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刺激治疗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8810336 阅读:16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9-15 19:49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电刺激治疗装置,包括:可穿戴本体、电脉冲生成单元以及电刺激单元,可穿戴本体佩戴于待治疗皮肤区域,以使电刺激治疗装置固定于待治疗皮肤区域,可穿戴本体上设置有连接端口,连接端口远离待治疗皮肤一侧的第一连接端可插拔连接电脉冲生成单元,连接端口朝向待治疗皮肤一侧的第二连接端可插拔连接电刺激单元,电脉冲生成单元通过第一连接端连接至连接端口,且电刺激单元通过第二连接端连接至连接端口时,电刺激单元接收电脉冲生成单元生成的电脉冲信号并将电脉冲信号作用于待治疗皮肤表面。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的电刺激治疗装置,结构工艺简单、成本低廉,使用方便,应用场景和适用人群广泛。景和适用人群广泛。景和适用人群广泛。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电刺激治疗装置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生物医疗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电刺激治疗装置。

技术介绍

[0002]低频脉冲电流疗法即是利用频率在1000Hz以下的脉冲电流治疗疾病的方法,包括感应电疗法、间动电疗法、电睡眠疗法、超刺激电疗法、经皮神经电刺激疗法、电兴奋疗法等。低频脉冲电流疗法因其低压、低频可调,无明显的电解作用,对感觉、运动神经较强的刺激作用,止痛且无热的作用广泛用于医疗领域。
[0003]但现有的电刺激治疗仪通常应用于医院等大型医疗机构,仪器设备体型较大、且多采用有线电源设计,限制了其使用便捷性。另外,虽然现有技术出现了一些无源的电刺激治疗仪,但因其一体设计,不利于零件的更换,使得其应用场景和利用率都受到限制。
[0004]因此,现有技术中缺少一种结构及制作工艺简单、成本低廉,能够灵活拆装的适用场景更加多样的电刺激治疗装置。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电刺激治疗装置。用于解决现有技术电刺激治疗仪使用不便、应用场景和利用率受限的问题。
[0006]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电刺激治疗装置,包括:可穿戴本体、电脉冲生成单元以及电刺激单元;其中,
[0007]可穿戴本体佩戴于待治疗皮肤区域,以使电刺激治疗装置固定于待治疗皮肤区域;
[0008]可穿戴本体上设置有连接端口,连接端口远离待治疗皮肤一侧的第一连接端可插拔连接电脉冲生成单元,连接端口朝向待治疗皮肤一侧的第二连接端可插拔连接电刺激单元;
[0009]电脉冲生成单元通过第一连接端连接至连接端口,且电刺激单元通过第二连接端连接至连接端口时,电刺激单元接收电脉冲生成单元生成的电脉冲信号并将电脉冲信号作用于待治疗皮肤表面。
[0010]可选的,电刺激单元包括:至少一个电极;其中,
[0011]至少一个电极朝向待治疗皮肤表面的一侧设置有至少一个电刺激凸起。
[0012]可选的,电脉冲生成单元包括:电池、控制模块和电脉冲信号发生模块;其中,
[0013]电池用于为控制模块和电脉冲信号发生模块供电;
[0014]电脉冲信号发生模块根据控制模块的控制生成电脉冲信号。
[0015]可选的,电脉冲生成单元还包括:无线收发模块和遥控模块;其中,
[0016]无线收发模块与控制模块电连接,无线收发模块与遥控模块无线连接;
[0017]无线收发模块在电池的供电下,将遥控模块的控制指令传输至控制模块。
[0018]可选的,电脉冲信号发生模块包括:挤压部件和摩擦发电部件;其中,
[0019]挤压部件在电池的供电下,根据控制模块的控制产生预设频率和预设振幅的挤压作用于摩擦发电部件;
[0020]摩擦发电部件的外表面与挤压部件接触设置,用于将挤压部件作用在其上的力转换成电脉冲信号。
[0021]可选的,摩擦发电部件包括至少一个层叠设置的薄膜式摩擦发电部件,至少一个层叠设置的薄膜式摩擦发电部件的每一个至少包括构成摩擦界面的两个表面,构成摩擦界面的两个表面的至少一个具有薄膜式摩擦发电部件的电信号输出端。
[0022]可选的,电脉冲信号发生模块包括:支撑筒、转动部件和摩擦发电部件;其中,
[0023]转动部件设置于支撑筒内部,且与支撑筒共轴;
[0024]转动部件在电池的供电下,根据控制模块的控制产生预设方向和预设转速的转动;
[0025]摩擦发电部件包括第三摩擦层和第四摩擦层,第三摩擦层设置于转动部件的外表面部分区域,第四摩擦层设置于支撑筒的内表面部分区域,第三摩擦层在转动部件的带动下与第四摩擦层接触分离产生电脉冲信号,第三摩擦层与第四摩擦层相接触的两个表面构成摩擦界面,构成摩擦界面的两个表面的至少一个具有电信号输出端。
[0026]可选的,电刺激治疗装置还包括:储能单元;
[0027]可穿戴本体包括基于摩擦部件的编织型摩擦发电机,基于摩擦部件的编织型摩擦发电机外包裹绝缘保护层;
[0028]可穿戴本体上还设置储能端口,储能端口远离待治疗皮肤一侧的第三连接端可插拔连接储能单元,储能端口朝向待治疗皮肤一侧的第四连接端可插拔连接基于摩擦部件的编织型摩擦发电机的电脉冲输出端;
[0029]储能单元通过第三连接端连接至储能端口,且基于摩擦部件的编织型摩擦发电机通过第四连接端连接至储能端口时,储能单元接收基于摩擦部件的编织型摩擦发电机输出的电脉冲,经预处理后进行存储。
[0030]可选的,基于摩擦部件的编织型摩擦发电机包括:第一摩擦部件和第二摩擦部件;
[0031]第一摩擦部件与第二摩擦部件相互编织形成基于摩擦部件的编织型摩擦发电机,第一摩擦部件和第二摩擦部件能够接触摩擦的两个表面构成摩擦界面,构成摩擦界面的两个表面的至少一个具有电脉冲输出端。
[0032]可选的,可穿戴本体包括帽子、发套、头盔、绷带、贴片的至少一种形式。
[0033]本专利技术提供的电刺激治疗装置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0034]本专利技术提供的电刺激治疗装置,电脉冲生成单元和电刺激单元能够灵活地可插拔连接于可穿戴本体上,使用户能够根据自身的需要选择电脉冲生成单元的形式和电刺激单元的形式,还可以备用多种电脉冲生成单元和多种电刺激单元,在用户需要的时候灵活选用连接,大大增加了电刺激治疗装置的适用场景。
[0035]本专利技术提供的电刺激治疗装置,储能单元和基于摩擦部件的编织型摩擦发电机灵活地可插拔连接于可穿戴本体上,使用户能够根据自身的活动情况选择是否实现储能功能,从而提高能源利用效率。
[0036]本专利技术提供的电刺激治疗装置各个单元之间的可插拔连接形式,使得某一单元出现功能问题时能够及时进行更换,避免了电刺激治疗装置整体的检修问题,从而大大降低
了使用成本。
[0037]本专利技术提供的电刺激治疗装置材料成本低廉,设计工艺简单,利于实现规模化生产。
附图说明
[0038]图1为本专利技术提供的电刺激治疗装置的一个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0039]图2为本专利技术提供的电刺激治疗装置的一个实施例的电脉冲生成单元的电路结构示意图;
[0040]图3为本专利技术提供的电刺激治疗装置的一个实施例的电脉冲生成单元的另一电路结构示意图;
[0041]图4a为本专利技术提供的电刺激治疗装置的一个实施例的第一种电脉冲信号发生模块的第一结构示意图;
[0042]图4b为本专利技术提供的电刺激治疗装置的一个实施例的第一种电脉冲信号发生模块的第二结构示意图;
[0043]图4c为本专利技术提供的电刺激治疗装置的一个实施例的第一种电脉冲信号发生模块的第三结构示意图;
[0044]图5a为本专利技术提供的电刺激治疗装置的一个实施例的第二种电脉冲信号发生模块的第一结构示意图;
[0045]图5b为本专利技术提供的电刺激治疗装置的一个实施例的第二种电脉冲信号发生模块的第二结构示意图;
[0046]图5c为本专利技术提供的电刺激治疗装置的一个实施例的第二种电脉冲信号发生模块的第三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电刺激治疗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可穿戴本体、电脉冲生成单元以及电刺激单元;其中,所述可穿戴本体佩戴于待治疗皮肤区域,以使所述电刺激治疗装置固定于所述待治疗皮肤区域;所述可穿戴本体上设置有连接端口,所述连接端口远离待治疗皮肤一侧的第一连接端可插拔连接所述电脉冲生成单元,所述连接端口朝向待治疗皮肤一侧的第二连接端可插拔连接所述电刺激单元;所述电脉冲生成单元通过所述第一连接端连接至所述连接端口,且所述电刺激单元通过所述第二连接端连接至所述连接端口时,所述电刺激单元接收所述电脉冲生成单元生成的电脉冲信号并将所述电脉冲信号作用于所述待治疗皮肤表面。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刺激治疗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电刺激单元包括:至少一个电极;其中,至少一个所述电极朝向待治疗皮肤表面的一侧设置有至少一个电刺激凸起。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刺激治疗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电脉冲生成单元包括:电池、控制模块和电脉冲信号发生模块;其中,所述电池用于为所述控制模块和所述电脉冲信号发生模块供电;所述电脉冲信号发生模块根据所述控制模块的控制生成电脉冲信号。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电刺激治疗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电脉冲生成单元还包括:无线收发模块和遥控模块;其中,所述无线收发模块与所述控制模块电连接,所述无线收发模块与所述遥控模块无线连接;所述无线收发模块在所述电池的供电下,将所述遥控模块的控制指令传输至所述控制模块。5.根据权利要求3或4所述的电刺激治疗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电脉冲信号发生模块包括:挤压部件和摩擦发电部件;其中,所述挤压部件在所述电池的供电下,根据所述控制模块的控制产生预设频率和预设振幅的挤压作用于所述摩擦发电部件;所述摩擦发电部件的外表面与所述挤压部件接触设置,用于将所述挤压部件作用在其上的力转换成电脉冲信号。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电刺激治疗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摩擦发电部件包括至少一个层叠设置的薄膜式摩擦发电部件,至少一个所述层叠设置的薄膜式摩擦发电部件的每一个至少包括构成摩擦界面的两个表面,所述构成...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徐传毅
申请(专利权)人:纳智源科技唐山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