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林紫晴专利>正文

一种电子产品自动开关机电路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2457476 阅读:102 留言:0更新日期:2015-12-05 12:1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电子产品自动开关机电路,包括芯片U1、电阻R1、按键开关S1、三极管Q1和电容C1,按键开关S1一端分别连接电源VCC、电容C1、芯片U1引脚14、电阻R3和电阻R4,电容C1另一端分别连接电阻R1、接地电阻R2、芯片U1引脚6和按键开关S1另一端,电阻R1另一端连接三极管Q1基极,三极管Q1发射极连接二极管D1正极并接地,二极管D1负极分别连接三极管Q1集电极、电阻R3另一端和微处理器的STATE脚。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电子产品自动开关机电路仅使用一个芯片U1设计了一种结构简单,使用方便可靠的开关机电路,成本低,体积小,非常适合推广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自动开关机电路,具体是一种电子产品自动开关机电路
技术介绍
节电是各种电池供电设备所需考虑的首要因素,为防止用户忘记关机,一些设备采用了自动关机电路,此外,许多设备中使用一个开/关按键控制开启或关断电源,即使微处理器(微处理器)正在处理关键程序,按键按下时,系统也会关断,造成重要数据的丢失,另外对开关机电路进行结构简化,使设备小型化,也是行业内研究的重点。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结构简单,使用方便可靠的电子产品自动开关机电路,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电子产品自动开关机电路,包括芯片U1、电阻R1、按键开关S1、三极管Ql和电容Cl,所述按键开关SI —端分别连接电源VCC、电容Cl、芯片Ul引脚14、电阻R3和电阻R4,电容Cl另一端分别连接电阻R1、接地电阻R2、芯片Ul引脚6和按键开关SI另一端,电阻Rl另一端连接三极管Ql基极,三极管Ql发射极连接二极管Dl正极并接地,二极管Dl负极分别连接三极管Ql集电极、电阻R3另一端和微处理器的STATE脚,所述电阻R4另一端分别连接三极管Q2集电极和电源芯片MAX1626引脚SHDN,三极管Q2发射极接地,三极管Q2基极通过电阻R5连接芯片Ul引脚1,芯片Ul引脚5分别连接芯片Ul引脚3、芯片Ul引脚7和电阻R6并接地,电阻R6另一端分别连接芯片Ul引脚4、三极管Q3集电极和电阻R7,三极管Q3发射极接地,三极管Q3基极连接微处理器的POWER CTL,电阻R7另一端连接电源VCC。作为本技术进一步的方案:所述芯片Ul型号为⑶4013。作为本技术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二极管Dl为稳压二极管。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技术电子产品自动开关机电路仅使用一个芯片Ui设计了一种结构简单,使用方便可靠的开关机电路,成本低,体积小,非常适合推广使用。【附图说明】图1为电子广品自动开关机电路的电路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请参阅图1,本技术实施例中,一种电子产品自动开关机电路,包括芯片U1、电阻R1、按键开关S1、三极管Ql和电容Cl,按键开关SI 一端分别连接电源VCC、电容Cl、芯片Ul引脚14、电阻R3和电阻R4,电容Cl另一端分别连接电阻R1、接地电阻R2、芯片Ul引脚6和按键开关SI另一端,电阻Rl另一端连接三极管Ql基极,三极管Ql发射极连接二极管Dl正极并接地,二极管Dl负极分别连接三极管Ql集电极、电阻R3另一端和微处理器的STATE脚,电阻R4另一端分别连接三极管Q2集电极和电源芯片MAX1626引脚SHDN,三极管Q2发射极接地,三极管Q2基极通过电阻R5连接芯片Ul引脚I,芯片Ul引脚5分别连接芯片Ul引脚3、芯片Ul引脚7和电阻R6并接地,电阻R6另一端分别连接芯片Ul引脚4、三极管Q3集电极和电阻R7,三极管Q3发射极接地,三极管Q3基极连接微处理器的POWERCTL,电阻R7另一端连接电源VCC。芯片Ul型号为CD4013。二极管Dl为稳压二极管。本技术的工作原理是:请参阅图1,其中Ul为双D触发器⑶4013,外接电源VCC,芯片Ul的Q输出通过R5、R4和NPN型三极管Q2反向驱动后,与电源芯片MAX1626的开关引脚相连,当SHDN脚为高时关闭电源,SHDN脚为低时打开系统电源。复位式按键开关SI为系统电源开/关键。Cl和R2组成RC网络,使得在SI按下后,保证R有一定的延迟时间处于高电平,⑶4013的D、CLK端接输入电源地,保证其处于低电平,置位引脚R—端通过电阻R3接地,另一端通过三极管Q3与微处理器的I/O 口相连。SI的右端与Rl相连,控制Ql开通。Ql的集电极与地之间接通稳压二极管D1,稳压二极管Dl的输出与微处理器的I/O 口(STATE脚)相连。开关机电路的核心器件是一个D型触发器,型号为⑶4013。无论脚CLK为何种状态,S为O时,输出Q为O ;R为O时,输出Q为I ;而当R、S均为I时,输出Q为I ;当R和S均为O时,只要脚CLK不产生上升沿脉冲,输出Q会保持前一输出状态。本电路正是利用R、S均为零时的状态保持特性来实现开/关机功能的。当按下SI时,S与高电平接通,S=l。当R=l,S=I时,输出Q应稳定输出1,经过三极管反向后,电源控制引脚SHDN为低电平,打开系统电源。通常微处理器进行初始化时会将I/O引脚置为高电平,由于RC网络的延迟作用,SI按下后可以保证S端约有120ms处于高电平(保证开机稳定条件:RC网络的延迟时间>系统上电复位并将POWER CTL状态稳定为I的时间)。经过三极管Q3反向,此时S=l,R=O, Q端输出1,系统电源处于打开状态。微处理器延迟后读取STATE引脚的状态。如果此时STATE为低电平,则确认Ql导通,SI曾按下,确认用户开机程序正常运行。如果此时STATE为高电平,则表明Ql截止,开机信号为误动作,程序执行关机程序。当RC网络的延迟时间过后,S端由I转为O,此时S=O,R=O,此时输出Q应该维持前一输出状态,即保持系统开通电源状态。作为节电产品,如果在规定时间内系统没有工作,系统会自动转入关机程序,在保存重要数据后,自动关闭系统。当用户手动关机,按下SI时,Ql打开,STATE的状态由高电平转变为低电平,微处理器检测到STATE的状态变化后,经过延时再次检测STATE状态,如仍为低电平,则确认为关机指令,程序将保存重要数据,关闭所有中断,然后将I/o引脚POWER CTL置为低电平,进入循环等待关机状态。此时,I/O 口状态经过Q3反相后使触发器R=l,S=0,Q端应该稳定输出0,经过三极管Q2反向驱动后,引脚SHDN为高电平,关闭系统电源。电源芯片关闭后,随着电容Cl放电,微处理器的供电电压不断下降,引脚POWERCTL变为不定状态,无论此时R端电位高或低,输出Q都为低电平,稳定的使系统处于关机状??τ O随着电容Cl继续放电,I/O引脚P0WER_CTL稳定为低电平,此时芯片Ul引脚R=l,S=0,稳定维持输出Q为低电平,保证系统电源的稳定关断。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显然本技术不限于上述示范性实施例的细节,而且在不背离本技术的精神或基本特征的情况下,能够以其他的具体形式实现本技术。因此,无论从哪一点来看,均应将实施例看作是示范性的,而且是非限制性的,本技术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而不是上述说明限定,因此旨在将落在权利要求的等同要件的含义和范围内的所有变化囊括在本技术内。不应将权利要求中的任何附图标记视为限制所涉及的权利要求。此外,应当理解,虽然本说明书按照实施方式加以描述,但并非每个实施方式仅包含一个独立的技术方案,说明书的这种叙述方式仅仅是为清楚起见,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将说明书作为一个整体,各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也可以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电子产品自动开关机电路,包括芯片U1、电阻R1、按键开关S1、三极管Q1和电容C1,其特征在于,所述按键开关S1一端分别连接电源VCC、电容C1、芯片U1引脚14、电阻R3和电阻R4,电容C1另一端分别连接电阻R1、接地电阻R2、芯片U1引脚6和按键开关S1另一端,电阻R1另一端连接三极管Q1基极,三极管Q1发射极连接二极管D1正极并接地,二极管D1负极分别连接三极管Q1集电极、电阻R3另一端和微处理器的STATE脚,所述电阻R4另一端分别连接三极管Q2集电极和电源芯片MAX1626引脚SHDN,三极管Q2发射极接地,三极管Q2基极通过电阻R5连接芯片U1引脚1,芯片U1引脚5分别连接芯片U1引脚3、芯片U1引脚7和电阻R6并接地,电阻R6另一端分别连接芯片U1引脚4、三极管Q3集电极和电阻R7,三极管Q3发射极接地,三极管Q3基极连接微处理器的POWER CTL,电阻R7另一端连接电源VCC。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林紫晴
申请(专利权)人:林紫晴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福建;3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