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组态软件国际化多语言的实现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12489508 阅读:73 留言:0更新日期:2015-12-11 04:09
一种组态软件国际化多语言的实现方法,包括组态工具界面、产品基础信息配置文件和组态逻辑应用中所包含字符串的国际化多语言实现。应用Unicode编码标准构建组态工具界面、产品配置文件和逻辑存储文件;分析软件代码、产品配置文件和逻辑存储文件,提取出需要翻译的字符串,并保存为excel格式的字符串文件;存储翻译成目标语言的字符串;通过多语言导入工具将翻译后的excel文件中的字符串信息导入多语言数据库;工具运行时根据用户选择的语言,使用对应的字符串显示、操作和存储。本发明专利技术提高了组态软件的国际通用性和本地化能力;同时使用通用的excel文本编辑,大大简化了翻译字符串的录入、编辑、校验等工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属于软件应用
,具体涉及。
技术介绍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不断发展,越来越多的企业为适应国际化业务,需要为不同地区的组态软件用户提供多语言的用户界面。为适应更广泛的语言支持,在软件设计结构和机制上支持多语言的扩展特性,软件国际化开发中应注意软件的通用性以及软件可本地化的能力。传统软件的国际化,通常是按照不同国家的语言开发不同的本地化版本。这种做法必定会改动部分软件代码,对于组态软件应用这种开发过程中需要多层次使用字符串的场合,不但耗费了大量的人力、物力,还难以保证程序源代码的一致性,给软件维护、升级带来了极大的问题。目前组态软件在工控和电力系统行业上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其具体应用一般包括基本配置组态和逻辑应用组态。其应用过程决定了,组态软件的国际化比普通软件要更为复杂。组态软件本身及其应用开发过程中,均需要对软件界面、产品基础信息、用户逻辑组态、工程应用等多个层次的字符信息进行国际化。组态软件国际化的场合多元化、层次多元化、人员多元化,使得其国际化过程对操作流程和操作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本专利技术提出的,不需要修改软件代码,大幅简化了软件本地化的流程,降低了对本地化实施人员的要求,解决了本地化人员字符串数据录入、编辑、翻译等操作复杂易出错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专利技术提出了,本申请采用以下技术方案:—种组态软件国际化多语言的实现方法,包括:在组态软件开发过程中,应用Unicode编码标准编写工具界面,及utf-8编码的产品配置文件;其中产品配置文件作为组态模板提供给用户使用,用于储存产品配置信息和组态逻辑应用信息;用户组态完成后,可导出组态信息完整且为utf-8编码的逻辑存储文件,供实际工程应用,步骤一、在组态软件开发过程中,分析组态软件源代码、产品配置文件和逻辑存储文件,提取字符串信息,生成Unicode编码的字符串文件;步骤二、将Unicode编码的字符串文件翻译成目标语言,并保存;步骤三、通过多语言导入工具将更新的目标语言字符串信息导入多语言数据库中;步骤四、运行组态工具,根据显示语言读取多语言数据库中对应的字符串,导出遗漏翻译信息对应的字符串文件,并实现PC端多语言显示;步骤五、用户组态后,导出存储着多语言信息的工程文件,下载到装置中,实现下位机多语言显示。进一步地,步骤一中,将从组态软件源代码、产品配置文件和逻辑存储文件,提取的字符串信息,对应保存生成3个excel格式的字符串文件,分别对应于工具界面、产品配置信息和组态逻辑应用,将字符串信息存放在所述excel格式的字符串文件转为Unicode编码文件;对字符串文件按照utf-8编码进行保存;保证文件中所有字符串均为Unicode编码格式。进一步地,步骤二中,对所述Unicode编码格式的字符串文件进行翻译,编辑、录入翻译结果,并最终将翻译信息保存到对应目标语言的字符串信息中。进一步地,步骤三中,导入工具以excel格式的字符串文件作为信息输入者,以多语言数据库作为信息接收者,从信息源头上确保了数据库中字符串信息均为Unicode编码;组态软件采用多语言数据库作为字符串信息存储源;该数据库应用tooltr、conftr及prodtr共3张数据表分别存储多语言字符串信息;其中每张数据表均包括多个国际化语言键值字段及对应每种国际化语言的一个或多个翻译字段;所述的国际化语言键值字段即为语言的国际化简称,每种语言对应一个国际化键值,对应一个或多个翻译字段信息;所述数据库实现了应用不同的数据表,根据字符串使用场合分类存储各类多语言信息。进一步地,步骤四中,组态软件运行时,根据所存储的界面当前语言从数据管理模块中查找匹配字符串信息,用以PC端的界面显示;用户切换界面显示语言后,软件会自动重新启动;语言切换过程中,将切换前的语言作为源语言,要切换的语言作为目标语言,然后根据源语言从多语言数据库中查找相匹配的目标语言信息;此过程中若未查找到匹配的目标语言字符串信息,则将这部分未翻译的字符串信息保存至对应遗漏翻译词条的excel格式文件中;将遗漏翻译词条对应的字符串文件转为Unicode编码。进一步地,步骤五中,逻辑组态工作完成后,应用组态软件对产品配置文件进行编译,生成导出存储着多语言信息的逻辑存储文件;此逻辑存储文件可下载到下位机中运行,并在下位机中按照目标语言正确显示。本专利技术提出的,为加快界面显示速度,在软件初始化过程中,将数据库中字符串信息存入数据管理模块中,以散列形式存放;由于不同的语言,语法句式会有所不同,所以本专利技术采用全语句翻译模式,并为由用户操作决定的交互信息,提供了字符串二次填充的翻译方法。【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所述的一种组态软件国际化多语言实现的方法流程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所述的多语言导入工具界面。图3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所述的组态软件不同语言的国际化过程。【具体实施方式】为使本专利技术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加清楚,下面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本专利技术适用于组态软件的国际化应用,具有较强的通用性、本地化能力和简易操作性。本专利技术所述的组态软件为工控行业及电力系统行业的工具软件,适用于工业控制人员组态及继电保护人员编写调试保护逻辑。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了,包括:组态软件本身开发初期,需要应用Unicode编码标准编写工具界面,及utf_8编码的产品配置文件;其中产品配置文件作为组态模板提供给用户使用,用于储存产品配置信息和组态逻辑应用信息;用户组态完成后,可导出utf-8编码的逻辑存储文件,供实际工程应用。图1示出了本专利技术的组态软件国际化多语言的实现方法流程图,所述方法具体包括以下步骤:(I)分析组态软件源代码、产品配置文件和逻辑存储文件,分别提取3个文件中的字符串信息,并保存生成对应于工具界面、产品配置信息和组态逻辑应用信息的3个excel格式的字符串文件。将该字符串文件转为Unicode编码文件;由于excel格式对Unicode编码具有良好的支持,因而只需对字符串文件按照utf-8编码进行简单的保存即可;对字符串文件进行这一处理,从根本上保证了文件中所有字符串均为Unicode编码格式。(2)翻译步骤I中得到的字符串文件,编辑、录入翻译结果,并最终将翻译信息保存到对应目标语言的字符串信息中。(3)使用多语言导入工具,如图2所示,将更新的目标语言字符串信息导入多语言数据库中;导当前第1页1 2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组态软件国际化多语言的实现方法,包括:在组态软件开发过程中,应用Unicode编码标准编写工具界面,及utf‑8编码的产品配置文件;其中产品配置文件作为组态模板提供给用户使用,用于储存产品配置信息和组态逻辑应用信息;用户组态完成后,可导出组态信息完整且为utf‑8编码的逻辑存储文件,供实际工程应用,其特征在于:具体流程为:步骤一、在组态软件开发过程中,分析组态软件源代码、产品配置文件和逻辑存储文件,提取字符串信息,生成Unicode编码的字符串文件;步骤二、将Unicode编码的字符串文件翻译成目标语言,并保存;步骤三、通过多语言导入工具将更新的目标语言字符串信息导入多语言数据库中;步骤四、运行组态工具,根据显示语言读取多语言数据库中对应的字符串,导出遗漏翻译信息对应的字符串文件,并实现PC端多语言显示;步骤五、用户组态后,导出存储着多语言信息的工程文件,下载到装置中,实现下位机多语言显示。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卉卉肖正强严岩黄宁王庆芳袁海涛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四方继保自动化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