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张耀祥专利>正文

缩短刹车距离的轮胎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2452333 阅读:116 留言:0更新日期:2015-12-04 16: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缩短刹车距离的轮胎,它包括轮胎本体以及均匀分布在轮胎本体圆周面上的多根齿条,每根齿条的底部均与轮胎本体相匹配,且与轮胎本体一体成型,每根齿条的延伸方向与轮胎本体的轴向方向相同,每根齿条的长度与轮胎本体的厚度相同,相邻齿条前后相连,每根齿条由位于其前部的弧形斜坡和位于其后部的弧形条组成,弧形斜坡的长度、弧形条的长度均与齿条的长度相等,弧形条与轮胎本体同轴设置;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产品制造简单,经济实用,使用安全,通过轮胎特殊形状的齿条利用汽车重力增大轮胎与地面的摩擦力,大大减小汽车刹车后的滑行距离,减少汽车在高速公路上的追尾事故,保证驾驶员人生安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轮胎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缩短刹车距离的轮胎
技术介绍
对于汽车,我们的注意力往往都集中在一些主要问题上,像发动机、变速箱、内饰做工、性能、油耗等等,很少有人关注汽车的轮胎,其实无论是汽车性能的发挥还是安全性,作为汽车与地面唯一接触的部分,轮胎的重要性比我们想象中要大的多。那么对于汽车轮胎来说,其重要性最直接的体现就是对刹车性能的影响,不同的轮胎宽度、材质,不同的纹路设计等等都会让最终的刹车距离有所不同,而当遇到紧急情况时,驾驶员第一反应是踩刹车,但是现有车辆采用的轮胎在行驶时突然刹车,仍然会滑行很长一段距离才会停下来,这么长的刹车距离并不能达到预期的效果,仍然避免不了各种追尾事故,无法保证驾驶员和乘客的安全。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制造简单、经济实用的缩短刹车距离的轮胎。本技术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技术方案如下:—种缩短刹车距离的轮胎,其特征在于,它包括轮胎本体以及均匀分布在所述轮胎本体圆周面上的多根齿条,全部所述齿条均与所述轮胎本体一体成型,相邻所述齿条前后相连,每根所述齿条的长度与所述轮胎本体的厚度相同,并且其长度延伸方向与所述轮胎本体的轴向方向相同,每根所述齿条均由一体成型的弧形斜坡和弧形条构成,所述弧形斜坡、所述弧形条与所述齿条的长度均相等,所述弧形斜坡的内侧面为弧形面,且与所述轮胎本体相匹配,所述弧形条的内外侧面均为弧形面,且与所述轮胎本体同轴。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技术产品制造简单,经济实用,使用安全,通过轮胎上特殊形状的齿条利用汽车的重力增大轮胎与地面的摩擦力,大大减小汽车刹车后的滑行距离,减少汽车在高速公路上发生追尾事故,保证驾驶员的人生安全。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本技术还可以做如下改进。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每根所述齿条由至少两根分段齿条沿齿条长度方向并列而成,每根所述齿条的相邻分段齿条之间留有缝隙。采用上述优选方案的有益效果是:这样设计产生的齿纹不仅可以使轮胎表面更加美观,而且缝隙有利于排水,增大下雨天时轮胎与地面之间的摩擦力,防止打滑。作为本技术的另一种优选实施方式,所述缝隙的宽度与所述轮胎本体的厚度之比为I: 10-20。采用上述优选方案的有益效果是:缝隙宽度与轮胎厚度之比在此范围内,在刹车时才能够更好的增大轮胎与地面摩擦力。作为本技术的另一种优选实施方式,所述齿条的高度与所述轮胎本体的半径之比为I: 10-20。采用上述优选方案的有益效果是:齿条的高度与轮胎的半径之比在此范围内,在刹车时才能够更好的增大轮胎与地面摩擦力的效果,同时不影响汽车的正常行驶。作为本技术的另一种优选实施方式,所述弧形斜坡的宽度与所述弧形条的宽度之比为1: 1-2。采用上述优选方案的有益效果是:弧形斜坡的宽度与弧形条的宽度之比在此范围内,在刹车时才能够更好的增大轮胎与地面摩擦力,同时不影响汽车的正常行驶。作为本技术的另一种优选实施方式,所述齿条的数量为16-120根。采用上述优选方案的有益效果是:齿条数量在此范围内,在刹车时才能够更好的增大轮胎与地面摩擦力,同时不影响汽车的正常行驶。【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产品的结构示意图;附图中,各标号所代表的部件列表如下:1、轮胎本体,2、齿条,3、弧形斜坡,4、弧形条。【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原理和特征进行描述,所举实例只用于解释本技术,并非用于限定本技术的范围。实施例1如图1所示,一种缩短刹车距离的轮胎,它包括轮胎本体I以及均匀分布在所述轮胎本体I圆周面上的16-120根齿条2,所述齿条2的高度与所述轮胎本体I的半径之比为I: 10-20,全部所述齿条2均与所述轮胎本体I 一体成型,相邻所述齿条2前后相连,每根所述齿条2的长度与所述轮胎本体I的厚度相同,并且其长度延伸方向与所述轮胎本体I的轴向方向相同,每根所述齿条2均由一体成型的弧形斜坡3和弧形条4构成,所述弧形斜坡3、所述弧形条4与所述齿条2的长度均相等,所述弧形斜坡3的宽度与所述弧形条4的宽度之比为1: 1-2,所述弧形斜坡3的内侧面为弧形面,且与所述轮胎本体I相匹配,所述弧形条4的内外侧面均为弧形面,且与所述轮胎本体I同轴。汽车在刹车时在惯性的作用下仍然会继续向前滑行,从而对地面实施一个向前的摩力,而汽车本身也有重力,会对地面实施一个向下的压力,这样地面受到的力就是斜向前下方,而本技术产品具有特殊形状的齿条,使得轮胎表面形成的花纹方向与地面受到的力的方向相反,这样轮胎受到地面实施的摩擦力的方向就与地面受到的力的方向刚好相反,这样轮胎受到的摩擦力就能就达到最大值,从而减小汽车刹车后的滑行距离。实施例2如图1所示,一种缩短刹车距离的轮胎,其结构、原理与实施例1类似,不同之处在于,每根所述齿条2由至少两根分段齿条沿齿条长度方向并列而成,每根所述齿条2的相邻分段齿条之间留有缝隙,所述缝隙的宽度与所述轮胎本体I的厚度之比为1: 10-20。以上所述仅为本技术的较佳实施例,并不用以限制本技术,凡在本技术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主权项】1.一种缩短刹车距离的轮胎,其特征在于,它包括轮胎本体(I)以及均匀分布在所述轮胎本体(I)圆周面上的多根齿条(2),全部所述齿条(2)均与所述轮胎本体(I) 一体成型,相邻所述齿条(2)前后相连,每根所述齿条(2)的长度与所述轮胎本体(I)的厚度相同,并且其长度延伸方向与所述轮胎本体⑴的轴向方向相同,每根所述齿条⑵均由一体成型的弧形斜坡(3)和弧形条(4)构成,所述弧形斜坡(3)、所述弧形条(4)与所述齿条(2)的长度均相等,所述弧形斜坡(3)的内侧面为弧形面,且与所述轮胎本体(I)相匹配,所述弧形条(4)的内外侧面均为弧形面,且与所述轮胎本体(I)同轴。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缩短刹车距离的轮胎,其特征在于,每根所述齿条(2)由至少两根分段齿条沿齿条长度方向并列而成,每根所述齿条(2)的相邻分段齿条之间留有缝隙。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缩短刹车距离的轮胎,其特征在于,所述缝隙的宽度与所述轮胎本体(I)的厚度之比为1: 10-20。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缩短刹车距离的轮胎,其特征在于,所述齿条(2)的高度与所述轮胎本体(I)的半径之比为1: 10-20。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缩短刹车距离的轮胎,其特征在于,所述弧形斜坡(3)的宽度与所述弧形条(4)的宽度之比为1: 1-2。6.根据权利要求1-5中任一项所述的缩短刹车距离的轮胎,其特征在于,所述齿条(2)的数量为16-120根。【专利摘要】本技术涉及一种缩短刹车距离的轮胎,它包括轮胎本体以及均匀分布在轮胎本体圆周面上的多根齿条,每根齿条的底部均与轮胎本体相匹配,且与轮胎本体一体成型,每根齿条的延伸方向与轮胎本体的轴向方向相同,每根齿条的长度与轮胎本体的厚度相同,相邻齿条前后相连,每根齿条由位于其前部的弧形斜坡和位于其后部的弧形条组成,弧形斜坡的长度、弧形条的长度均与齿条的长度相等,弧形条与轮胎本体同轴设置;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产品制造简单,经济实用,使用安全,通过轮胎特殊形状的齿条利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缩短刹车距离的轮胎,其特征在于,它包括轮胎本体(1)以及均匀分布在所述轮胎本体(1)圆周面上的多根齿条(2),全部所述齿条(2)均与所述轮胎本体(1)一体成型,相邻所述齿条(2)前后相连,每根所述齿条(2)的长度与所述轮胎本体(1)的厚度相同,并且其长度延伸方向与所述轮胎本体(1)的轴向方向相同,每根所述齿条(2)均由一体成型的弧形斜坡(3)和弧形条(4)构成,所述弧形斜坡(3)、所述弧形条(4)与所述齿条(2)的长度均相等,所述弧形斜坡(3)的内侧面为弧形面,且与所述轮胎本体(1)相匹配,所述弧形条(4)的内外侧面均为弧形面,且与所述轮胎本体(1)同轴。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耀祥
申请(专利权)人:张耀祥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西;4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