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机可洗毛绒混纺粗纺针织羊绒衫的制作方法,它包括选择纤维原料、纤维原料预处理、纺制混纺粗纺针织纱线、织造成衣和羊绒衫后整理步骤,所述的纤维原料和重量百分比分别是:长度为36-40厘米,细度为100-90支的丝光羊毛30-40%;长度为24-32厘米,细度为16-17.5微米的经过预处理的绵羊绒30-35%;长度为30-34厘米,细度为15-17微米的经过预处理的山羊绒30-35%。由该方法生产出的羊绒衫产品不但可以达到机可洗的标准,而且穿着时不易起球、手感蓬松弹性好,滑糯感接近于纯粗纺针织羊绒产品的水平。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针织加工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机可洗毛绒混纺粗纺针织羊绒衫的制作 方法。
技术介绍
机可洗毛绒混纺粗纺羊绒衫产品是市场上可以买到的服装产品,其主要的传统加 工方法有如下三种:1、把经过丝光处理的大于60 %比例的羊毛和山羊绒进行染色混合,用 毛粗纺工艺纺成纱线,再通过针织和常规后处理工艺处理加工出机可洗毛绒混纺粗纺羊绒 衫针织产品。2、把经过巴素兰技术处理的大于60%比例的羊毛和山羊绒进行染色混合,用 毛粗纺工艺纺成纱线,再通过针织和常规后处理工艺处理加工出机可洗毛绒混纺粗纺针织 羊绒衫产品。3、把经过普通的大于60%比例的羊毛和山羊绒进行染色混合,用毛粗纺工艺 纺成纱线,再通过针织和特殊的后处理工艺处理加工出机可洗毛绒混纺粗纺针织羊绒衫产 品。 第一种方法生产出的产品虽然达到了机可洗的标准,但穿着时容易起球,而且手 感相对硬挺,缺少蓬松的弹性感。第二种方法生产出的产品虽然可以达到机可洗的标准,但 手感相对粗糙,还缺少滑糯感。而第三种方法生产出的产品虽然也可以达到机可洗的标准, 但手感相对涩硬,同样还缺少滑糯感和蓬松感。而且这三种产品使用的羊毛均是国外的羊 毛原料,无法使国内的牧民得到效益。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存在的缺陷,提供一种机可洗毛绒混纺粗纺针织 羊绒衫的制作方法,由该方法生产出的羊绒衫产品不但可以达到机可洗的标准,而且穿着 时不易起球、手感蓬松弹性好,滑糯感接近于纯粗纺针织羊绒产品的水平。 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一种机可洗毛绒混纺粗纺针织羊绒衫的制作方 法,它包括选择纤维原料、纤维原料预处理、纺制混纺粗纺针织纱线、织造成衣和羊绒衫后 整理步骤,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纤维原料和重量百分比分别是:长度为36-40厘米,细度为 100-90支的丝光羊毛30-40%;长度为24-32厘米,细度为16-17. 5微米的绵羊绒30-35%; 长度为30-34厘米,细度为15-17微米的山羊绒30-35%。 进一步,所述的纤维原料预处理包括绵羊绒预处理和山羊绒预处理; 绵羊绒预处理依次包括如下步骤: (1)在绵羊绒重量5-10倍比例的软水里添加绵羊绒重量2-4%的二氯异氰脲酸 盐、绵羊绒重量2-3%的过一硫酸盐和绵羊绒重量1-1. 5%的渗透剂,用冰醋酸调节溶液pH 值为4-5 ; ⑵把绵羊绒浸泡到上述溶液里,升温到30-40°C,浸泡20-30分钟; (3)用氢氧化钠调溶液pH值为8-8. 5,继续浸泡30-40分钟,放水并用水冲净残 液; (4)用含有重量比例为0. 2-0. 5%柔软处理羊绒用的氨基有机硅平滑剂水溶液, 以I :20-30的浴比常温浸泡10-20分钟取出甩干,制得经过预处理的绵羊绒纤维; 山羊绒预处理依次包括如下步骤: (1)在山羊绒重量5-10倍比例的软水里添加山羊绒重量2-4%的硫酸盐还原剂和 山羊绒重量1-1. 5%的渗透剂,用磷酸盐pH值调节剂调节溶液pH值为8-8. 5 ; (2)把山羊绒浸泡到上述溶液里,升温到40-50度,浸泡20-30分钟; (3)在上述溶液里均匀加入山羊绒重量3-4%的双氧水,继续浸泡10-20分钟,放 水并用水冲净残液; (4)用含有重量比例为0. 2-0. 5%柔软处理羊绒用的氨基有机硅平滑剂水溶液, 以I :20-30的浴比常温浸泡10-20分钟取出甩干,制得经过预处理的山羊绒纤维。 进一步,所述的过一硫酸盐是指"过一硫酸钾和硫酸氢钾和硫酸钾的三聚盐"、"过 一硫酸氢钾复合盐"、"过氧一硫酸钾"一类的无机氧化剂化工材料。 进一步,所述的硫酸盐还原剂"是指"亚硫酸钠"、"焦亚硫酸钠"、"漂毛粉"、"保险 粉"一类的无机还原剂化工材料。 进一步,所述羊绒衫后整理是用含重量百分比为0.2-0. 3%河北清河县多维康助 剂有限公司销售的CS-82D-17或CLRS-510型号的柔软剂、重量百分比为1-10%郑州希望科 技部销售的HJ628-621低温有机硅接枝水性聚氨酯乳液、重量百分比为0. 5-1% PU628-621 的北京百源化工有限公司销售的单组分有机硅交联剂Silicone-9301或Silicone-9301 的混合水溶液,以I :25-40的浴比,在常温下把织造成衣、缩绒和甩干的羊绒衫半成品浸泡 10-20分钟、甩干、转笼烘干机75度常规烘干、75度固化10分钟。 进一步,所述的绵羊绒是指带有腹背毛的土种粗毛绵羊绵羊身上贴近皮肤在底层 生长的细羊毛。 进一步,所述纺制混纺粗纺针织纱线加工工序包括染色一混合一加油水一养 生一梳毛一细纱一络筒一并线一倍捻工序步骤,各个工序步骤采用的方法如下: (1)染色:把原料纤维分别用散毛染色技术在散毛染色缸里用毛用染料在散毛染 色缸里按常规羊绒染色工艺,按纤维重:软水重=I :10-15加足水,然后按常规羊绒染色 工艺配加染料、助剂,调pH值进行染色; (2)混合一加油水一养生:把经过染色并烘干到回潮在14-17%之间的纤维混合 均匀,然后均匀喷洒上纺毛使用的专用合毛油与水的混合液体,其合毛油与水的混合比例 是I :5. 5-6. 5,其加油水混合液体的量是使其混合后的毛绒混合料的回潮率在28-34%之 间,然后放置在空气不对流的空间进行"养生",通过养生使混合液体均匀地润湿渗透到纤 维内部和表面,其养生时间在12-24小时之间; (3)梳毛:梳毛是根据需要生产的纱线细度要求,在粗纺梳毛机上,按常规粗纺纺 纱的梳毛工艺进行加工纺成被缠绕成饼状外形的梳毛无捻纱条,其条干细度在20-32公支 之间; (4)细纱:细纱是根据需要生产的纱线细度要求,在粗纺细纱机上,按常规粗纺细 纱机的生产工艺对用工序(3)生产出来的梳毛无捻纱条进行加捻,粗纺细纱设备可以是环 锭粗纺细纱设备也可以是立锭走架粗纺细纱设备,也可以是走锭立架粗纺细纱设备,其条 干的加捻捻度根据纱支的变化在38-62捻/10厘米之间,纱线越细捻度则越大,捻向可以是 Z捻也可以是S捻; (5)络筒:络筒是把在细纱机上加捻后的小轴纱通过专用的纺织络筒设备络到一 个大筒子上,以备并纱使用; (6)并线:并线是把两根用络筒设备络到分别两个大筒子上的纱线并到一起,以 备倍捻使用; (7)倍捻:倍捻是把用并线机并好的两根纱线以与细纱机加捻方向相反的捻向进 行加捻,使两根纱线按用细纱机加捻的反向捻向扭在一起,其捻度是以细纱机加捻捻度的 一半为基础,正负在15%之间,具体捻度以加捻后的纱线以针织织片扭斜在正、负4度及以 内为准。 其中,细纱和倍捻工序生产加工的纱线即单纱和股纱的捻度按下表数据范围确 定: 本专利技术的优点为: 本专利技术的方法生产出的毛绒混纺粗纺针织羊绒衫产品不仅穿着时不易起球、手感 蓬松弹性好,滑糯感接近于纯粗纺针织羊绒产品的水平,而且按国家纺织FZ-T70009-2010 机可洗检验标准测试,达到机可洗产品标准,即松弛宽度尺寸变化率、松弛长度尺寸变化 率、松弛面积尺寸变化率、毡化宽度尺寸变化率、毡化长度尺寸变化率、毡化面积尺寸变化 率均达到正、负5%以内的尺寸变化率标准。可以使用30%左右的国内绵羊绒取代国外羊 毛使国内的牧民得到效益,对发展国家牧业也有特殊意义。【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通过实施例对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机可洗毛绒混纺粗纺针织羊绒衫的制作方法,它包括选择纤维原料、纤维原料预处理、纺制混纺粗纺针织纱线、织造成衣和羊绒衫后整理步骤,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纤维原料和重量百分比分别是:长度为36‑40厘米,细度为100‑90支的丝光羊毛30‑40%;长度为24‑32厘米,细度为16‑17.5微米的绵羊绒30‑35%;长度为30‑34厘米,细度为15‑17微米的山羊绒30‑35%。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显军,韩勇,苗晓光,
申请(专利权)人:赤峰凯兰羊绒制品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内蒙古;15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