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型双通道喉罩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2456736 阅读:121 留言:0更新日期:2015-12-05 11:1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喉罩产品,尤其涉及一种新型双通道喉罩。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新型双通道喉罩。提供了这样一种新型双通道喉罩,包括有罩套、导管、充气管、背囊、引流管等;罩套设置为椭圆形或长圆形,在罩套的右侧设置有导管,罩套与导管用硅胶胶水粘接在一起;在导管的内部设置有充气管,在罩套的背部设置有背囊;在罩套的正面的凹槽内设置有呼吸通道Ⅰ和呼吸通道Ⅱ,呼吸通道Ⅰ和呼吸通道Ⅱ为平行设置,呼吸通道Ⅰ和呼吸通道Ⅱ均与导管相连通;在导管的内部设置有引流管,引流管嵌套在导管的内部。提供的一种新型双通道喉罩,减少了病人的不舒适感;扩大了其在临床麻醉中的应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喉罩产品,尤其涉及一种新型双通道喉罩
技术介绍
喉罩是一种新型的通气装置,是80年代中期研制成功并用于临床,国内90年代引入。目前对喉罩的使用已取得了很大的进展,应用范围越来越广。喉罩是应用于全麻手术中,建立安全气道的有效手段。其具有许多优点:例如使用简单,可迅速建立人工气道;放置成功率高,未经训练的医护人员的成功率为87%,总成功率99.81 % ;通气可靠,避免咽喉及气管粘膜损伤;刺激小,心血管反应小;可用于急救。现有的喉罩结构一般都组成简单,生产工艺比较多,零件组成比较多,各连接部位粘接工序较多,通常不带引流腔功能,弯管的角度与人体结构不太符合,需要单独工艺来定型,喉罩与呼吸道密封不完全,口腔分泌物增加,易移位,无法有效隔离呼吸道和消化道,可引起胃胀气,严重时并发返流或误吸,对使用者造成严重的伤害,限制了其在临床麻醉中的应用。
技术实现思路
(I)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本技术为了克服现有的喉罩结构一般都组成简单,生产工艺比较多,零件组成比较多,各连接部位粘接工序较多,通常不带引流腔功能,弯管的角度与人体结构不太符合,需要单独工艺来定型,喉罩与呼吸道密封不完全,口腔分泌物增加,易移位,无法有效隔离呼吸道和消化道,可引起胃胀气,严重时并发返流或误吸的缺点,本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新型双通道喉罩。(2)技术方案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了这样一种新型双通道喉罩,包括有罩套、导管、接头、充气管、指示气囊、单向阀、背囊、会厌提升板、引流管;罩套设置为椭圆形或长圆形,在罩套的右侧设置有导管,导管为一次注塑成型,罩套与导管用硅胶胶水粘接在一起,在导管的上方设置有接头,导管与接头用硅胶胶水粘接在一起;在导管的内部设置有充气管,充气管的右上部分伸出到导管的的外部;在充气管的上方设置有指示气囊,充气管与指示气囊用硅胶胶水粘接在一起;在指示气囊的上方设置有单向阀,指示气囊与单向阀用硅胶胶水粘接在一起;在罩套的背部设置有背囊;在罩套的正面设置有凹槽,在罩套的正面的凹槽内设置有会厌提升板,会厌提升板为医用级的硅胶材料制成;在罩套的正面的凹槽内设置有呼吸通道I和呼吸通道II,呼吸通道II设置在呼吸通道I的左侧,呼吸通道I和呼吸通道II为平行设置,呼吸通道I和呼吸通道II均与导管相连通;在罩套的内部设置有进气口,罩套与充气管通过进气口相连接,罩套与充气管相连通,进气口设置在呼吸通道I的上方;在导管的内部设置有引流管,引流管嵌套在导管的内部;引流管穿过罩套,引流管的左端与罩套的左端用硅胶胶水粘接在一起,引流管的右上端与导管的右上端用硅胶胶水粘接在一起;在引流管上设置有胃管出口端和胃管入口端,胃管出口端设置在引流管的左端,胃管入口端设置在引流管的右上端。优选地,所述的导管设置为90度弯管与人体结构相匹配。优选地,所述的罩套和所述的导管均为医用级的硅胶材料制成。优选地,还包括有面罩、抽真空栗、软管;面罩套在导管上,面罩设置在接头的下方,面罩与导管用硅胶胶水粘接在一起;面罩与脸部组织相匹配,面罩为医用级的硅胶材料制成;在面罩的左上方设置有抽真空栗和软管,抽真空栗设置在软管上,面罩与抽真空栗通过软管相连接。工作原理:本技术在临床使用时,先用注射器抽完喉罩里面的气体,然后将喉罩润滑插入到人体呼吸通道内。再将充气设备连接到单向阀上,根据指示气囊的指示通过充气管向罩套内充入一定量的空气,空气通过进气口进入到罩套内。充气管路设置在导管的内部,能够减少充气管的长度,可以避免将充气管也插入人体口腔内,减少病人的不舒适感。再将接头接上呼吸过滤器,病人能够通过呼吸通道I和呼吸通道II双通道进行有效的呼吸,提高了安全性和可靠性。罩套和导管均为硅胶,硅胶材料插入人体,对人体损伤小。同时导管设置为90度弯管与人体结构相匹配,不但能够更加快速简单的插入到正确的位置,还能够避免对病人造成不利的影响。在罩套的正面的凹槽内设置有会厌提升板,会厌提升板为医用级的硅胶材料制成,能够防止会厌打折造成堵塞气道。在罩套的背部设置的背囊,在充气时能够将罩套往前推,并与喉头紧密的贴合在一起,使密封效果加强,对病人的气道伤害少,插入更加容易舒适。当需要引流时,将胃管从引流管上设置的胃管入口端插入,再从引流管上设置的胃管出口端引出,进入到病人的胃部引流出胃容物,以防止胃胀气和返流误吸情况的发生。当将本技术插入到病人口中设定的位置后,面罩会严密的覆盖贴合在病人的口部周围的面上。再启动抽真空栗进行抽真空,使面罩内形成负压,将本技术牢牢的固定在病人的口中,以防止本技术固定不好上下移动引起的胃胀气和返流误吸情况的发生。(3)有益效果本技术所提供的一种新型双通道喉罩,增加了引流管用于放置胃管,便于吸出反流液和分泌物,有效防止反流误吸和胃胀气;罩囊凹陷处有会厌提升设计,防止会厌打折造成堵塞气道;增加了背囊设计,充气时,气囊紧贴咽后壁,将通气罩往前推,并与喉头紧密的贴合在一起,使密封效果加强,气道损伤小,插入容易舒适;该双通道喉罩的罩套和导管均为硅胶,硅胶材料插入人体,对人体损伤小;将充气管设置在导管内部,可以减少充气管的长度,可以避免将充气管也插入人体口腔内,减少病人的不舒适感;扩大了其在临床麻醉中的应用。【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立体图俯视图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的主视图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的立体图仰视图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的罩套放大结构示意图。图5为本技术的主视剖视图结构示意图。图6为本技术的主视剖视图结构示意图。图7为本技术的主视图结构示意图。附图中的标记为:1_罩套,2-导管,3-接头,4-充气管,5-指示气囊,6_单向阀,7-背囊,8-会厌提升板,9-呼吸通道I,10-呼吸通道II,11-引流管,12-进气口,13-胃管出口端,14-胃管入口端,15-面罩,16-抽真空栗,17-软管。【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的说明。实施例1—种新型双通道喉罩,如图1-6所示,包括有罩套1、导管2、接头3、充气管4、指示气囊5、单向阀6、背囊7、会厌提升板8、引流管11。罩套I设置为椭圆形或长圆形,在罩套I的右侧设置有导管2,导管2为一次注塑成型,罩套I与导管2用硅胶胶水粘接在一起,在导管2的上方设置有接头3,导管2与接头3用硅胶胶水粘接在一起;在导管2的内部设置有充气管4,充气管4的右上部分伸出到导管2的的外部。在充气管4的上方设置有指示气囊5,充气管4与指示气囊5用硅胶胶水粘接在一起;在指示气囊5的上方设置有单向阀6,指示气囊5与单向阀6用硅胶胶水粘接在一起;在罩套I的背部设置有背囊7 ;在罩套I的正面设置有凹槽,在罩套I的正面的凹槽内设置有会厌提升板8,会厌提升板8为医用级的硅胶材料制成。在罩套I的正面的凹槽内设置有呼吸通道I 9和呼吸通道II 10,呼吸通道II 10设置在呼吸通道I 9的左侧,呼吸通道I 9和呼吸通道II 10为平行设置,呼吸通道I 9和呼吸通道II 10均与导管2相连通;在罩套I的内部设置有进气口 12,罩套I与充气管4通过进气口 12相连接,罩套I与充气管4相连通,进气口 12设置在呼吸通道I 9的上方。在导管2的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新型双通道喉罩,其特征在于,包括有罩套(1)、导管(2)、接头(3)、充气管(4)、指示气蘘(5)、单向阀(6)、背囊(7)、会厌提升板(8)、引流管(11);罩套(1)设置为椭圆形或长圆形,在罩套(1)的右侧设置有导管(2),导管(2)为一次注塑成型,罩套(1)与导管(2)用硅胶胶水粘接在一起;在导管(2)的上方设置有接头(3),导管(2)与接头(3)用硅胶胶水粘接在一起;在导管(2)的内部设置有充气管(4),充气管(4)的右上部分伸出到导管(2)的的外部;在充气管(4)的上方设置有指示气蘘(5),充气管(4)与指示气蘘(5)用硅胶胶水粘接在一起;在指示气蘘(5)的上方设置有单向阀(6),指示气蘘(5)与单向阀(6)用硅胶胶水粘接在一起;在罩套(1)的背部设置有背囊(7);在罩套(1)的正面设置有凹槽,在罩套(1)的正面的凹槽内设置有会厌提升板(8),会厌提升板(8)为医用级的硅胶材料制成;在罩套(1)的正面的凹槽内设置有呼吸通道Ⅰ(9)和呼吸通道Ⅱ(10),呼吸通道Ⅱ(10)设置在呼吸通道Ⅰ(9)的左侧,呼吸通道Ⅰ(9)和呼吸通道Ⅱ(10)为平行设置,呼吸通道Ⅰ(9)和呼吸通道Ⅱ(10)均与导管(2)相连通;在罩套(1)的内部设置有进气口(12),罩套(1)与充气管(4)通过进气口(12)相连接,罩套(1)与充气管(4)相连通,进气口(12)设置在呼吸通道Ⅰ(9)的上方;在导管(2)的内部设置有引流管(11),引流管(11)嵌套在导管(2)的内部;引流管(11)穿过罩套(1),引流管(11)的左端与罩套(1)的左端用硅胶胶水粘接在一起,引流管(11)的右上端与导管(2)的右上端用硅胶胶水粘接在一起;在引流管(11)上设置有胃管出口端(13)和胃管入口端(14),胃管出口端(13)设置在引流管(11)的左端,胃管入口端(14)设置在引流管(11)的右上端。...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朱永斌陈俊星
申请(专利权)人:南昌贝欧特医疗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西;36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