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净化未净化气体体积流的方法以及附属的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2483352 阅读:68 留言:0更新日期:2015-12-10 20:36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用于净化包含可氧化成分的未净化气体体积流的方法和装置,其中沿着吸附剂表面引导第一未净化气体体积流,将第二未净化气体体积流通过第一蓄热器块,将第二纯净气体体积流然后至少按比例地通过第二蓄热器块,并且第二纯净气体体积流被导入纯净气体管道中,其中第一蓄热器块、反应室和第二蓄热器块的流动方向周期性地反转。相比于三腔室系统而言至少具有同样高的净化效率同时成本低廉,建议吸附剂至少在流动方向反转过程的一段期间内作为大量可氧化成分的中间储库而被使用,其中至少一部分具有可氧化成分的吸附剂的与吸附剂质量有关的负载程度在吸附剂作为中间储库的使用后比没有吸附剂作为中间储库的使用的最大负载程度更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用于净化包含可氧化成分的未净化气体体积流的方法,其中沿着吸附剂表面引导第一未净化气体体积流,其中第一未净化气体体积流的可氧化成分在吸附剂上积聚,由此将第一未净化气体体积流转变为第一纯净气体体积流,其中在吸附剂上积聚的可氧化成分在后来的时刻通过解吸附体积流从吸附剂中被解吸附,由此将解吸附体积流转变为第二未净化气体体积流,其中第二未净化气体体积流还被引导通过第一蓄热器块,由此第二未净化气体体积流的温度升高,紧接着第二未净化气体体积流被引入反应室,在那里处于第二未净化气体体积流中的可氧化成分被氧化,由此将第二未净化气体体积流转变为第二纯净气体体积流,其中第二纯净气体体积流然后至少按比例地或部分地引导通过第二蓄热器块,由此第二纯净气体体积流的引导通过第二蓄热器块的部分的温度被降低,并且第二纯净气体体积流被导入纯净气体管道中,其中第一蓄热器块、反应室和第二蓄热器块的流动方向周期性地反转,其中吸附剂至少在流动方向反转过程的一部分期间作为用于大量可氧化成分的中间储库使用,其中至少一部分具有可氧化成分的吸附剂的与吸附剂质量有关的负载程度(Beladungsgrad)在吸附剂作为中间储库使用后比没有吸附剂作为中间储库的这样一种使用的最大负载程度高。进一步,公开了用于净化包含可氧化成分的未净化气体体积流的装置,其包含吸附剂、第一蓄热器块、反应室和第二蓄热器块,其中可如此沿着吸附剂表面引导第一未净化气体体积流,从而处于第一未净化气体体积流中的可氧化成分可在吸附剂上积聚,由此第一未净化气体体积流可转变为第一纯净气体体积流,其中在吸附剂上积聚的可氧化成分可借助于解吸附体积流如此从吸附剂中被解吸附,从而解吸附体积流转变为第二未净化气体体积流,其中第二未净化气体体积流可被引入第一蓄热器块,以至于第二未净化气体体积流的温度升高,紧接着第二未净化气体体积流可被引入反应室中,在那里处于第二未净化气体体积流中的可氧化成分可如此被氧化,从而第二未净化气体体积流转变为第二纯净气体体积流,其中第二纯净气体体积流至少部分地可被引入第二蓄热器块,以至于第二纯净气体体积流的引入第二蓄热器块中的部分的温度降低,并且第二纯净气体体积流可被导入纯净气体管道中,其中第一蓄热器块、反应室和第二蓄热器块的流动方向周期性地反转,其中至少在流动方向反转过程的一部分期间,吸附剂可作为对于大量可氧化成分的中间储库使用,其中至少一部分具有可氧化成分的吸附剂的与吸附剂质量有关的负载程度在吸附剂作为中间储库的使用后比没有吸附剂作为中间储库的这样一种使用的最大负载程度高。
技术介绍
从实践中已经知道上面描述的类型的方法以及装置。两者都在这样的领域中获得了应用,其中产生未净化气体体积流(废气),其仅负载有较低浓度的可氧化成分,但是该浓度还是在这样一种高水平上,不应该将这种未净化气体体积流未经处理地引入环境中。产生这样的未净化气体体积流的典型部门为例如造漆工业、半导体工业和印刷和涂料工业。具有过低的可氧化成分浓度的未净化气体体积流不适合在通常的再生式后燃设备(“RNV-设备”)中处理,这是因为可氧化成分的浓度不足够用来以经济的方式直立地(aufrecht)获得燃烧过程;未净化气体体积流的能含量或内能对此这样少,以至于对于用RNV-设备的处理,不得不引入外部的过程能量。原则上,还是希望应用RNV-设备。可氧化成分的燃烧和借此随之发生的各个未净化气体体积流的净化-如果过程最大程度地自身完成,即没有外部能量供给的必要性-比例如借助于使用过滤器系统的废气处理明显地更经济。后者由于交换和清除产生巨大的成本。用开头描述的方法和附属装置可能的是,“过低地”浓缩的未净化气体体积流富集可氧化成分并以该方式为在RNV-设备中的经济的处理做准备。其特别的优点是,未净化气体体积流富集的可氧化成分,不是来源于外部源(例如通过天然气添加物),而是直接取自未净化气体体积流。详细地,基本想法在于,借助于使用吸附剂抽走具有较低浓度可氧化成分的未净化气体体积流自身并以该方式净化未净化气体体积流,从而可以没有额外处理地把它引向环境。在这些过程的进行中,吸附剂相应地富集可氧化成分。然后,这些在吸附剂上积聚的可氧化成分借助于解吸附体积流从吸附剂中被解吸附,其中处于解吸附体积流(或第二未净化气体体积流)中的可氧化成分的浓度可以无问题如此强烈地升高,从而该第二未净化气体体积流可借助于RNV-设备再处理,即其自热式运行是可能的。相应的设备从例如文献 DE 19716877 Cl 和 DElO 2005 048 298 B3 获悉。结果是,这意味着具有较低浓度可氧化成分的未净化气体体积流被划分为第一纯净部分和第二更高负载的部分。纯净的部分可以被直接引入环境中,而更高负载的部分被引向RNV-设备,其在增加的可氧化成分浓度情况下可以经济地工作,即典型地可以自热式运行。然而,已知方法和已知装置就这点而言是不利的,当为此需要的对于低负载的未净化气体体积流进行处理的RNV-设备造成相对高的投资成本的时候,这是因为最终剩余下的浓缩的第二未净化气体体积流比原来的全部未净化气体体积流小。由投资成本相对于最终用RNV-设备处理的未净化气体体积流构成的这种不均衡特别与所谓的“三腔室系统”有关,这种三腔室系统为此适合于直立地获得负载的未净化气体体积流的连续净化过程,而不会由于单个蓄热器块流动方向的改变而出现在RNV-设备中遗弃的纯净气体体积流中的可氧化成分的浓度峰。在每个情况下避免相应的峰值。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因此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开头描述的类型的方法以及装置,其具有如上述的三腔室系统一样高的净化效率(而没有纯净气体中可氧化成分浓度峰的出现)。解决办法是:作为根本的技术问题因此被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开头描述的类型的方法开始所解决,SP将至少在流动方向反转的一段时间内导入纯净气体管道中的气体体积流沿着吸附剂表面引导,由此包含在气体体积流中的可氧化成分在吸附剂上积聚。这些根据本专利技术的方法首先基于这样的希望,绝不使用按照三腔室系统的RNV-设备,而是只使用按照二腔室系统的RNV-设备。此类设备是明显成本低廉的并可以因此甚至被较小的企业使用,甚至当在那里积累的可氧化成分浓度比较小的时候也可以被使用。然而,二腔室系统相比于三腔室系统而言由条件决定地总是有在RNV-设备的流动方向反转过程中浓度峰的缺点。该浓度峰主要产生自两个因素:一个因素是,在流动方向反转过程中,还未推进反应室内的已经进入RNV-设备中的未净化气体被直接从RNV-设备再次引出,而处于未净化气体中的可氧化成分未被氧化。这种负载的未净化气体直接到达纯净气体管道然后到达环境中。另一个因素是,在流动方向反转过程中,在RNV-设备的未净化气体供给与纯净气体管道之间的短路。这由此产生,相应的在流动方向反转过程中打开或关闭气体管道的截闭阀对此需要一定的时间,这段时间内无论在第一蓄热器块还是在第二蓄热器块这边的未净化气体供给管道以及纯净气体管道都同时部分地打开。未净化气体供给管道和纯净气体管道的这种同时打开为此导致负载的未净化气体可以直接从未净化气体供给管道流入位于旁边的纯净气体管道。后一个效应是处于纯净气体管道中的气体体积流浓度峰的主要产生因素。本专利技术现在以这样的想法作为根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用于净化包含可氧化成分的未净化气体体积流(1)的方法,其中沿着吸附剂表面引导第一未净化气体体积流(8),其中第一未净化气体体积流(8)的可氧化成分在吸附剂上积聚,由此将第一未净化气体体积流(8)转变为第一纯净气体体积流(10),其中在吸附剂上积聚的可氧化成分在后来的时刻借助解吸附体积流(9)从吸附剂中解吸附,由此将解吸附体积流(9)转变为第二未净化气体体积流(17),其中此外第二未净化气体体积流(17)被引导通过第一蓄热器块(20),由此第二未净化气体体积流(17)的温度升高,紧接着第二未净化气体体积流(17)被引入反应室(15),在反应室中处于第二未净化气体体积流(17)中的可氧化成分被氧化,由此将第二未净化气体体积流(17)转变为第二纯净气体体积流(21),其中第二纯净气体体积流(21)然后至少按比例地被引导通过第二蓄热器块(22),由此第二纯净气体体积流(21)的经由第二蓄热器块(22)引导的部分的温度被降低,并且第二纯净气体体积流(21)被导入纯净气体管道中(24),其中第一蓄热器块(20)、反应室(15)和第二蓄热器块(22)的流动方向周期性地反转,其中吸附剂至少在流动方向反转过程的一段期间内作为大量可氧化成分的中间储库被使用,其中至少一部分具有可氧化成分的吸附剂的与吸附剂质量有关的负载程度在吸附剂作为中间储库被使用后、比没有吸附剂作为中间储库的这样一种使用的最大负载程度更高,其特征在于,至少在流动方向反转的部分时间内导入纯净气体管道(24)中的气体体积流沿着吸附剂表面被引导,由此包含在气体体积流中的可氧化成分在吸附剂上积聚。...

【技术特征摘要】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S·戈尔斯N·朱克曼
申请(专利权)人:卡夫里昂德国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德国;DE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