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大容量柔性集装袋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247187 阅读:287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大容量柔性集装袋,包括袋面、袋体以及设在袋体外围横向的围带和竖向的吊带,所述吊带形成三根吊环,三根吊环的底端在袋底交叉重叠成“*”型,且“*”型排列吊带相对两接头重合部位的缝制结构为垂直于吊带走向且呈“N”型排列的三道切线;所述围带和吊带重合部位的缝制采用对角线交叉“十”字型结构,其针距为7-9针/100毫米,针脚不小于5针;袋体和袋面或袋底相接处设有边缘向内折光的互为包边结构,包边上设有两道间距为5毫米的缝切线。该集装袋通过采用特别的缝制结构和走向,使得产品的牢固度更好,能提高产品的装卸速度,增加产品的抗拉强力,对安全生产起到非常有效的作用。(*该技术在2017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主要用于粮食、水泥、化工原料及其它粉、粒状 产品包装的大容量柔性集装袋
技术介绍
大容量柔性集装袋的使用范围非常广泛,其使用方便、易于装卸且牢固 耐用,目前已成为通用包装品。大容量柔性集装袋,因其装载量在l(吒)一3(。屯)之间,所以对产品的承载强力有很高的要求,而现有的大容量柔性 集装袋,由于在生产过程中对产品的使用特点考虑不足,在缝制过程中的针 脚结构处理随意,疏密和结构走向布置不合理,导致成品的牢固度和使用寿 命都受到了影响,产品的强力不够,无法满足装载量的要求,甚至在使用过 程中会导致事故发生,限制了大容量柔性集装袋方便装卸特点的发挥。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具有特殊针脚布置和结 构的大容量柔性集装袋,以解决现有大容量柔性集装袋抗拉强力不够的缺 点,其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可以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施。一种大容量柔性集装袋,包括袋面、袋体以及设在袋体外围横向的围 带和竖向的吊带,所述吊带形成三根吊环,三根吊环的底端在袋底交叉重 叠成* 型,且* 型排列吊带相对两接头重合部位的缝制结构为 垂直于吊带走向且呈N型排列的三道切线;所述围带和吊带重合部位的 缝制采用对角线交叉十字型结构,其针距为7-9针/100毫米,针脚不 小于5针;袋体和袋面或袋底相接处设有边缘向内折光的互为包边结构, 包边上设有两道间距为5毫米的缝切线。作为本技术的优选方式,所述围带宽50-55咖,所述吊带宽6Smm。 进 一 步,所述吊环中间可以附设有用来加固的加强筋带。 所迷袋体可以为无拼缝的圆筒袋。采用该技术方案的大容量柔性集装袋,通过采用特别的缝制结构和走 向,使得产品结构牢固,不仅方便装卸,还加强了集装袋的承载能力,满 足其承载要求和抗拉能力,在使用过程中不发生集装袋破损现象。附图说明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作一详细说明。 图1为本技术所述大容量柔性集装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该大容量柔性集装袋的侧面展开图; 图3为图2中A处的放大图; 图4为所述吊带的展开图; 图5为图4中B处的放大图; 图6为袋面和袋体结合示意图; 图7为图6中D处的放大图; 图8为袋体和袋底结合示意图; 图9为图8中E处的放大图; 图IO为集装袋仰视图; 图11为图10中F处的放大图。 图中1、袋面 2、袋体 3、袋底4、围带 5、吊带 51、加强筋带具体实施方式如图1至图11所示的大容量柔性集装袋,主要由袋体2、袋面1、袋底 3、围带4以及吊带5等组成。其中袋体2为圆筒形状,无拚缝;这样可以保证在承重时袋体2的强度可不受因拚缝而形成的影响。围带4在袋体2 外围的上下二端各围绕一圈(覆盖在吊带5上,对吊带5的缝制牢度起加固作用),在承重时对袋体2起支撑加固作用。如图2和图3所示的实施例之 一围带4宽50-55mm,吊带5宽65mm,当围带4和吊带5重合时,在重合 部位按照对角线十字交叉形状缝制,针脚间距为7-9针/100毫米,缝 五针。当围带和吊带宽度发生变化时,仍基本按照该针距缝制,缝制至少五 针。处在袋体2外围并纵向排列的三根吊带5的环长一致,环中间所形成 的吊环部分加固,设置有加强筋带51 (如图4和图5所示);吊带5从袋体 1侧边缝至袋体1底部(即袋底3),在袋体底部相重合(如图10所示), 三根吊环的底端在袋底3交叉重叠成*型,可增加袋体的承重能力, 并且* 型排列吊带5相对两接头重合部位采用垂直于吊带5走向且呈N 型排列的三道切线缝制,这样可以增加缝制牢度(如图11所示),相较平 行的缝线具有更好的强度。已缝制好进料口的袋面1和袋体2以及袋体2和袋底3缝制时,相接 边缘向内折光,互为包边,切线两道,切线间距5毫米。这样的缝制结构可 增加缝制牢度,预防袋体、袋面及袋底脱开、毛出,防止在装载粉状物体 时针眼冒灰(如图6至图9所示)。该大容量柔性集装袋在制作过程中,可以通过以下工序来完成首先 根据产品的规格和所装载的容量,确定圓筒型袋体的直径和高度;在吊带5 的中间进行加固,在袋体2上缝制吊带5,均匀分配吊带与吊带之间的距离, 三根吊带环高度相等;在袋体2上下两端缝制围带4,围带4覆盖在吊带5 上。围带4和吊带5重合时,在重合部位缝十字形状,缝五针;将袋 底3和袋体2两层依齐,向内折两次,切线两道,缝线不重合,间距5毫 米;使吊带5在袋底底部重叠,N型排列的三道切线,增加缝制牢度。 将袋面l正面和袋体2依齐,向内折两次,切线两道,缝线不重合,间距5 毫米。大容量柔性集装袋因装卸方便,使用范围非常广泛,因其装载量较大, 所以对承载能力有非常高的要求。本技术除选择品质优良的原材料外, 对所要缝制处的结构和针脚走向布置进行独特的设计,通过对缝制后的效果进行研究和检测,发现该集装袋产品的牢固度更好,能提高产品的装卸 速度,增加产品的抗拉强力,对安全生产也起到非常有效的作用。本实用 新型的缝制结构和特点同样也适用于其它容量的集装袋,只需通过调整吊 带和围带的间距、宽度、数目,以及针脚数等技术参数便可实现同样的功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大容量柔性集装袋,包括袋面、袋体以及设在袋体外围横向的围带和竖向的吊带,其特征在于:所述吊带形成三根吊环,三根吊环的底端在袋底交叉重叠成“*”型,且“*”型排列吊带相对两接头重合部位的缝制结构为垂直于吊带走向且呈“N”型排列的三道切线;所述围带和吊带重合部位的缝制采用对角线交叉“十”字型结构,其针距为7-9针/100毫米,针脚不小于5针;袋体和袋面或袋底相接处设有边缘向内折光的互为包边结构,包边上设有两道间距为5毫米的缝切线。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大容量柔性集装袋,包括袋面、袋体以及设在袋体外围横向的围带和竖向的吊带,其特征在于所述吊带形成三根吊环,三根吊环的底端在袋底交叉重叠成“*”型,且“*”型排列吊带相对两接头重合部位的缝制结构为垂直于吊带走向且呈“N”型排列的三道切线;所述围带和吊带重合部位的缝制采用对角线交叉“十”字型结构,其针距为7-9针/100毫米,针脚不小于5针;袋体和袋面...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孙寒菊张琼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宝钢生产协力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3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