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薛永嘉专利>正文

一种保密袋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246640 阅读:171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保密袋,其为一具有封面及背面的袋子所组成,且在该袋子的周边,该封面及该背面相连接而形成有一边线,其特征在于,该封面的周边与该背面的周边相黏附一适当区域,从而形成一密合区。(*该技术在2013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保密袋,特别是一种可清楚留下遭窃取痕迹的保密袋。
技术介绍
传统的信件在过去的几个世纪里,一直扮演着沟通人类感情的重要媒介,古人云尺素传情,所谓的尺素便是那一封封载满温情的信件了。只是随着科技的日新月异,网际网络的日益普遍,电子邮件的便利性早已取代传统的信件而成为人类主要的沟通媒介了,尽管如此,电子邮件毕竟是虚拟的东西,终究不如传统的信件那般实在、可触及,再加上电子邮件在传输上的安全性一直无法有效解决而备受质疑,因此当人们在传递重要的讯息时,一般还是需要仰仗传统的信件邮递方式。所以,传统信件的保密性便比以往更受人们的注意。相信当过兵的人,都有过信件被辅导员检查的经历,辅导员通常于信封的周边沿折线处割开一条细缝,将信封内的信件取出检查过后,再将信件经细缝塞回信封内,然后将割开的细缝黏合,则往往收信人便不知道自己的信件已遭他人先睹为快了。另外,除了传统信件的传递外,诸如现金袋、文件袋或寄发信用卡的专用袋等用以传递重要文件或物品的保密袋,其保密效果亦常为人所质疑。此点,请参阅图6所示,其为传统现金袋的示意图,如图所示传统的现金袋70仅需在其边缘处切开一道极细的横条71,即可形成一开口72而窃取现金袋70内的现金,然后再将切开的横条71黏合回现金袋70,则使用者便难以察觉其现金袋70已遭人侵入窃取。再请参阅图7所示,其为传统保密袋的示意图,如图所示传统的保密袋80为增加其保密性,常于其封口设有一撕裂线83,则使用者即可藉此辨识此撕裂线是否有破坏的痕迹,来确认保密袋80是否已遭人非法撕拆;然而,他人仅需如前述的方法于保密袋80边缘处切开一道极细的横条81,即可在不破坏撕裂线83的情况下形成一开口82而窃取保密袋80内的物品,然后再将切开的横条81黏合回保密袋80,则使用者便难以察觉其保密袋80已遭人侵入窃取。类似的窃取密封袋中物品的方法可谓琳琅满目、不胜枚举,如此一来当初为求保密而选择传统媒介的目的,便无异于缘木求鱼了。基于上述原因,专利技术一种使用者可清楚察知是否曾遭非法撕拆而侵入窃取的保密袋,便显得刻不容缓,极为重要。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解决上述现有技术的问题和不足,本技术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保密袋,当他人非法撕拆侵入保密袋时,即会在信封上留下极为明显且难以磨灭的痕迹,则使用者即可轻易察知信封内容是否已遭人侵入偷窥或窃取。为达到上述目的,本技术的保密袋,其由一封面及一背面所组成,且封面的底边及两侧边与背面的底边及两侧边相连接而形成有边线,封面的顶边则延伸有盖片,盖片上设有与背面顶边平行且相隔有适当距离的折线,将盖片沿折线弯取黏贴至背面的表面上即可密封保密袋。此外,封面与背面沿边线及折线相黏附一适当区域从而形成一密合区,同时边线及折线两侧相邻处均设有保密段,保密段涂布有色彩、涂料、墨水及萤光剂等,并描绘有跨越边线或折线两侧的文字、图案、符号、数字或凹粒与凸粒等等,则当他人意欲在保密袋的边线或折线处割开一道裂缝以窃取内容时,即在保密段上留下明显且难以遮掩的痕迹,再加上他人须完全割开密合区方能窃取保密袋的内容,则留下的痕迹便更难磨灭。而且,背面上可设有一注意事项栏,以供使用者书写或印刷上一些注意事项等,例如提醒使用者主动注意保密段是否遭破坏等文字。另外,封面上可开设有一透明薄膜,则使用者可借此透明薄膜将保密袋内物品的特定信息传达与他人知晓。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优点是结构简单,使用方便,图案样式繁多,且保密性极强。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保密袋于开启时的背面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的保密袋的侧视图;图3为本技术的保密袋于密封时的背面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的保密袋于密封时的封面示意图;图5为本技术的保密袋另一实施例的示意图; 图6为传统现金袋的示意图;图7为传统保密袋的示意图。附图标记说明10、61 封面11 盖片12 折线13 透明薄膜20、62 背面21 注意事项栏31、32、33 边线41、42、43、44 密合区51、52、53、54 保密段63 自黏胶带64 隔离纸70 现金袋71、81 横条72、82 开口83 撕裂线 具体实施方式为使对本技术的目的、构造特征及其功能有进一步的了解,兹配合附图以具体实施方式详细说明如下请参考图1及图2所示,其为本技术的保密袋于开启时的背面示意图及侧视图,此保密袋,由一封面10及一背面20所组成,封面10的底边与背面20的底边相连接而形成一边线31,封面10的两侧边与背面20的两侧边相连接而形成二边线32、33,封面10的顶边与背面20的顶边则形成有一开口,可供放置物品(如信纸、现金、文件、信用卡等)至此保密袋内,封面10的顶边延伸有一盖片11,借由弯折此盖片11以封盖此开口。此盖片11设有一与背面20顶边平行且相隔一适当距离的折线12,依此折线12弯折盖片11至背面20的表面上,并将盖片11黏附于背面20的表面上即可密封此保密袋,此时盖片11的折线12与背面20的顶边所相隔的距离部分亦因盖片11弯折而相黏附形成一密合区41。封面10的底边与背面20的底边除相连接而形成一边线31外,亦可将封面10的底边与背面20的底边相黏附一适当区域,从而形成一密合区42。封面10的两侧边与背面20的两侧边除相连接而形成两边线32、33外,亦可将封面10的两侧边分别与背面20的两侧边相黏附一适当区域,从而形成二密合区43、44。请同时参考图3及图4所示,其为本技术的保密袋于密封时的背面示意图及封面示意图,其再于盖片11折线12两侧相邻处设有一保密段51,则当盖片11依折线12弯折至背面20的表面上后,此保密段51便跨设于保密袋的两面,此保密段51涂布有色彩、涂料、墨水或萤光剂等,并可为数字、符号、图案、文字或凹粒、与凸粒等,且其数字、符号、图案、文字或凹粒、凸粒等可跨越折线12的两侧以增加其保密性。保密袋底边的边线31两侧相邻处亦设有一保密段52,此保密段52分别跨设于保密袋的封面10及背面20,此保密段52涂布有色彩、涂料、墨水或萤光剂等,并可为数字、符号、图案文字或凹粒、凸粒等,且其数字、符号、图案、文字或凹粒、凸粒可跨越边线31之两侧以增加其保密性。保密袋两侧边的边线32、33两侧相邻处亦分设有二保密段53、54,此保密段53、54跨设于保密袋的封面10及背面20,此保密段53、54涂布有色彩、涂料、墨水或萤光剂等,并可为数字、符号、图案、文字或凹粒、凸粒等,且其数字、符号、图案、文字或凹粒、凸粒系可跨越边线32、33的两侧以增加其保密性。此时保密袋的底边及二侧边均设有密合区42、43、44及跨设于背面20及封面10的保密段52、53、54,当他人欲从信封的底边或二侧边的边线31、32、33割裂出一道缝隙以窃取保密袋内的物品时,势必将割破保密段52、53、54,因保密段52、53、54涂布有色彩、涂料、墨水或萤光剂等,且保密段52、53、54上的数字、符号、图案、文字或凹粒、凸粒跨越边线31、32、33的两侧,故所割破的裂缝势必将留下明显的痕迹,则使用者即可清楚察知此保密袋已被他入撕拆侵入,再者因保密袋的底边及二侧边均设有密合区42、43、44,他人势必将完全割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保密袋,其为一具有封面及背面的袋子所组成,且在该袋子的周边,该封面及该背面相连接而形成有一边线,其特征在于,该封面的周边与该背面的周边相黏附一适当区域,从而形成一密合区。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保密袋,其特征在于,该边线的两侧相邻处设有一保密段,该保密段跨设于该封面及该背面。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保密袋,其特征在于,该保密段涂布有色彩、涂料、墨水及萤光剂。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保密袋,其特征在于,该保密段涂布为数字、符号、文字、图案、凹粒及凸粒。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保密袋,其特征在于,该背面设有一注意事项栏,供书写或印刷上注意事项。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保密袋,其特征在于,该...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薛永嘉
申请(专利权)人:薛永嘉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