、壳体、第二摩擦部件和第三摩擦部件;其中,壳体具有预设形状的中空结构以形成气流通道,气流通道与进气口和出气口连通,以使气流通过进气口进入气流通道并通过出气口流出;第一摩擦部件设置在气流通道内,第二和第三摩擦部件设置在能与第一摩擦部件接触的位置;当气流通过进气口进入气流通道时,第一摩擦部件因气流作用分别与第二和/或第三摩擦部件摩擦并产生电信号,第二和第三摩擦部件包括气动传感器的电信号输出端。该气动传感器能够简化现有气动传感器的制作工艺、提高气流对气动传感器中的第一摩擦部件的驱动力,并进而提高其工作的灵敏度和稳定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传感器
,具体涉及一种气动传感器
技术介绍
随着科技及人们生活需求的不断发展,人们研制出了基于各种工作原理的传感器,例如,压力传感器、温度传感器和气动传感器等,这些传感器被应用到了生活和科研中的各个方面。比如,气动传感器被应用到了电子烟中。气动传感器是利用气流而使传感器产生电信号。在现有技术中,电子烟中的雾化器、气动传感器和控制器都设置在烟雾通道中,通过用户在吸烟端进行吸气而带动烟雾通道内的空气流动,使气动传感器感应到气流信号而触发控制器控制电池组件给雾化器供电并将烟油雾化为烟雾,通过烟雾通道供用户吸用。然而现有的气动传感器制作工艺复杂,灵敏度和稳定性较差,还容易出现受外界振动误触发的情况。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专利技术目的是针对现有技术的缺陷,提供一种气动传感器,用于简化现有气动传感器的制作工艺,提高气流对气动传感器中的第一摩擦部件的驱动力,并进而提高气动传感器工作的灵敏度和稳定性。本技术提供一种气动传感器,具有进气口和出气口,该气动传感器包括:第一摩擦部件、壳体、第二摩擦部件和第三摩擦部件;其中,壳体具有预设形状的中空结构以形成气流通道,气流通道与进气口和出气口连通,以使气流通过进气口进入气流通道并通过出气口流出;第一摩擦部件设置在气流通道内,第二摩擦部件和第三摩擦部件设置在能与第一摩擦部件接触的位置;当气流通过进气口进入气流通道时,第一摩擦部件因气流作用分别与第二摩擦部件和/或第三摩擦部件摩擦并产生电信号,第二摩擦部件和第三摩擦部件包括气动传感器的电信号输出端。进一步地,中空结构在壳体的顶部具有上开口,在壳体的底部具有下开口 ;第二摩擦部件部分覆盖上开口形成进气口,第三摩擦部件部分覆盖下开口形成出气口。进一步地,中空结构在壳体的顶部具有上开口,在壳体的底部具有下开口 ;进气口开设在壳体的外壁和顶部交界的第一区域,出气口开设在壳体的外壁和底部交界的第二区域;第二摩擦部件部分覆盖上开口且未覆盖所述进气口 ;第三摩擦部件部分覆盖下开口且未覆盖出气口。进一步地,该气动传感器还包括:位于壳体顶部的上盖体和位于壳体底部的下盖体;上盖体覆盖第二摩擦部件;下盖体覆盖第三摩擦部件。进一步地,第一摩擦部件具有固定部和摩擦部;固定部与壳体固定连接;摩擦部与第二摩擦部件和/或第三摩擦部件摩擦。进一步地,该气动传感器还包括:固定件;壳体上开设有凹槽;固定件与第一摩擦部件的固定部连接后嵌入到凹槽中。进一步地,气流在气流通道内流动的方向与第一摩擦部件所在平面平行、垂直或成预设角度。进一步地,中空结构靠近进气口一侧的纵向截面面积大于靠近出气口一侧的纵向截面面积。进一步地,中空结构靠近进气口一侧的纵向截面面积小于靠近出气口一侧的纵向截面面积。进一步地,中空结构的横向截面为一字形的结构,进气口和出气口分别位于中空结构两端的顶部和底部。 进一步地,中空结构的横向截面为X形的结构,进气口和出气口位于中空结构的对角位置。进一步地,中空结构的横向截面为十字形的结构,进气口和出气口位于中空结构的对角位置。进一步地,气流通道包括:第一气流通道和第二气流通道;第二气流通道的横向截面面积大于第一气流通道的横向截面面积;第一摩擦部件设置在第一气流通道和第二气流通道的交界处。进一步地,第一摩擦部件包括第一高分子聚合物层;第二摩擦部件包括第一电极;第三摩擦部件包括第二电极;当气流通过进气口进入气流通道时,第一高分子聚合物层与第一电极和/或第二电极摩擦;第一高分子聚合物层与第一电极相对的两个面和/或第一高分子聚合物层与第二电极相对的两个面构成摩擦界面;第一电极和第二电极为气动传感器的电信号输出端。进一步地,第一摩擦部件还包括第二高分子聚合物层;第二高分子聚合物层设置在第一高分子聚合物层相对第二电极的表面上;第一高分子聚合物层与第一电极相对的两个面和/或第二高分子聚合物层与第二电极相对的两个面和/或第一高分子聚合物与第二高分子聚合物层相对的两个面构成摩擦界面;当气流通过进气口进入气流通道时,第一高分子聚合物层与第一电极和/或第二高分子聚合物层与第二电极和/或第一高分子聚合物层与第二高分子聚合物层摩擦。进一步地,第一摩擦部件包括居间电极;第二摩擦部件包括依次层叠设置的第一电极和第一高分子聚合物层;第三摩擦部件包括依次层叠设置的第二电极和第二高分子聚合物层;第一高分子聚合物层与居间电极相对的两个面和/或第二高分子聚合物层与居间电极相对的两个面构成摩擦界面;当气流通过进气口进入气流通道时,第一高分子聚合物层与居间电极和/或第二高分子聚合物与居间电极摩擦;第一电极、第二电极和居间电极为气动传感器的电信号输出端。进一步地,构成摩擦界面的两个相对面中的至少一个面上设有微纳结构。进一步地,第一高分子聚合物层或第二高分子聚合物层的材料选自聚二甲基硅氧烷薄膜、聚酰亚胺薄膜、聚偏氟乙烯薄膜、苯胺甲醛树脂薄膜、聚甲醛薄膜、乙基纤维素薄膜、聚酰胺薄膜、三聚氰胺甲醛薄膜、聚乙二醇丁二酸酯薄膜、纤维素薄膜、纤维素乙酸酯薄膜、聚己二酸乙二醇酯薄膜、聚邻苯二甲酸二烯丙酯薄膜、纤维海绵薄膜、聚氨酯弹性体薄膜、苯乙烯丙烯共聚物薄膜、苯乙烯丁二烯共聚物薄膜、人造纤维薄膜、聚甲基薄膜,甲基丙烯酸酯薄膜、聚乙烯醇薄膜、聚酯薄膜、聚异丁烯薄膜、聚氨酯柔性海绵薄膜、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薄膜、聚乙烯醇缩丁醛薄膜、甲醛苯酚薄膜、氯丁橡胶薄膜、丁二烯丙烯共聚物薄膜、天然橡胶薄膜、聚丙烯腈薄膜、丙烯腈氯乙烯薄膜和聚乙烯丙二酚碳酸盐薄膜中的一种。本技术提供的上述气动传感器的壳体的内部形成有气流通道,并将第一摩擦部件设置在气流通道内,当气流通过进气口进入气流通道时,第一摩擦部件因气流作用与第二摩擦部件和/或第三摩擦部件摩擦并产生电信号。本技术的上述气动传感器简化了气动传感器的制作工艺,提高了气流对气动传感器中的第一摩擦部件的驱动力,从而提高了第一摩擦部件的振动频率,并进而有效地提高了气动传感器的输出电压、灵敏度和稳定性。【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提供的气动传感器实施例一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提供的气动传感器实施例一的壳体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提供的气动传感器实施例一的摩擦部件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提供的气动传感器实施例二的壳体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5为本技术提供的气动传感器实施例三的壳体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6a为本技术提供的气动传感器实施例四的壳体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6b为本技术提供的气动传感器实施例四的壳体中空结构的横向截面示意图;图7a为本技术提供的气动传感器实施例五的壳体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7b为本技术提供的气动传感器实施例五的壳体中空结构的横向截面示意图;图8为本技术提供的气动传感器实施例六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9a为本技术提供的气动传感器实施例六的壳体的俯视图;图9b为本技术提供的气动传感器实施例六的壳体的一种A-A剖面图;图9c为本技术提供的气动传感器实施例六的壳体的另一种A-A剖面图;图10为本技术提供的气动传感器实施例六的壳体与摩擦部件组合后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11为本技术提供的气动传感器实施例七的壳体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12为本技术提供的气动传感器实施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气动传感器,具有进气口和出气口,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摩擦部件、壳体、第二摩擦部件和第三摩擦部件;其中,所述壳体具有预设形状的中空结构以形成气流通道,所述气流通道与所述进气口和所述出气口连通,以使气流通过所述进气口进入所述气流通道并通过所述出气口流出;所述第一摩擦部件设置在所述气流通道内,所述第二摩擦部件和所述第三摩擦部件设置在能与所述第一摩擦部件接触的位置;当气流通过所述进气口进入所述气流通道时,所述第一摩擦部件因气流作用分别与所述第二摩擦部件和/或所述第三摩擦部件摩擦并产生电信号,所述第二摩擦部件和所述第三摩擦部件包括所述气动传感器的电信号输出端。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林同福孙利佳刁海丰钟强赵豪徐传毅
申请(专利权)人:纳智源科技唐山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河北;1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