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单塔多循环的烟气处理装置及其工艺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2475936 阅读:91 留言:0更新日期:2015-12-10 11:49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单塔多循环的烟气处理装置及其工艺。本发明专利技术采用了一种混合多型式的板塔及部件,所述脱硫塔由下而上分为浓缩段、吸收段和除尘段,通过多层多段循环在塔板上方注入脱硫剂浆液。在仅用单一塔的情况下,逐级逐段逐步脱除烟气中的硫氧化物及其它可溶于脱硫剂浆液的有害物质。采用本发明专利技术所述的烟气处理装置及其工艺,具有投资省、能耗低、适应性强以及达到“近零”排放标准的特点。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的是一种脱除烟气中硫氧化物及其它有害物质的工艺和装置,更具体地说是一种单塔多循环的烟气处理装置及其工艺,该工艺与装置在烟气脱硫领域中具有投资省、能耗低、适应性强以及达到“近零”排放标准的特点。
技术介绍
由于我国的能源结构是以化石燃料为主。人们在日常生活和工业生产中,不可避免地要随时随刻地产生烟气,而烟气中的细颗粒物(粒径< 2.5 μπι)、二氧化硫(SO2)、氮氧化物(NOx)、可挥发性有机物(VOC)等污染物会以气、固的混合形态不断地排入大气,并与大气中的其它因素结合形成酸雨和“雾霾”等天气现象。因此,由燃煤烟气中的酸性气体和微小细尘所导致的酸雨、光化学和“雾霾”等污染问题在工业文明时代已经成为影响我国国民经济可持续发展,危害人民生命财产安全的重大因素。所以,燃煤烟气的深度净化已经成为我国普遍关心及亟待解决的重大经济和民生问题。CN1159363涉及一种烟气净化装置,尤其是一种垂直筛板净化塔,在塔内设置两块配气板,在配气板与塔板前、后塔壁间对称配置有至少两层VST塔板构成的塔板组,相邻VST塔板间有隔气板相互分隔,在两块配气板间有门型隔板,门型隔板内侧配气板上对应隔气板上方开设有出气口,形成中心出烟道,通过配气板实现VST塔板分层装置,在流通面积相同时,塔体截面可因此减少25~50%。CN 1359742A公开了一种烟气脱硫的方法和装置,具体地,本专利技术采用了一种斜孔板塔等部件组成的板塔,通过多次或者循环注入氨气和低浓度的铵盐溶液,将烟气中的硫氧化物逐步脱除,采用本专利技术所述的脱硫方法及其相应的装置,具有能耗低、高适应性和烟气净化程度高的特点。CN 2573062Y涉及一种旋汇耦合脱硫装置,包括:壳体上、下部分别设置烟气出口和烟气入口,其烟气出口下面设有脱水板,脱水板下面设置浆液入口,壳体底部设置浆液出口,在浆液入口下部及烟气入口上部的壳体内固定设置至少一层,其每层至少设有一个旋流板,上述的旋流板由外圆壁及其中设有圆柱形芯子,在外圆壁与芯子之间均圆周角固定设置至少6个叶片,其叶片上边与水平平面夹角形成α角,叶片平面与水平面夹角形成β角。以上方法的装置均有着各自的优点,但也都存在各类问题,比如设备投资大、能耗高、容易结垢堵塞、单一脱硫塔设备无法达到最新的大气排放标准等,因此,对脱硫设备以及工艺进行改进研究是非常必要的。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采用混合多型式的脱硫塔设备及其脱硫工艺。所述的方法利用本专利技术的混合多型式脱硫塔,采取单塔多段循环脱硫工艺,在塔内采用脱硫剂洗涤烟气中的硫氧化物和可溶性有害物质。该装置和工艺具有脱硫效率高,阻力低,可适应电厂烟气量变化,有效防止脱硫塔结垢堵塞,使用寿命长,维护量小等优点。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单塔多循环的烟气处理装置,包括脱硫塔,所述脱硫塔由下而上分为浓缩段、吸收段和除尘段;所述浓缩段包括烟气进口、喷淋装置、塔底浆液池和循环装置I,所述塔底浆液池上部设置烟气进口,所述烟气进口上方为喷淋装置,所述循环装置I从外部连接塔底浆液池与所述喷淋装置;所述吸收段包括塔板1、降液管I和循环装置II;所述喷淋装置II上方设置塔板I,塔板I的塔板之间通过降液管I连接,所述循环装置II从外部连接塔板I的上部和下部;所述除尘段包括塔板I1、降液管I1、循环装置II1、除雾器和烟气出口 ;所述塔板II上方设置除雾器,所述除雾器上方设置烟气出口,所述除雾器包括清洗装置,所述塔板II的塔板之间通过降液管II连接,所述循环装置III从外部连接塔板II与除雾器。进一步,所述塔底浆液池下部还连接排出栗I。进一步,所述循环装置I包括循环栗I。进一步,所述循环装置II包括缓冲罐、循环栗II和排出栗II,所述循环装置II通过缓冲罐和循环栗II从外部连接塔板I的上部和下部;所述循环装置II通过缓冲罐和排出栗II从外部连接塔板I下部和塔底浆液池。进一步,所述循环装置III包括循环栗II1、排出栗III和中间罐,所述循环装置III通过中间罐和循环栗III从外部连接塔板II和除雾器,所述循环装置III通过排出栗III和中间罐从外部连接塔板I和塔板11。进一步,所述的塔板I和塔板II为斜孔板、浮阀塔板、筛孔板或泡罩塔板的一种或两种以上。进一步,所述塔板I为1~10层;所述塔板II为1~2层。进一步,所述喷淋装置包括1~6层喷淋层。进一步,所述循环装置III还连接补充工艺水水管。采用上述装置的烟气处理工艺,包括如下步骤: 经除尘后的高温烟气从烟气进口进入脱硫塔,喷淋装置利用脱硫浆液对烟气进行喷淋降温、增湿和缩容,实现初步脱硫和除尘;而脱硫浆液通过吸收烟气中的硫氧化物和接触高温烟气而使水分蒸发,达到了浆液增浓的目的,脱硫浆液通过多次循环,浓度和PH值达到排出标准后由排出栗I排出; 经过了以上浓缩段的烟气继续在脱硫塔中上升,上行过程在塔板I上与循环栗II从缓冲罐中栗出的脱硫浆液中反复接触,塔板I上脱硫浆液经降液管收集后回到缓冲罐中,再经循环栗II栗入到塔板I,往复循环;当缓冲罐中的脱硫浆液浓度和pH值达到设定标准后,经排出栗II栗入至塔底浆液池中; 经过以上吸收段的烟气继续上升,除雾器清洗装置喷淋而下的补充工艺水被塔板II收集后形成液封,烟气由鼓泡的方式通过塔板II,浓缩段和吸收段中被烟气夹带的烟尘和固含物在此除尘段被拦截下来,以减少塔板上部除雾器的负荷,从而降低排出烟气中的烟尘含量;降液管II收集到的溢流水排出到中间罐中,再经循环栗III送到除雾器清洗装置,如此循环往复,当中间罐中液体密度达到设定值后,经排出栗III排入到吸收段缓冲罐中;除尘段塔板上的持液为除雾器清洗水流滴下形成,并无脱硫剂的补充与循环。进一步,所述脱硫浆液中的脱硫剂为碳酸钙(CaCO3),碳酸钠(Na2C03)、氢氧化钠(NaOH)、氢氧化I11KCa(OH)2X氧化钠(Na20)、氧化|丐(CaO)、氧化镁(MgO)、氨水(NH3.Η20)和海水中的一种或两种以上。进一步,所述脱硫塔的空塔气速在l~20m/s范围内。进一步,每层塔板上液气比(L/G)在0.5-50之间。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 (I)本专利技术的脱硫除尘效果好,在同等达到国家环保要求的前提下,相对传统的脱硫塔加静电湿式,具有明显的投资省,能耗低的特点。(2)本专利技术在中小型锅炉烟气治理方面,可以大幅度降低工程投资,有非常强的适应性。对我国目前全面展开的环境治理事业具有极强的推进作用。【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脱硫塔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的装置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做进一步详细说明。如图2所示,本专利技术的单塔多循环的烟气处理装置,包括脱硫塔,如图1所示,所述脱硫塔由下而上分为浓缩段01、吸收段02和除尘段03 ;所述浓缩段包括烟气进口 1、塔底浆液池2、喷淋装置3和循环装置I,循环装置I包括循环栗I 4,所述塔底浆液池2上部设置烟气进口 1,所述烟气进口 I上方为喷淋装置13,所述循环装置I从外部连接塔底浆液池2与所述喷淋装置3 ;所述吸收段包括塔板I 6、降液管I 7和循环装置II ;所述喷淋装置3上方设置塔板I 6,塔板I 6的塔板之间通过降液管I 7连接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单塔多循环的烟气处理装置,包括脱硫塔,其特征在于:所述脱硫塔由下而上分为浓缩段、吸收段和除尘段;所述浓缩段包括烟气进口、喷淋装置、塔底浆液池和循环装置I,所述塔底浆液池上部设置烟气进口,所述烟气进口上方为喷淋装置,所述循环装置I包括循环泵I,所述循环装置I从外部连接塔底浆液池与所述喷淋装置;所述吸收段包括塔板I、降液管I和循环装置II;所述喷淋装置II上方设置塔板I,塔板I 的塔板之间通过降液管I连接,所述循环装置II从外部连接塔板I的上部和下部;所述除尘段包括塔板II、降液管II、循环装置III、除雾器和烟气出口;所述塔板II上方设置除雾器,所述除雾器上方设置烟气出口,所述除雾器包括清洗装置,所述塔板II 的塔板之间通过降液管II连接,所述循环装置III从外部连接塔板II与除雾器。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罗志平
申请(专利权)人:湖南平安环保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湖南;4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