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郭永军专利>正文

侧伸咀瓶盖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247674 阅读:182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侧伸咀瓶盖,包括底盖(1)、阀咀(2)和上盖(3),底盖(1)与上盖(3)为可转动固定连接,将阀咀(2)包容于二者之间,其特征是,在底盖(1)顶壁上的偏心位置具有凸起的阀芯(4),阀咀(2)由一个可在所述阀芯(4)外与其相对转动的阀座(5)以及一个自阀座体侧向延伸的出液咀(6)构成,出液咀的液流入口(7)位于阀座(5)密封面上的偏心位置,与之相应在阀芯(4)的密封面上远离底盖(1)轴心的一侧具有与底盖(1)内部相通的液流出口(8),当阀座(5)在阀芯(4)外旋转时,在部分角度出液咀(6)与所述液流出口(8)相接通,而在其它角度出液咀(6)与液流出口(8)未接通,上盖(3)侧壁具有可供出液咀(6)向外伸出的出口(9),出口内侧具有限位肋(10)可限定出液咀(6)在向外伸出的初始阶段与出口(9)相对应。(*该技术在2013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液体包装容器所用的容器盖,特别是一种小口径瓶所用的瓶盖。
技术介绍
目前市场所见的液体包装瓶及瓶盖,花样品种很多,普遍特征是开启后将瓶盖取掉或是将瓶盖的一部分取掉,在瓶口或瓶盖的上端面形成液流出口。当倾斜瓶身向杯中倒出液体时,瓶口与杯口不能够完全接合,液流从接近水平方向流出,很容易将液体溅洒出来。相比之下还是传统的斜咀酒壶使用起来较为方便。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提出一种侧伸咀瓶盖,开启时转动瓶盖即能够在瓶盖体的侧面位置伸出一个出液咀,关闭时再转动瓶盖,该出液咀又能够收缩进瓶盖内部,同时还能够封闭液流通道,保证瓶内液体的卫生,防止挥发。所述的侧伸咀瓶盖由底盖、阀咀和上盖组成,底盖与上盖为可转动固定连接,将阀咀包容于二者之间,在底盖顶壁上的偏心位置具有凸起的阀芯,阀咀由一个可在所述阀芯外与其相对转动的阀座以及一个自阀座体侧向延伸的出液咀构成,出液咀的液流入口位于阀座密封面上的偏心位置,与之相应在阀芯的密封面上远离底盖轴心的一侧具有与底盖内部相通的液流出口,当阀座在阀芯外旋转时,在部分角度出液咀与所述液流出口相接通,而在其它角度出液咀与液流出口未接通,上盖侧壁具有可供出液咀向外伸出的出口,出口内侧具有限位肋可限定出液咀在向外伸出的初始阶段与出口相对应。上述技术方案的优点在于,瓶盖本身实质上是一个简易的阀门,开启和关闭非常容易,并具有结构简单、成本低廉的特点;开启后出液咀伸在瓶盖体的侧面,当倾斜瓶身向较小的容器中倾倒瓶内液体时,出液咀的方向向下,可将出液咀直接伸入容器口内,不会向外溅洒,其倾倒液体的方式接近于传统的斜咀酒壶;关闭后出液咀收缩进瓶盖内部,能保证出液咀的卫生及保持瓶盖外观的整洁美观;作为包装容器的一部分,这种效果增加了商品的趣味性,使人感觉新颖别致,促进商品的销售。所述的底盖可与相配套的瓶口密封固定连接,其具体连接方式,可有多种变化,常用的为卡扣式连接,具体细节不在本技术的叙述范围。因制造工艺限制,底盖可由两个或多个部件组合而成。(参看图5、图8)上盖与底盖之间的连接方式,也可有多种变化,要求上盖相对于底盖可以转动但不应有轴向位移。例如将底盖完全包容于上盖之内,在上盖内壁的适当位置设置环形分布的倒齿,卡扣于底盖下沿的下方,防止底盖向外脱出。再比如在底盖外径上段的适当位置设置环形凹槽,上盖相应短一些,在上盖内壁下段的适当位置设置环形分布的凸齿,卡扣于所述环形凹槽内,可以限制上盖与底盖的轴向位移。这样一来,瓶盖的外观表现为上下两段的形式。上盖出口内侧的限位肋可以是一个,最好是左右各一个,这样当出液咀收缩进瓶盖内部时,也能限定其与出口相对应。(参看图4)底盖的阀芯既是组成液流通道的一部分,也是旋转启闭结构中的启闭件,与阀咀的阀座组成密封副。所述的密封面即是二者之间紧密贴合,起密封作用的两个接触面。其密封面可以是圆柱面、圆锥面,也可以是半球面、组合面或其它类似形状。如果底盖与出液咀选用的材质过硬,为改善其密封性能,可以在所述阀芯或者阀座的密封面上设置一个有弹性的密封垫,密封垫的相应位置应具有可供液流通过的开口。将所述阀座与阀芯之间的密封面设置为圆柱面,二者之间的密封效果仅与阀咀及底盖的材质弹性、成型尺寸相关,不易受到其它因素的影响,具有密封可靠、稳定的优点(参看图6)。具体实践中,发现有个问题比较麻烦当低倾瓶体向外倾倒瓶内液体时,在大气压力的作用下,相对于直形通道而言,弯形通道中向外的液流与向内的气流存在有严重的相互干扰作用,瓶内的液体不能顺利地向外流出。弯形通道越细越长,这种现象越明显,甚至会出现停顿现象。可以通过缩短并增粗液流通道来解决这一问题。但是大多数情况下考虑到瓶盖外形美观及使用方便的要求,出液咀伸出到瓶盖外面的部分应当具有适当的长度,不能太短,也不能一味增粗。在这一前提下最好的办法是尽量地缩短并增粗液流通道位于瓶盖内部的部分并尽量减少其尖锐的折角,以利于进入的空气顺利向瓶内扩散。在经过大量实验研究后发现,将阀座与阀芯之间的密封面设置为圆锥面或类似于圆锥形面,能够最大限度地满足上述要求。在低倾瓶体向外倾倒瓶内液体时,圆锥的锥面对进入的空气会起到引导作用,引导气泡滑向瓶口深处。这样一来阀座的外形以及阀芯的内腔相应也可以做成圆锥形或近似锥形,在阀芯的偏心距不必缩小的前提下,在有限的瓶盖空间内让开上盖限位肋的位置,扩大阀芯内腔的下口(参看图1)。从瓶盖制造工艺的角度看,圆锥形的密封面还可以放松阀座与阀芯之间的配合精度要求,增强密封性能,也有利于模具结构中底盖液流出口的成型,同时还有利于在阀芯上设置进气通道。在底盖上设置一个专门的进气通道,使液流与气流分路走,可以彻底地解决前述的出液不畅的问题,出液咀相对可以更细长一些,比较美观精巧。从使用效果考虑,进气通道的位置应当尽量远离底盖的液流出口,例如设置在远离底盖轴心并与液流出口相对称的另一侧,在这一区域上有宽裕的位置可以用来设置进气通道,可以利用上盖的旋停定位对进气通道的外口进行开关密封。兼顾到多方面因素,最好将所述的进气通道设置在底盖的阀芯上。其技术方案是,在阀芯的密封面上设置连通至底盖内部的进气通道,在阀座的密封面上相应位置设置与大气相通的进气通路,当阀座在阀芯外旋转至开启位置时,所述进气通路与进气通道相接通(参看图9),反之,当阀座在阀芯外旋转至关闭位置时,所述进气通路与进气通道未接通。所述进气通道与进气通路应设置在阀芯及阀座的偏心位置,当瓶盖处于关闭状态时进气通道的位置应避开与阀座相连的出液咀,进气通路的位置应避开阀芯上的液流出口。如果在阀芯或者阀座的密封面上设置有弹性密封垫,密封垫的相应位置应设置供气流通过的开口。将进气通道设置在阀芯的密封面上,能够与阀芯上的液流出口同时实现开启与关闭。二者共用一个密封面,密封效果很好,也不会增加瓶盖密封的难度。所述进气通道与进气通路可以很短很简单,如分别做成一个小孔,具有简单实用的优点。问题是,加设进气通道后,当低倾瓶体向外倾倒瓶内液体时,会有一些液体从进气通道中喷溅出来。在低倾瓶体的一瞬间这种喷溅会比较明显。对于那些要求不高的商品,因喷溅现象发生在上盖的内部且很少量,可以忽略。但是对于要求较高的商品,这种现象应该解决。解决的办法是将所述进气通道或进气通路做得较细长一些,曲折一些。可以将所述的进气通道向底盖内部延伸,例如在底盖内部连接一个小口的导气管(参看图9),能对冲入的液流起到一定的缓冲作用,也有助于进入的气流与液流分离,减少相互之间的干扰。再例如还可以使进气通道在阀芯的密封面上呈凹槽状向上延伸至阀芯的顶面并向底盖内部延长。之所以设置为凹槽状,是为了方便模具成型。其向底盖内部延长这一段,可以做成同样的凹槽状,也可以做成管状(参看图6、图7)。为进一步增加整个进气通路的长度和曲折,在阀芯的密封面上设置连通至底盖内部的进气通道以及与大气相通的缓冲通道,在阀座的密封面上设置相对应的导气通道,当阀座在阀芯外旋转至开启位置时,所述导气通道将进气通道和缓冲通道接通,反之,当阀座在阀芯外旋转至关闭位置时,所述导气通道未将进气通道和缓冲通道接通(参看图2、图3、图4)。在上述基础上,可以将所述进气通道设置于阀芯的顶面处并向底盖内部延长,导气通道的一端延伸至阀座的内顶面与进气通道相通(参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侧伸咀瓶盖,包括底盖(1)、阀咀(2)和上盖(3),底盖(1)与上盖(3)为可转动固定连接,将阀咀(2)包容于二者之间,其特征是,在底盖(1)顶壁上的偏心位置具有凸起的阀芯(4),阀咀(2)由一个可在所述阀芯(4)外与其相对转动的阀座(5)以及一个自阀座体侧向延伸的出液咀(6)构成,出液咀的液流入口(7)位于阀座(5)密封面上的偏心位置,与之相应在阀芯(4)的密封面上远离底盖(1)轴心的一侧具有与底盖(1)内部相通的液流出口(8),当阀座(5)在阀芯(4)外旋转时,在部分角度出液咀(6)与所述液流出口(8)相接通,而在其它角度出液咀(6)与液流出口(8)未接通,上盖(3)侧壁具有可供出液咀(6)向外伸出的出口(9),出口内侧具有限位肋(10)可限定出液咀(6)在向外伸出的初始阶段与出口(9)相对应。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侧伸咀瓶盖,其特征是,所述阀芯(4)与阀座(5)的密封面为圆锥面。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侧伸咀瓶盖,其特征是,上盖(3)的顶壁在阀座(5)上方压住阀座,以使阀座(5)与阀芯(4)保持有效配合。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侧伸咀瓶盖,其特征是,在底盖(1)上段具有向上延伸的瓦形活门(11)与上盖(3)内壁滑配,当瓶盖处于关闭状态时,瓦形活门(11)遮挡在上盖出口(9)的内侧,所述的限位肋(10)自上向下延伸,处于瓦形活门(11)的内侧。5.根据权利要求...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郭永军齐学红
申请(专利权)人:郭永军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