粉粒物料运输半挂车的罐体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247273 阅读:244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粉粒物料运输半挂车的罐体,包括罐壳主体、位于罐壳主体上部的人孔座圈、位于罐壳主体两端的两个小封头、两个位于小封头和罐壳主体之间的斜锥筒、位于罐壳主体下部的卸料装置、直立地设置于罐壳主体内连接卸料装置的中间连接隔板、连接罐壳主体和卸料装置的三角形弧形封板,其中,卸料装置由大漏斗和小漏斗组合而成,大漏斗和小漏斗的素线角度均为45度。物料在重力的作用下朝小漏斗底部下滑,从而使得卸料速度快,剩余率极低。(*该技术在2017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粉粒物料运输半挂车,尤其涉及一种粉粒物料运输半 挂车的罐体。
技术介绍
粉粒物料运输半挂车是采用重力式气力卸料方式或利用粉粒体流态化床的 特性来实现流态化气力输送来进行物料输送,主要用于化工粉粒物料、粮食粉 粒物料的运输,还可用于散装水泥、粉煤灰、滑石粉、粉末饲料、石灰粉等粉 粒物的运输。粉粒物料运输车主要由车体和罐体组成。目前国内的粉粒物料运输车罐体结构主要是双锥v形,采用这种卸料结构的缺点是双锥v形罐体的角度与水平线的角度较小,物料在重力的作用下难以下滑,从而导致卸料速度较慢,余料率高。因此,亟待一种卸料速度快、余料率低的罐体结构来克服现有技术中卸料 速度慢、余料率高的缺点。
技术实现思路
基于现有技术的不足,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卸料速度快、余料 率低的粉粒物料运输半挂车的罐体。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的粉粒物料运输半挂车的罐体包括 罐壳主体、位于所述罐壳主体上部的人孔座團、位于所述罐壳主体两端的两个 小封头、两个位于所述小封头和所述罐壳主体之间的斜锥筒、位于所述罐壳主 体下部的卸料装置、直立地设置于所述罐壳主体内连接卸料装置的中间连接隔 板、连接所述罐壳主体和所述卸料装置的三角形弧形封板,所述卸料装置由大 漏斗和小漏斗连4妄而成。较佳的,所述大漏斗和所述小漏斗均为圆锥台体,且大漏斗、小漏斗的素线角度均为45度。在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中,卸料装置可以设置为四个。所述罐体还包 括内加强圏,该内加强圏为槽钢结构。其中,内支撑杆两端焊接在环形的内加 强圏上,内加强圈和内支撑杆一起共同作加强罐体的作用。所述小封头为椭圓 形封头,所述斜锥筒为直角斜锥筒,且所述斜锥筒底部素线角度为45度。为使本技术更加容易理解,下面将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作 进一步详细的描述。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粉粒物料运输半挂车的罐体的一个优选实施例的结构示 意图。图2为图1所示津分粒物料运输半挂车的罐体的俯视图。 图3为图1所示粉粒物料运输半挂车的罐体的侧視图。 图4为本技术叙、粒物料运输半挂车的罐体过图1中A-A线的剖面图。具体实施方式为详细说明本技术的
技术实现思路
、构造特征、所实现目的及效果,以下 结合实施方式并配合附图详予说明。参考图l、图2和图3,本技术的粉粒物料运输半桂车的罐体包括用 于容置粉粒物料的罐壳主体10;位于罐壳主体10上部的人孔座圈20,该人孔 座圈用作安装人孔盖(图未视);位于罐壳主体10两端的两个小封头30;两个 位于小封头30和罐壳主体IO之间的斜锥筒40;位于罐壳主体10下部的卸料装 置50;直立地设置于罐壳主体10内连接卸料装置50的中间连接隔板60;及连 接罐壳主体IO和卸料装置50的三角形弧形封板70,其中卸料装置50由大漏斗51和小漏斗52连接而成。大漏斗51和小漏斗52均为圆锥台体,且大漏斗51 直径较小底面与小漏斗52直径较大底面相接合,大漏斗51和小漏斗52的素线 角度均为45度。斜锥筒40为直角斜锥筒,与小封头30连接处截面最小,与罐 壳主体IO连接处截面最大,其底部素线角度为45度。在本实施例中,卸料装置50设置为4个,人孔座圈设置为3个。图4为本技术粉粒物料运输半挂车的罐体过图1中A-A线的剖面图, 显示了罐体内部的加强结构。当对装载有粉粒物料的罐体进行卸料搡作前和卸 料过程中,均需要向罐体内通入具有一定压力的压缩空气或其它压缩气体,气 体通过罐体下端的流化装置(图未示)使罐内粉粒物料形成近似流体的特性, 粉粒物料流向罐体底部出料口。当截面为非圆形的罐体其内部承受气压时,罐 体就有向圓形截面变化的趋势,为防止罐体受压后变形,在罐体内部设置有内 加强圈ll,所述内加强圈11为槽钢结构,环绕罐体内部上部分大部分罐体,内 支撑杆12两端焊接在环形的内加强圏11上,内加强圈11和内支撑杆12—起 共同作加强罐体的作用,防止罐体受压后变形。本技术的粉粒物料运输半挂车采用铝合金材质,有利于减轻车辆自身 的重量,增大车辆的负载能力。本技术的粉粒物料运输半挂车采用大小漏斗相接的结构,增大了其与 水平线的夹角,使物料在重力的作用下下滑,从而使得卸料速度快,余料率低。 且在罐体内部设有内加强圈、内支撑杆等装置,能够保证卸料过程中的罐体强度,从而使罐体不易变形。以上所揭露的仅为本技术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当然不能以此来限定本 技术之权利范围,因此依本技术申请专利范围所作的等同变化,仍属 本技术所涵盖的范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粉粒物料运输半挂车的罐体,包括:罐壳主体、位于所述罐壳主体上部的人孔座圈、位于所述罐壳主体两端的两个小封头、两个位于所述小封头和所述罐壳主体之间的斜锥筒、位于所述罐壳主体下部的卸料装置、直立地设置于所述罐壳主体内连接卸料装置的中间连接隔板、连接所述罐壳主体和所述卸料装置的三角形弧形封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卸料装置由大漏斗和小漏斗连接而成。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粉粒物料运输半挂车的罐体,包括罐壳主体、位于所述罐壳主体上部的人孔座圈、位于所述罐壳主体两端的两个小封头、两个位于所述小封头和所述罐壳主体之间的斜锥筒、位于所述罐壳主体下部的卸料装置、直立地设置于所述罐壳主体内连接卸料装置的中间连接隔板、连接所述罐壳主体和所述卸料装置的三角形弧形封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卸料装置由大漏斗和小漏斗连接而成。2. 如权利要求1所迷的粉粒物料运输半挂车的罐体,其特征在于所述大 漏斗和所述小漏斗均为圆锥台体。3. 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粉粒物料运输半挂车的罐体,其特征在于所述大 漏斗和所述小漏斗的素线角度均为45度。4.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粉粒物料运输半挂车的罐体,其特...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达强李安平
申请(专利权)人:东莞市永强汽车制造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